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来源 :云掌财经
他不爱读书,却是身家百亿的台湾首富;
他不懂营销,却创造了循环洗脑的魔性广告。
“我要旺旺”、“我要欧泡”……
不仅是观众吐槽,就连自家营销人员,也觉得这是个难以启齿的话题。
当初谁又能够想到,这样的夸张创意竟能一夜爆红,短短几日,“旺旺品牌”席卷大江南北,成了无数“80、90后”心中不可磨灭的回忆。
古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今有魔音灌耳,欲罢不能。
而这一切的“幕后主使”,正是“米果大王”蔡衍明。
富二代的创业史
与许多白手起家的创业故事不同,蔡衍明出生在一个比较富裕的商人家庭。他从小不喜欢读书,每天翘课去父亲开的中央戏院看电影,对他而言,书本上的道理远远没有电影来的实在。
“在街头看一年,胜过读三年书。”有了这样想法,上学的路子自然是走不通了。
19岁那年,蔡衍明退学回家,正巧父亲从朋友那里接手了一家食品厂,听说没人打理,他便主动请缨,当上了总经理。
初来乍到,蔡衍明也不怯场,就算没读过书,他也坚信自己可以闯出一番名堂。
彼时,台湾大部分食品工厂都是在帮日本企业代工,很少有自己的品牌。没有品牌,意味着没有议价能力,客户可以随便压价,你不做?外面的厂子抢着做。
蔡衍明却偏不信邪,他要建立属于自己的品牌。
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公司上下倾尽全力,终于做出了一款名为“浪味鱿鱼丝”的产品,蔡衍明的目的,是与当时风靡台湾的日本鱿鱼丝抗衡。
然而学历终究限制了他的眼界,由“罐头代工厂”到“食品加工厂”,这种转型不仅极大地提高了成本,后期运营的费用也远超他的想象。
“浪味鱿鱼丝”还是失败了,即便蔡衍明咬牙坚持,也填不上企业愈发严重的亏空。折腾一年,蔡衍明欠下了一亿巨债,不仅赔了厂子,还要家里出资给他“擦屁股”。
一条狗的的启示
一时间外界流言四起,从亲戚到朋友,纷纷把他视为“败家子”,拿着家里的钱肆意挥霍,根本就不懂得企业经营。
整整两年,蔡衍明都生活在焦虑和抑郁当中,他不敢出门,不敢见人,仿佛全世界都在嘲笑自己。这段经历每每想来都让他心如刀割,好在最落寞的那段时间,宠物狗“黑皮”一直陪伴着他。
“黑皮”是一条波士顿犬,自蔡衍明7岁那年就一直养在身边,别看它体型不大,却勇猛好斗,无论面对多大的敌人,都敢冲上前去与之“单挑”。有几次被咬进了医院,但是出院后依然本色不改,继续挑战自己!
久而久之,蔡衍明被打动了,连狗都不会轻易放弃,更何况一个人呢?
他的斗志重新被点燃,就此沉沦才是真正的失败者,他要闯出一番名堂,证明自己不是个“败家子”。
台湾的“米果大王”
21岁,蔡衍明重振旗鼓,整装待发。
失败的教训让他一改往日的毛躁,只有踏踏实实,才是成就大事。
为了寻找商机,蔡衍明每天早出晚归,去往台北的市场做调查,不爱读书的他重新捧起书本,诚心向老师请教。学习之余,蔡衍明继续坚持实践,一年之内就把台湾市场跑了个遍,22岁那年,蔡衍明敏锐地嗅到了台湾稻米资源过剩,如果把低价的大米加工为米果,或许可以赚大钱。
这次他没有冲动,为了保证质量,蔡衍明专程来到日本,联系当时三大米果厂之一的岩冢制,希望引进对方的先进技术。
而在64岁的桢计作社长眼中,二十出头的蔡衍明不过是个毛头小子,与其说是合作,更像是来捣乱的,他怕技术随意流出坏了自己的名声,三言两语就把蔡衍明打发了。
蔡衍明也明白,以自己的资历,想要获得信任本身就很困难的,他优势只有一片赤诚。
从那以后,他每月去日本一次,每周给桢计作写一封信,把当地米果市场的情况,自己经营公司的想法进行了详细介绍。功夫不负有心人,桢计作被他的坚持所感动,最终决定把米果制作的技术倾囊相授。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已知晓,两家公司推出的第一个款产品就是仙贝,该产品一经问世便迅速登上了台湾米果市场的头把交椅。与此同时,蔡衍明的食品工厂正式改名“旺旺集团”,不仅是图个吉利,也是为了纪念人生低谷给他勇气的“黑皮”。
有了品牌优势,蔡衍明顺势发起价格战,一举把两大对手——统一和义美打出市场,数据显示,旺旺集团在台湾的市场份额一度高达95%!
台商的广阔天地
乘胜追击!
在台湾站稳脚跟,蔡衍明的目光投向了广阔的内地市场。
彼时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地,蔡衍明瞅准时机,选择湖南建厂。
之所以没有选择发达的沿海城市,一方面是因为当时公司的资本只有1000万,在这样的大城市根本毫不起眼,如果选择湖南,则会得到很多的政策优惠。
另一方面,湖南稻米资源丰富,廉价劳动力遍地都是,充分地解决了原材料和人力资源的问题。
驻扎湖南后,透过大型的“郑州糖酒会”,旺旺开始向大陆消费者推广自家米果产品,由于较为罕见,公司在一周之内就接到了三百多个货柜订单。
然而意外却发生了,之前说好了先付款再发货,但临近交货,经销商却突然变卦,“先拿货后付款,不然就不要了!”
在外打拼多年,蔡衍明却从未遇过这种状况,思前想后,他坚持决不妥协。
拒收又怎样?蔡衍明大手一挥:全部免费送出去!
手下的人都惊呆了,蔡衍明却不这么想,他要把挑战变成机遇。
“你旺我旺大家旺!”
这些货物被运到上海、广州、南京等地,免费给当地的小学生试吃。蔡衍明则趁热打铁,投入重金打广告。
“你旺我旺大家旺!”这句耳熟能详的广告词正是此时流传,并迅速风靡内地。
包装精美,口味绝佳,加之黄金时段的广告轰炸,旺旺食品一炮而红,当年投产就创收了2.5亿元人民币。
集团步入正轨,蔡衍明也走上了多元化发展的道路,2008年起,他先后投资了亚洲电视,中嘉系统台,还要买下壹传媒。2009年,蔡衍明创办了《旺报》,重点报道大陆消息,希望打造"理解大陆及两岸发展情况的最佳平台"。他常说:“我是把媒体当公益事业办,不是用来赚钱。其实对我来说,台湾是我家,我爱我家,我爱我家才可以爱我的中国,不需要为我贴标 签”。
正是这样的性格,让蔡衍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开辟出一片广阔天地,就如同旺旺的企业文化:缘,自信,大团结。没有多少当代企业的商业气息,却满是蔡衍明鲜明的个人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