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人体的解毒器官,主管人体代谢分解,控制人体气血和情绪,具有排毒凝血,促进胆汁的生成,排泄等功能。所以,它也是人体最容易受污染的部位。
当下社会,人们的生活压力愈发变大,工作上生活上都少不了酒的存在。再加上日常作息以及饮食习惯越来越差,肝脏早已负重累累,经年累月,肝脏自然就会找上门。
肝脏也被称为人体最沉默的器官。主要是因为在早期的时候,肝脏病变的时候没有很明显症状。因此,养肝对于养生来说至关重要,养肝相当于养命!
那么肝脏早期的时候到底会出现什么症状呢?据研究发现,肝脏早期的时候在酒后身体会出现一些异常。
长时间嗜酒的人,酒后若出现这5种异常,或许肝脏早已“疲惫不堪”!
1、脸色异常
酒量很好的人,如果突然发现自己的酒量变小了,甚至喝一点啤酒都感觉有醉意了,一定要留心。这可能意味着你的肝脏代谢能力出现了问题,即肝脏受损了。
倘若喝完酒后自己的脸色发黄,或许就是肝脏受损了,注意及早就医检查。
2、尿色发黄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尿液应该是淡黄色的;而经过一晚上的代谢活动,早上排尿的时候颜色可能会有所加深。但是,一旦肝脏发生了病变后,尿液的颜色就会变黄,如同茶色一般,甚至还会发红。
这就意味着,肝脏出现异常。肝细胞受损后,胆红素的代谢受影响,致使进入到血液中的胆红素变多,而其经尿液排出体外之后,尿液就会发黄如同茶色一般。
3、巩膜发黄
这种情况,可能是患有肝炎。巩膜也就是眼白位置,当其发黄的时候就意味着肝脏出现疾病。
所以,如果平时生活中发现眼睛长时间发黄,抛开发炎等问题外,就要考虑一下是否是肝功能出现了问题。
4、汗臭
排汗使我们人体正常的进行代谢的一种现象,也是一种排毒的方式。而若是肝脏负担过大是,肝脏部位的热量就容易传递到其他部位,而人体就会通过排汗的方式来冷却自己,从而就会出现汗多的现象,汗多的话体味自然就会变重。
而且肝脏如若受损,人体代谢也会出现异常,无法及时分解氨基酸,脂肪肝酸等,从而就会让身上的汗臭味很浓,尤其是腋窝部位。
5、口臭
肝病患者出现口臭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肝功能异常,使得血液中的氮和氨无法及时分解,在体内的含量逐渐变多,伴随着呼吸排出,就会出现口臭的情况。
而且这种口臭还很特别,它的味道具体表现为腐臭味,尤为严重。通常肝病患者出现了明显的口臭则意味着病情加重,需要赶紧治疗。
而若是因为肝脏疾病出现的昏迷现象,且伴有口臭等问题,或许就是肝功能衰竭。
为什么除了喝酒的人,其他的人也需要调养肝脏呢?
常言道肝肾同源,男性养肾就要先养肝。只有保持肝血充足,血液才能够满足肾脏需要,才能够补充肾精,而肾功能才能正常运行。所以说,补肾应当先补肝血。
而女性以肝为先天,养肝先需要养血。养好肝脏,可以保证女性的气色以及身体。,养护肝脏,滋补气血自然就能够保持健康。
日常养护肝脏,还需要做好这四点:
一、多食“甘”物
说起“甘”,可能很多人会想到甜,但其实并不仅仅包括甜味,还包括淡味。向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大米,馒头等,虽说吃起来好似并没有什么味道,但是这类食物也属于“甘”
而且有记载显示“肝木味酸,木能胜土,土属脾主甘”,“食味宜减酸益甘以养脾气。”也就是说要减少食用酸味的食物,多吃点甘味的食物。
因为酸入肝,甘入脾,若是食用过多的酸食,会使得肝气过盛,从而就容易伤损脾胃。
二、多饮茶水
平时可以适当多喝一点养肝的茶,减轻肝脏负担,保护肝脏。
决明子苦菊苣茶。取决明子6g、菊苣6g、蒲公英6g、白茅根5g、枸杞5g一起制成茶饮。日常泡杯决明子苦菊苣茶,可清热降火,保肝利胆,利尿排毒,提高肝脏功能,加速肝脏细胞的恢复,有效预防肝脏受损。
三、控制体重
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会摄入很多热量,进入人体后经过脾胃消化,就会被带入肝脏。而肝脏无法及时分解,长此以往在肝脏堆积的脂肪逐渐变多,最后就会诱发脂肪肝。如果肝脏中的脂肪无法及时被清理出去,就会导致肥胖,诱发各种疾病。
四、按摩养肝穴
太溪穴,即肾的原穴,使存储肾脏元气的地方。我们可以按摩太溪穴以调动肾脏,提高肾脏功能。
太溪穴位于脚内踝凹陷处。按摩此穴的最佳时间点是晚上9点,每次按摩30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