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结瘤事故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措施

本文从原燃料和操作两方面阐述了高炉结瘤事故发生的原因及预防和处理方法。 结瘤是高炉恶性事故之一,高炉

本文从原燃料和操作两方面阐述了高炉结瘤事故发生的原因及预防和处理方法。

结瘤是高炉恶性事故之一,高炉结瘤是炉况不顺造成的,反过来又会加剧炉况失常,对炉瘤处理不当,会使产量降低、焦比升高,影响高炉的经济寿命,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损失。

高炉结瘤事故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也是生产组织在一定时期内各种参数相对失控促成的。2004年10月份,西钢2号高炉经常处于悬、崩料状态,经炉外测量和经验判断,断定高炉西北侧炉身角以上部位结厚。在采取了一系列操作措施不理想时,决定采取炸瘤的方式。于10月26日降料面加焦休风炸瘤,降料面用时2.5小时,炸瘤过程用时5.5小时,送风恢复炉况用时8.8小时,炸瘤后炉况稳定顺行,产量指标大幅度改善。

高炉结瘤事故的预防

高炉结瘤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基本成因是已熔化的物质再凝结,并粘附于炉墙上逐步长大,对其成因应提前采取预防措施,防止高炉结瘤事故的出现。

2.1 稳定原燃料质量

原燃料质量差、含粉量大,在低料线时极易导致粉末聚集,诱发上部结瘤;同时,粉末聚集层下到软熔带时易引发透气性变差,出现小崩料和小滑尺现象,控制不当易诱发炉凉等事故,影响高炉冶炼的正常进行。原燃料质量差,容易导致炉况失常,出现难行悬料,使得顶温升高,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极易导致上部结瘤。为此,在生产组织中,应根据原燃料质量确定高炉的冶炼方案,保证高炉稳定顺行,对小的炉况波动进行先期处理,防止出现大的炉况失常。

2.2禁止长期低料线作业

长期低料线作业会破环高炉顺行,使装料制度受到严重破坏,同时可导致高炉热制度被打乱,使高炉温度场紊乱继而诱发炉墙结厚甚至结瘤。根据低料线作业的具体原因应采取不同的针对性措施,对上料能力不足的应选择适宜的批重,用提高料车满载率来提高上料能力,保证高炉满料线率。对由于设备故障造成的低料线,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调剂,应注意在赶料线时可采取适当发展边缘的装料制度,根据料线的深度加足净焦或适当减轻负荷,确保高炉炉温充沛、炉况稳定顺行。

2.3及时处理边缘堆积

高炉采取强化冶炼措施后,装料制度与送风制度未及时进行再匹配时,容易导致边缘堆积。具体表现为铁前易憋压,对减风操作炉况好转敏感,上下渣温差大,经常出现小崩料和滑尺,下料不均,风口工作不均衡。为此,对边缘堆积应及时处理,采取增大风口直径的送风制度、适宜强度的高炉操作、发展边缘的装料制度、降低炉渣碱度的造渣制度、确定适宜炉温的热制度进行调剂,必要时采用洗炉剂洗炉或以全倒装强烈发展边缘的操作方法,用高温煤气冲刷结厚的炉墙。

2.4控制适宜的冷却强度

高炉冷却制度不合理也会促发炉墙结瘤,为此,应根据高炉的实际运行情况,对各部位确定适宜的冷却强度,如对炉身部位冷却水在开炉初期应适当控制其冷却强度,防止在此部位形成瘤根,进而造成高炉结瘤等恶性事故的出现。

2.5稳定操作方针

高炉操作可变因素较多,高炉冶炼进程是在相对稳定的基础上运行的。为此,高炉操作者应一丝不苟地贯彻操作方针、统一各班操作,减少人为操作波动,使炉内温度场保稳定均衡,防止人为造成炉况波动,导致高炉结瘤。

2.6及时消除炉墙结厚

炉墙结厚如果处理不当或处理不及时,极易引发高炉结瘤。因此,对炉墙结厚征兆应及时采取果断措施进行处理,在高炉强化冶炼时不定期采取发展边缘的装料制度或采取降低冶炼强度的操作措施对炉况进行适当的预防性处理,防止出现恶性结瘤事故。

2.7减少附加料大量入炉

附加料低熔点化合物大量入炉,在条件具备时便会引发高炉结瘤事故。为此,在生产组织时应控制好生产节奏,确定附加料配入量,调整好炉料结构,使生产组织在受控状态下有序运行,防止高炉结瘤事故的发生。

2.8减少铁前各工序变料

铁前各工序的每一次变料都会给高炉带来不同程度的波动,在生产组织管理时,应尽量用长远的眼光组织各工序在一定时期内不变料,变料后应做好技术跟踪与服务工作,对变料后引起的炉况波动做提前判断、事先预防。高炉结瘤事故是炉况失常的综合体现,避免小的炉况波动,就会有效地防止其产生的根基,也会赢得高炉操作的主动权,达到高炉操作的预期效果。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