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阪G20首脑峰会的第二天(6月29日),全世界的媒体,都把聚焦点集中在了两个人身上:中国国家元首与美国总统。
中美首脑会谈能否就结束贸易摩擦达成共识?事关世界经济的未来。因为世界银行预测,如果两国再摩擦下去的话,今年世界的GDP增长率将下滑0.5个百分点。
我在前一天的《谁绑架了大阪G20峰会》一文中曾作过预测,会谈的结果很可能会是:“暂停加税,回归谈判。”
那中美首脑会谈的最终结果是如何呢?新华社在会谈结束后发表的新闻稿中指出:“两国领导人同意,中美双方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重启经贸磋商。美方表示不再对中国出口产品加征新的关税。”
日本媒体的记者采访我,问我为什么会把结果猜得那么准?我说,判断的材料是三点:
第一,美国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老大和老二都很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肩负的“稳定世界经济”的重任。中美贸易摩擦虽然是两国间的事情,但是,两个老大打架,必然祸及所有弟兄。所以,在G20这一个国际舞台上,中美必须在各国首脑面前,表现出“大国”的责任。
第二,中美首脑会谈前一天,中美两国负责谈判的最高责任者在大阪举行了私下磋商,这一磋商虽然没有公布,但是,显然是为第二天首脑会谈的主题与期望结果,进行了有效的沟通。原则很重要,一旦原则确定,其他内容就是“轻舟已过万重山”。
所以,从第二天新华社与央视发出的新闻速报的快捷性就可以看出,中方是事先掌握首脑会谈的底线成果,预先准备了新闻稿。
第三,中美首脑的这一次大阪会谈,一定是一个原则性会谈。中美贸易摩擦问题涉及中国主权尊严与美国制度要求,不会那么轻易结束。一个首脑会谈就可以把谈了一年多的问题统统解决,那是天方夜谭。所以,一定会谈原则性问题,绝对不会是一个礼节性会见。原则是什么?就是“暂停加税,回归谈判”。
这一场中美首脑会谈,双方都说了许多客气话。我特别在意中国国家元首的开场白。他说:“很高兴同总统先生在大阪见面。48年前,也就是1971年,离这里100多公里的名古屋,参加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发生了一件事,就是中美乒乓球运动员在那里进行了友好互动,于是就开启了中美‘乒乓外交’,创造了‘小球转动大球’的历史佳话。8年之后的1979年,中美建立了外交关系。回顾建交以来的40年,国际形势和中美关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一个基本的事实始终未变,那就是: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合作比摩擦好,对话比对抗好。”(根据现场录音记录)
如何解读这一开场白?我觉得中国国家元首讲出了两个重要节点:一是双方都站在中美关系发展的“原点”(名古屋附近);二是今年是中美建交40周年。所以,如何规划与开拓未来40年的中美关系?中国国家元首提出了一个最基本的原则,那就是“合作比摩擦好,对话比对抗好。”虽然是一句大白话,但是,通俗易懂,特朗普应该听得十分的明白。他明年是否能够继续当总统?这并不很重要,重要的是这一个原则应成为今后历任领导人处理两国关系的基本。
我参加了特朗普在离开大阪时举行的记者会,他在会上称赞中国国家元首,是“一位伟大的领导者”。
他说:“我们今天中午在大阪举行了一次非常成功的会晤。这是一场了不起的会晤。我答应,暂时不对中国出口产品加征新关税。希望我们能够达成一个公平的协议。他多次向我提到,协议必须是公平的。
他是很聪明的人,很有智慧的领导人,可以说是中国过去200年最强大最强势的领导人。我和这样的领导人保持了良好、伟大的私人关系。我告诉他,和我周围很多人不一样,我对中国没有敌意。在我眼里,中国是我们的战略伙伴,而不是战略对手或敌人。我希望两国好,我们的关系也非常好。尤其是前年我访问中国的经历,他为我铺设的红地毯,我永远忘不了,更忘不了中国的文明、历史和中国取得的成就。”
听完特朗普的话,我感觉到,特朗普是发自内心地尊敬自己的对手与他的人格魅力!
