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RR 的秘密
数字是客观的,但数字里一样有故事。
如果你对风险投资(VC)或私募股权投资(PE)有兴趣,多半听说过一个词:IRR。在各种正式和不正式的情况下,IRR经常被用来评判一家基金的业绩好坏。对于一级市场的圈外人来说,这个看起来就很有专业门槛的词更具有迷惑性:它的中文译法叫“内部收益率”(Internal Rate of Return),通过基金所投项目在投资过程中的现金流来计算。相对于简单粗暴的回报倍数,IRR考虑到了投资行为中的时间价值、即投资效率,因而成为了“国际通行的、考量VC/PE机构的业绩指标”。
打个比方说,用IRR来比较不同基金的投资价值,类似于储户存钱时对比银行利率,一旦我们知道了几支不同基金“内部收益率”的高低差异,就像面对利率不等的银行储蓄——很自然就可以选择哪一支更值得投资。
当然,判断一支基金的好坏,要比判断你把钱去哪个银行储蓄要复杂得多。当一家基金提供了它于某年的IRR,我们是否就能了解它真实的投资成绩?到底怎样的IRR叫做优秀?不同区间的IRR又分别意味着什么?IRR就是LP(指基金的出资人们)唯一关注或者说最关注的指标吗?
这些正是IRR的迷惑性所在——数字看起来是客观的,但是数字里面,一样有故事。
VC和PE,IRR的级差
2016年成立的软银愿景基金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据孙正义5月初在该基金投资者大会上透露,截至今年3月,愿景基金整体净IRR为29%。尽管很多项目愿景都是到了D轮甚至更晚才进(瓜子二手车D+轮、Uber E+轮),但其定位仍然是一家不折不扣的VC而非PE Fund。那么,该如何理解它29%的IRR?
事实上,把不同投资阶段的基金放在一起比较IRR,对于偏后期的基金来说是不公平的。投资行为从早期到后期,是一个基金的风险和回报同步收敛的过程。通常来说,早期的项目投资成本小,成长速度快,早期投资基金有更大的可能性在短时间取得惊人IRR;而PE阶段项目本身已经发展到一定规模,投入成本大,成长空间有限,IRR数据并不如早期的好看。但另一方面,投资PE的确定性比早期基金更高,相比之下IRR更为稳定。
所以对LP来说,考察不同投资阶段的基金,本身就有着完全不同的预期。根据36氪对中国股权投资市场活跃的LP的的走访和问卷调研,大致可以得出这样一个数据:从目前正在市场上募资的基金向LP展示的过往业绩看来,对人民币VC而言合格的IRR门槛在25%-30%(根据不同LP的而异),而人民币PE的IRR红线则在12%-18%。
回到软银愿景基金的成绩单。29%IRR,对于其出资方来说这应该是一个相当激动人心的成绩——我们不要忘记其986亿美金、全球VC巨无霸的规模,在如此之大基金体量上的要挣得29%的IRR可比一支规模5亿美元基金要难得多得多。但软银还没有走完它整个投资期,如果LP们最后能稳妥地将29%的回报拿到手,那孙正义大概率还会募到下一个千亿美金,甚至更多。
行业增速决定IRR表现
不同于考察基金回报的其他概念,IRR的特殊性在于——它考察的是现金流的流通和效率。因此,当投资项目处在一个高速增长、资本看好的行业中,其估值会在短期内快速翻升,IRR的取值也会相应变高。
例如过去3-4年的消费、TMT行业,To C端项目裂变迅速,成长周期短,增长曲线陡峭,主要投资相关领域项目的基金IRR数据增长飞快。
技术领域的投资和募资,LP和GP互相都更为挑剔。LP对GP合伙人的产业背景、专业性要求严格;而GP则希望融到那些理解技术领域、能够看懂项目奥义的直投策略型母基金机构的钱。LP与GP需要站在一起去理解和判断项目承载的潜力——硬核技术类的项目投资3-4年间通常并不会有好看的IRR,直到技术成熟、应用场景跑通,才能见到指数级增长,这要求投资人和LP长期有耐心。
所以IRR也具有行业属性,同行业、可对标的投资基金放在一起对比才有意义,其IRR的差异才代表基金的业绩水平高低。
IRR不能代表基金的综合实力
成立不久的新基金,一旦有一两个项目进入下轮融资,估值上涨,短期内的IRR就会有显著提高。但一家公司在的发展中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只有最终真正能给基金带来退出回报的项目才能反映其真实投资成绩。按照一般人民币基金3+2+2(3年投资期,2年退出期,2年延长期)的存续期来看,基金运转到第5-6年时,投资期结束,项目陆续退出清算,此时的基金IRR是真正具备参考价值的。因此除了IRR之外,LP们重点关注的数值还有DPI和MOC。
IRR、MOC、DPI都是判断一家基金的业绩水平的重要指标,在投资不同的阶段,LP可以分别运用这三个指标评价基金业绩。在基金成立的早期阶段,LP主要关注MOC,看账面上投入成本翻了几倍;基金成立4-5年之后,基金运营由投资期进入退出期,LP会开始关注IRR,IRR越高表示整体收益水平越高;而到了基金退出清算期,DPI与LP的钱袋息息相关,无论项目或者基金发展得有多好,实际到手的银子才落袋为安。
财务数据是专业化、机构化的LP判断基金业绩水平最基础的硬性指标,但股权投资实操状况永远比想象中复杂的多。只有通过将数据和项目实际发展情况结合,形成一个立体纬度的判断,才能剥开机构的真实面目。
小贴士 / MOC与DPI浅析
资本回报倍数
(MOC: Multiple of Capital Contributed)
MOC分为两种:已实现回报倍数(Realized MOC)和未实现回报倍数(Unrealized MOC)。项目没有退出时,MOC指的都是Unrealized MOC,指的都是用企业当前的公允价值与投资成本的比值。只有当项目成本退出了,投资收益落袋为安了,才是Realized MOC。所以,MOC是一个静态指标,应要结合IRR这个指标来使用,这样才可以更好的衡量投资回报水平。实际上,业界也是这么做的,所以有很多MOC与IRR的速查表供使用,根据MOC和投资时间可以方便的查出IRR。
投入资本分红率
(DPI: Distribution over Paid-In)
在基金生命周期的前期,因为没有项目退出,来自项目的收入多半是分红。可用DPI来衡量基金绩效,DPI指项目的分红和已缴资本之间的比例,该指标是一个比较好的现金回报率指标。其中Distribution指PE基金的分红,包括现金分红和股票分红。Paid-In指已缴资本,包含已投入的成本和管理费等基金分摊费用。投入资本分红率等于1是损益平衡点,代表成本已经收回;大于1说明投资者获得超额收益;小于1说明还没有收回所有成本;而如果没有任何分红的话,DPI等于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