三毛曾在《大胡子与我》一文中这样写到:
结婚以前大胡子问过我一句很奇怪的话:“你要一个赚多少钱的丈夫?”
我说:“看得不顺眼的话,千万富翁也不嫁;看得中意,亿万富翁也嫁。”
“说来说去,你总想嫁有钱的。”
“也有例外的时候。”我叹了口气。
“如果跟我呢?”他很自然地问。
“那只要吃得饱的钱也算了。”
他思索了一下,又问:“你吃得多吗?”
我十分小心地回答:“不多,不多,以后还可以少吃点。”
就这几句对话,我就成了大胡子荷西的太太。
三毛和丈夫荷西的结合,充分验证了她是一个随性、洒脱的女子。三毛生性浪漫,为了追寻心中的那棵“橄榄树”,她踏遍万水千山,将自己的日子过成所有人眼中的诗和远方。但如果你读过三毛的《稻草人手记》,你会惊讶地发现,即便潇洒如三毛,生活里也逃离不了一地鸡毛的时刻。
我们之前提到过,三毛和荷西的婚礼来得匆匆,双方家长都没来得及赶来见证。向来开明的三毛父母并没有责怪女儿的行为,但荷西的母亲是颇有微词的,这点从她在送别三毛时的那句“妈妈以前误会你,现在是爱你的了”中,便可以看出。
或许是家教过于严格、保守、专制,荷西的8个兄弟姐妹里,五个已经成婚的竟没有一次是事先和父母商量过得,有结婚前一日才宣布的,有结过了婚才写信的,更有人在父母面前好好坐着,同时正在南美哥伦比亚教堂悄悄授权越洋缺席成婚的。
与荷西成婚后,三毛会每周写信给公婆,一方面是为了负荆请罪,另一方面是代尽子责。三毛的真诚很快感动了她的公公,他很快和三毛通起信来,爱三毛之情,一如爱荷西。但她的婆婆就不一样了,结婚半年过去了,三毛耐心写的信,她只字不回。
转眼到了圣诞节,荷西突然提出:“圣诞节到了,我们要回家去看母亲。”三毛自觉将婆婆视为“假想敌”,旨在重视婆婆的感受,做到谨言慎行。耶诞节当日,婆婆呼朋唤友,新媳妇三毛一人准备三十七人的全家福晚餐,而荷西此时变成“彼得”,数次不认主。三毛只能想,“你不要恨他,在他母亲面前,他如何能替你做奴隶?”忙忙碌碌却隐忍倔强的三毛,让人心疼!
这是三毛和婆婆的第一次会晤,三毛的乖巧懂事终于换来了婆婆的认可。
撒哈拉沙漠发生战乱,三毛和荷西逃难到了大加纳利岛。此时荷西失业,没有收入来源,之前在马德里买的公寓只付了一半的钱,每月的房贷感觉要逼死他们。搬来加纳利岛,租房子,置办家具,又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就在他们以为可以喘口气之时,三毛的婆婆来了不光自己来,还带上了女儿、女婿,以及一对外孙儿女。
本就捉襟见肘的夫妇二人,不得已向荷西的公司借了钱,好吃好喝地伺候这一大家子,三毛还要等婆婆全家出去观光,一个人留在家里把每个人的脏衣服洗净,晾上。头一天的衣服收回来,烫好。除此之外,荷西又找朋友借了钱,他大方地给父母买了昂贵的手表,给侄儿侄女买了漂亮的玩具、衣服。但他似乎忘了,马德里的分期付款还没有着落,自己前途渺茫。 婆婆观光团一共住了30天,临走前,她对三毛赞赏有家,并且祝愿她早日怀孕,生个漂亮的天使宝宝。 讽刺地是,婆婆自始至终没有问过一句:你们以后的工作怎么办?分期付款怎么还?以后靠什么生活?
等到荷西意外身亡后,三毛和婆婆的战争彻底爆发,或许说婆婆完全撕破自己的脸皮更为合适。
三毛在夜幕降临之时来到婆婆家,等到大家走了以后,婆婆开门见山地对三毛说:“是这样的,如果你或者,住在房子里,我们是不会来赶你的,可如果你要卖房,那就得要我们同意了。法律怎么定的想来你也知道——一切依法院的说法办吧!我知道荷西赚很多钱....”
第二天,婆婆请来了荷西的姐夫,三毛本以为是一顿平常的家宴,却没想到是为自己安排的“鸿门宴”。姐夫在饭前再次提出了分割财产的事情,三毛央求等吃完饭再说,竟然被其训斥为逃避。婆婆还戏剧性般大哭说荷西生前根本没理这个家之类的话,还是三毛的小姑子实在看不下去替三毛争执。但三毛不愿和丈夫的父母相争,只要了结婚戒指。
嫁给爱情的三毛诚然是幸福的,但她和婆婆大人的相处也确实是心酸的。她和婆家本没太多感情,她为婆家所做的一切,只是爱荷西,爱屋及乌罢了。
荷西走后,三毛更是无心争辩太多,想要的都拿去吧,不过都是荷西的亲人,有什么可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