当然,特朗普的骨子里,还是一位商人。
为什么说,特朗普的骨子里还是一位商人?因为他善于算计,并不甘寂寞。
G20首脑峰会就两天时间,第一天,没什么特朗普的事。第二天,他就不闲着,除了与中国国家元首举行一场举世瞩目的会谈之外,更是在第一场的“解放女性”讨论会上,让自己的宝贝女儿,公开地坐在了自己与安倍的中间,并在讨论会上作了一场主旨发言。
伊万卡一下子变成了世界媒体聚焦的中心,同时也变成了世界女性的领导者与代言者。特朗普看来是硬生生地要把宝贝女儿捧成自己的接班人,像布什家族一样,出现两代美国总统,而且还是美国第一位女总统。
从伊万卡走向讲台,这么多“世界男”的视线一路盯送中可以看出,伊万卡真的要竞选美国总统的话,多数“世界男”会热烈鼓掌。
没办法,我们只能嫉妒特朗普,更嫉妒她的老公库什纳。
特朗普抢风头的手段,不只是这一些。他一早醒来,估计还在床上时,就发了一条推特,说自己接下来访问韩国,看能不能与朝鲜领导人金正恩在板门店见见面。
这一条推特的冲击力,不亚于中美首脑会谈。在上午与沙特王子的会谈中,特朗普更是说了“见2分钟,握个手也好。”
于是,中美首脑会谈结束之后,各国记者的关注点都转移到了“什么时候见?真的能见?”上来。再加上特朗普举行记者会,说“你们随便问,反正我不到,飞机飞不了。”结果记者会开了一个小时,他回答了各种问题,并说出了“我们不禁止美国企业与华为交易,在不涉及国家安全的前提下,也欢迎华为产品销往美国。”
结果,在G20峰会上,特朗普的“结尾”,比大会主席的安倍,还来得光芒四射。
安倍也是这一次G20首脑峰会的最大赢家,除了顾及特朗普的面子,将“反对贸易保护主义”这句话没能写入峰会宣言之外,但是将“维护自由、公正、非差别性贸易原则”写入了宣言。在各国首脑的协力之下,原先期待的成果均已达成。尤其是平息了中美贸易之争、解决海洋污染、加快WTO改革等问题上,让人们看到了安倍的协调能力与外交手腕。
正如安倍在记者会上回答成功的秘诀时所说的那样,G20首脑峰会不应只成为各国首脑发表各自观点的场所,更重要的,要归纳总结出各国的立场,并形成统一的意见与共识,这其中,“协调”显得十分的重要。
峰会结束后,有一张照片引起了网络上热烈的议论,那就是第一场的数字经济问题讨论会,使用的桌子是一般的折叠式会议桌拼凑起来的,椅子也是普通的折叠椅,而且是三个人挤一张桌子,胳膊都伸不开。
这一副穷酸相与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地位,显然是格格不入。网络上的反应,是两方意见,一方是称赞日本节约办会,另一方是鼓掌“日本果然衰退”。
其实,这折叠椅会场不是此次G20峰会的主会场,主会场的样子是这样的,虽然说不上豪华,但是也挺像模像样。
有人从大阪府的网站上查到了G20峰会的预算,因此作出判断,说这一场世界首脑欢聚一堂的盛会,其实只花了4128万日元(约263万元人民币)。这一帖子传的很快,至少我收到过6份求证微信。
发这一帖子的作者也许是惊叹日本勤俭办会,但是,他只是看到了大阪府这一地方城市的“配套资金”,没有看过中央政府的预算表。根据日本财务省2018年7月10日公布的G20首脑峰会的预算表,初期预算为446亿日元(约28亿4000万元人民币)。到了后来发现,钱不够,于是在9月21日,内阁会议决定,从政府的准备金(临时救急资金)中,再拨出75亿日元(约4亿7800万元人民币),这样,整个预算就变成了521亿日元(约33亿1700万元人民币)。
这笔钱,用于峰会会场的改修布置、国际新闻中心的设置、8个部长级峰会的运营,还有调集3万多警力的警备开支(包括吃住)。那么,像大阪、福冈、茨城等承办部长级峰会的地方城市,也会拿出一些配套资金,因此全部加起来,承办这一次G20首脑峰会的总开支,不会超过40亿人民币,因为日本公款的一切开支,都必须按照预算走,首相每年的30亿日元(约1亿9100万元人民币)的“小金库”,也是列入国家预算。
采访这一次G20首脑峰会,确实感觉到日本精打细算的一面。会议一结束,所以的设施,包括主会场和国际会议中心的室内设施都将拆除,复归空荡的原样,以便供其他的会议或展会使用。正因为如此,在会场装璜上不会使用永久性的材料。这样也可以提高场所的使用效率,保证运营不出赤字。这一点,值得其他国家参考。
当我离开G20首脑峰会会场,结束这一次采访时,我在一张中美首脑握手的照片上,写上了六个字:“我们还是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