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口综合征因何越说话越难受?气血与舌痛有何关联?

相信很多灼口综合征患者会有说话越多越难受的情况。但又不知道为何?

中医讲:说话太多,耗气伤阴,说话多了人容易耗气,耗气多了容易伤阴,时间久了还会出现气血两伤的状况。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提到:“多言则气乏”,就是要求人们莫多言,宜少语,少语可使气得以充养,反之则令气耗散。

《黄帝内经》中说,“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气血才是生命的根本,其他的东西都是围绕着气血而运行的。

气是什么?从中医学上讲,气是构成人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气既是人体赖以生存的具体物质,又是人体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的总称。这里的“气”都是看不见、摸不到的。

气的来源很多,有来源于父母的先天之精气、来自饮食物中的水谷之精气和存在于自然界的清气,通过肺、脾、胃、肾等脏腑生理功能的综合作用而生成。

null

气的不足称为气虚,由先天稟赋不足,或后天失于调养,或久病耗损所致。气不足则其推动、营养、防御等功能减弱。

血是什么?血,即血液,是循行于脉管中的富含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血主于心,藏于肝,统于脾,布于肺,根于肾,有规律地循行脉管之中,营运不息,充分发挥灌溉一身的生理效应。我们摄入的营养物质都依赖于血液运输到身体各个部位,所以脂肪、肌肉等的形成都依赖于血的灌溉与濡养作用。

null

血虚又称血液不足。造成血虚的原因有生化乏源、失血过多、久病耗损等。

气和血是人体内的两大类基本物质,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处于很重要的地位。两者都来源于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和肾中精气。气是人体的动力,血是这个动力的源泉,二者关系密切,不可须臾相离,乃阴阳互根、自然之理。正有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之说。

灼口综合征是以舌烧灼样疼痛感为主的并伴有一组症状的疾病,临床并不少见。而且无临床损害体征,也无组织学改变。在40-60岁更年期或绝经期妇女中发病率高,女性患者约为男性患者的7倍。

因为舌的血液循环相当丰富,如果出现微循环障碍,血供不足,舌体局部静脉淤血等现象,就会产生疼痛。

null

2004年国际头痛协会将这种病症命名:灼口综合征,也称舌痛症、舌感觉异常、口腔不适症。而中医文献中也记载有“舌痛”症,狭义的舌痛属于中医“舌痛”范畴,认为多因年老肝肾亏虚,气血运行涩滞,脉络受阻;或因情志不畅,郁而化火,肝火上扰;或因体弱多病,气血虚弱,无以濡养舌之筋脉而发生舌痛。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结构的各个部分均不是弧立的, 而且彼此相属, 互有联系。口腔是整个机体的组成部分, 其解剖形态上包括唇、齿、舌、咽,是人体与外界连系的孔窍, 与五脏六腑有着密切关系, 各有对应。

中医舌诊是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之一。正是因为舌通过经络直接或间接地联系脏腑,所以脏腑的精气可上营于舌,脏腑的病变亦可从舌象变化反映出来。

null

灼口综合征的诊疗不是简单的以舌为主,而应需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

对于未知的,人们总是带着色彩去看待,希望通过这篇可以让大家更清楚的了解灼口综合征并不是不可治,而是怎么治的问题。

古法宁神疗法以“心火亢盛”、“脾虚失运”、“肝胆湿热”“阴虚火旺”四种病机观为辩证依据。

针对治疗阶段:辨证对症开出针对病人的方剂,静心熬制,使药物通过人体吸收使药效直达肝脏脾胃,恢复脾胃正常运转功能,达到去火排湿,消火止痛,养阴生津的目的。

强化巩固阶段:调节阴阳平衡、疏肝理气、清泄肝火(热)、镇潜肝阳、补脾健胃,养肝补肾。恢复脏腑功能、调节“气”和“神”。调节五脏正常生理功能,从根本上缓解患者“气”和“神”,有效调理。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