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我的大荣昌!新增6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近日,重庆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正式公布,全市共196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名录。荣

近日,重庆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正式公布,全市共196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名录。荣昌区推荐申报的6个项目均成功入选,全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从14项增至20项。

去年6月,荣昌区文化旅游委启动申报工作,从现有的100多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中,筛选出具有突出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和鲜明地方特色的6个项目,其中有

传统技艺“荣昌铺盖面制作技艺”

“旱蒸牛肉制作技艺”

“荣昌猪刨汤制作技艺”

“河包粉条制作技艺”

传统医药“何氏点熨灸治术

民俗“窑王祭祀”

为进一步深挖荣昌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历史文化底蕴和地域特色,近年来,荣昌区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保护、传承和发展工作。

三大国家级非遗项目

荣昌陶 / 夏布 / 折扇

1

荣昌陶

荣昌陶器兴起于汉代,是“中国四大名陶”之一,素以工艺精湛细致,体形优美典雅,色彩绚丽光洁而闻名遐迩,有“薄如纸、亮如镜、声如磬”的美誉。

2

荣昌夏布

荣昌夏布已有1000多年历史,以“轻如蝉翼、薄如宣纸、平如水镜、细如罗绢”的特点而闻名,以其独特的手工技艺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3

荣昌折扇

源于宋代的荣昌折扇,也叫“巴蜀扇”,与苏杭折扇齐名,并称“中国三大名扇”。

随着安陶小镇、夏布小镇等一批特色小镇的落地开业,无数游客也慕名来到了荣昌,他们将经文创重新演绎的安陶、夏布、折扇带到世界各地,让这些以非遗技艺研发的旅游商品成为荣昌一张靓丽的名片。

除了荣昌陶器、荣昌折扇、荣昌夏布3大国家级非遗项目,荣昌先后获市(省)级非遗项目20项,开展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命名125项;获命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5名,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累计命名30名,区级代表性传承人命名357人。

近年来

被誉为“海棠香国”的重庆市荣昌区

以文化创意引领本地丰富的非遗文化

探索出一条非遗+文创的旅游商品新模式

让古老的技艺和文化穿上时尚的外衣

重新焕发生机活力

来自:荣昌微发布

Bye~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