钝尾两头蛇,一种尾部长的像头的动物,居然以蚯蚓为食!

钝尾两头蛇是两头蛇的一种,顾名思义,长着两个头的蛇。但实际上另个长得像头的地方,其实是钝尾两头蛇的尾

钝尾两头蛇是两头蛇的一种,顾名思义,长着两个头的蛇。但实际上另个长得像头的地方,其实是钝尾两头蛇的尾巴,只是因为鳞片长得比较像所以人们以为是两个头的蛇。在古代时两头蛇则被人视为不祥之物,一旦发现就赶紧埋了,避而远之。

两头蛇

两头蛇是蛇目游蛇科的一属,体呈圆柱形,全长约400毫米。头与颈区分不明显,眼较小,瞳孔圆形,背鳞平滑。尾短,较钝,与颈部有相似的斑纹,乍看也像头部,故名两头蛇。地下穴居。以蚯蚓和昆虫为食。卵生。所以两头蛇其实并不是因为它有两个头,而是因为它的尾部跟头太想了所以叫做两头蛇。

体呈圆柱形,全长约400毫米。头与颈区分不明显,眼较小,瞳孔圆形,背鳞平滑。尾短,较钝,与颈部有相似的斑纹,骤看也像头部,故名两头蛇。已知60余种。

钝尾两头蛇

钝尾两头蛇(学名:Calamaria septentrionalis)为游蛇科两头蛇属的爬行动物,俗名双头蛇、越王蛇、两头蛇、枳首蛇。它是无毒蛇类。因有较大价值,被中国国家林业局收录为受保护的野生动物之一。

钝尾两头蛇体全长约35厘米。无鼻间鳞、颊鳞和颞鳞。上唇鳞4片,下唇鳞5片,眼前鳞1片,眼后鳞1片。背鳞平滑。通体13行。肛鳞完整。尾下鳞两列。尾部粗钝,有黄色斑纹;钝尾两头蛇部形状、粗细、花纹与头部相似,且有相似的黄色斑,初看很像两端都是头的样子。

钝尾两头蛇个体小,全长25厘米,背面棕黑色,腹面珊瑚红色,头小,与颈部区分不明显,尾短而粗,末端圆钝,与头相似,故名两头蛇。

钝尾两头蛇体色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背面全为灰黑色,鳞片的外缘黑色,构成网纹。另一类钝尾两头蛇是背部灰褐色,鳞片的黑缘色稍淡,背中央的6行鳞片中有纵横各间2行宽的约半个鳞片的黑点,排成3条纵线。腹面橙红色,由分散的零星黑点,尾部腹面中央有一条黑线纹。

钝尾两头蛇在高山和平原都有栖息,多发现于海拔300米左右的山丘。栖居在平原、丘陵及山区阴湿的土穴中。钝尾两头蛇适宜生活在温暖湿润气候的地区,温带、亚热带地区常见生活于丘陵,山林地带,属于穴居类蛇。钝尾两头蛇在泥土下,行动十分隐秘。

以蚯蚓为食。钝尾两头蛇为卵生动物,繁殖方式为卵生。

武汉大学动物专家唐兆子说,两头蛇是蛇的一种。但它并非长了两个头,而是头尾长得极像,便于自我保护。该蛇常倒着爬行,以便受攻击时用头部反击。两头蛇,被古人视为不祥之物。

史书上,楚国大臣孙叔敖为避免其他人再看到“不祥”的两头蛇,赶紧把它埋了。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