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大字刻石位于蒙古国肯特省的莽鼐(Moner)县境内萨尔巴日(Salbar)山中,20世纪50年代由蒙古考古学者发现,当地人将此处岩石称为“有字的岩石”(Bicigtu qanan) 。由于此刻石所在地萨尔巴日山的不远处有两处契丹城市遗址,所以当时的蒙古国科学委员会委员巴图吾契日(Batuvcir)推测石上所刻文字为契丹字。铭文借天然岩石刻就,从AA研刊登的彩照来看,大字分别刻在两处,一处3行,竖写;另一处一行,竖写,为刻石的时间,包括年号和年月。1959年,林钦(Yongsiyebu Rincen)在《石壁上未知的铭文及暾欲谷盔甲金饰牌》一文里首次发表了此石刻的照片,在文章的第四部分“未知方块字的铭文”中。林钦于1968年发表的《《蒙古国石刻上的象形符号与文字》一文中将此刻石的文字倾向为女真大字。
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中文系的康丹(Daniel Kane, Macquarie University)教授所著的《四夷馆汉语女真语词汇》(The Sino-Jurchen Vocabulary of the Bureau of Interpreters)(1989)第85页有照片一张,照片上有四行契丹大字。下面的说明有“位于肯特省有字的岩石铭文”(The inscription on Bicigtu qanan, at Kentei ayimay.)康丹教授认为此刻石为契丹大字,将其中涉及年号的释文“大安”,这是沿袭了阎万章先生在 《锦西孤山出土契丹文墓志研究》一文的错误。
孙伯君女士撰写《蒙古国肯特省契丹大字刻石考释》一,尝试利用女真文资料对刻石进行全面解读,其解读结果为“山神( ?)晓谕:御史都统胡特奴(耶律赵三)率领军队(于)古州胜阻卜。大康十年五月日”。
蒙古国肯特省契丹大字刻石(大康十年[1084])
林钦所刊蒙古国肯特省契丹大字刻石图片
蒙古国肯特省契丹大字刻石彩照
蒙古国肯特省在辽代属于北部边庭,北阻卜的世居之地。辽道宗大康年间,管理北阻卜的官员由于采用姑息怀柔政策,导致辽朝北部边防废弛。北阻卜不断发动大规模叛乱。辽朝派遣西北路招讨使兼行军都统耶律赵三等人平叛。
《辽史·道宗纪》有(大康)“十年……二月庚午朔,萌古国遣使来聘。三月戊申,远萌古国遣使来聘。……五月……乙丑,阻卜来贡。”其时间恰好与肯特省的契丹大字石刻相去不远。然而孙伯君女士在释文过程中过多地依赖女真文字以及刘凤翥先生过去曾经误释的一些结论,而且个别文字描摹失真,因此除了纪年“大康十年五月日”无异议外,其他释文均不可信。其中第2行有一词当释为“司徒”,其余意义均不详。
作者东北儒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