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古代,风水思想很受山水画家的重视,风水美学对山水画的创作有很大的影响,一些有作为的山水画家从堪舆学中获得额外的美学训练。
山水画
“山水画离不开‘风水’,叫它山水画可以,称它为风水画也可以”,风水是判断“气”运动的方法论,而风水画正是变现气的运动。编图和风水的理念都是“平衡”图画的实与虚、浓与淡、黑与白和风水理论中的阴阳平衡蕴涵着同样的哲理。
山水画
怎样画出的山石有气势的,山水画家与风水的判断标准是一致的。北宋山水大师郭熙在谈到画山水的技巧时说:“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彩,故山得水而活,得章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清代画家笪重先生《画鉴》一书中,就告诫山水画家:“作山先求入路,出水预定来源……峰势同形,谙于地理(即风水)……仙宫梵刹,协其龙砂;树舍茅堂,宜其风水。”
故有一种说法,山水画源于“地图、地理图”。“古代编图,皆为画家制其被列为绘画艺术作品,而载述于画史论著中并非偶然”。
北宋 郭熙《早春图》
因此,好的山水画同时也是一副优秀的风水格调图。如:郭熙《早春图》、王时敏《为至翁作山水图轴》的风水意象。主山后的少祖及祖山、鞍山外之朝山,左肩右肩的青龙的虎山之外的护山,均构成重峦叠嶂的风景层次,富有共同深度感。
清王时敏《为至翁作山水图轴》
这种风水格局的追求,在景观上区符合中国传统绘画理论在山水画构图技法上所述上所提倡的“平远、深远、高远”符风景意境和鸟瞰透视的画面效果。富于曲线美、动态美的景观。笔架式起伏的山、金带式弯曲的水,均富有柔媚的曲折蜿蜒动态之美,打破了对称构图的严肃性,使风景画面更加流畅、生动、活泼。
(温馨说明:此篇文章的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
文化中国,乐享创作让生活更美好”,喜欢记得点关注,有问题欢迎私信咨询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