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答案之书》凭什么在抖音获赞45万,真能为人解惑吗?

最近有书君刷抖音,总是能刷到这本书,而且还相当的火,所以对于这本书有书君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居然能有

最近有书君刷抖音,总是能刷到这本书,而且还相当的火,所以对于这本书有书君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居然能有45万的点赞,厉害呀 !

生活取舍、职场浮沉、情感去留,人生总要面对无数选择,无数困惑,每到此时,多么需要一个答案或暗示,为自己平添迎接未来的勇气。现在,只需在心中想着那个最近令你纠结不已的问题,然后拿着《答案之书》专注10秒,再自然、随机地翻开你最有感觉的一页,是否要去表白?现在提加薪合不合适?这支股票会不会长?地球到底需不需要超人?翻开它,一切便有了答案。如果你有正在纠结的问题,把手放在书上十秒,《答案之书》就会告诉你该如何去做。这是一本解惑之书,有时候你真的不需要太多解释,要的只是一个应对问题的态度。

这本六百多页的书,斤两厘米厚,但每一张纸上都只有一句话或者一个词,异常简洁。

我是找书时看见这本书夹在一堆心理类书籍中,格格不入的样子。于是取下它,阅读。

按照它的使用说明,我绞尽脑汁思考我的疑惑,最后想到一个“反抗是有意义的吗?”于是我十分庄重地翻开书,看见“一成不变”四个字躺在那里,我……

这本书没有页码,任何一页都没有,仿佛内容都是随机安排的。

想到博尔赫斯的《沙之书》,神秘。虽然这本书是有尽头的,但这里面包含的种种暗示,确实值得品味一番。

于是为了好好研究(找人来玩),我写下最近的疑惑,使用这本书,得到了以下答案。

问:人类何时灭亡?,答:同意

思考:同意什么?人类灭亡么?还是说人类一定会灭亡。

问:人工智能会覆灭人类么?,答:光明的

思考:什么是光明的?未来么?所以人工智能无法消灭人类么?如果是人工智能的光明到临呢?

问:抑郁症能痊愈么?,答:接受那些消失的

思考:这是说我纠结的是曾经未得到的,残缺的那部分经历与感受么?貌似正确。

问:理解是必要的么?,答:背不动的就放下

思考:所以是我无需承受理解么?还是放下内心的负担?

问:既然没有完美,那我们每个人在追求什么?,答:殊途同归

思考:这是走不同的道不断趋向完美么?

问:爱自己有多难?答:一个人安安静静待一会儿。

思考:所以还是只有自己才能最好地爱自己吧。

很明显大部分回答都答非所问,你随机翻来一页,得到一个答案,多翻几次,就可以多得几个答案(它也没说一个问题只能问一次)

有些问答确实是牛头不对马嘴,但这有一个益处,需要你沉下心来发觉。

即,当你看见答案后,你会思考“为何如此”。此时你应把你的思考写下来,这对界定你的疑惑具有重要意义。

不论你有什么疑惑,一旦你开始重视问题本身,并深入思考,你就可以找到改变的节点。

比如我问“抑郁症能痊愈么?”,我至今仍在抑郁,但程度较轻,原因在这个“接受那些消失的”的回答里。

我抑郁的原因是纠结过去未得到的感情与安慰,且承受了过多打压。

后来自愈,是因为逐渐明白那些过去的,终究会被我遗忘抛弃,我不可能一直活在过去。

既然求而不得,那我干脆不要,反而轻松。

再如我问“爱自己有多难”,当初总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一面不敢反抗,一面责怪自己懦弱,把一切原因都归结于自己不好,不够勇敢不够厉害不够能言善辩。

在那种自责期间,身心都会异常难受,但那一句“一个人安安静静呆一会儿”,与当初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沉寂的经历不谋而合。

我一个人待着,不管任何亲友,我换各种姿势躺着,把音乐开到最大,想哭就哭想笑就笑。

那种有人陪不如一人醉的感受,让我发泄了许多负面情绪,这是当初我未完全自暴自弃的原因之一。

这本有趣的书的作者是美国作家卡罗尔·博尔特。

她对主流文化形态有着敏锐的嗅觉,亲和风趣地在创作中实现文字、图像与互动的完美结合。

除了《答案之书》,她还著有《文学解答书》、《电影解答书》、《灵魂解答书》等。

具备“高度指导意义”

在卡罗尔看来,《答案之书》是一本具有“高度指导意义”的书籍。

在一问一答之间,重新定义了“读者—作者”的关系。

自1999年于美国面世以来,此书就异常畅销,18年来已有22国不同版本。

虽内容简单,装订却十分考究,烫金、锁线、全精装…捧在手中满满的都是质感。

在亚马逊上,一位读者分享了在作者卡罗尔·博尔特的签售会上的趣事:

卡罗尔·博尔特本人亲自向我演示了玩法。她是我见过最和善而又风趣的作者之一。

她说,这本书就像人们寻求答案的撞球游戏。

然而不同的是,撞球只有“是”与“否”两个答案,而这本书会提供给你更多的解释。

我能相信这本书吗?

如今《答案之书》早已有了中文的版本,其在豆瓣的评分也高达“8”分。

在一些社区、论坛上,它也常常成为网友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人们积极地分享着自己使用这本“指南”的心得。

看似每个回答要么不靠谱,要么是隔靴搔痒,那么我们到底是该信还是不信呢?答案早已铸成,只等你勇敢验证。

我们实在没有必要花时间去考虑那么多根本不需要矫情考虑的问题。

要不要辞职,买不买这件衣服,应不应该答应猎头去新公司面试,去不去表白……

你总是对类似的问题犹豫不决,其实你心里早就有了答案。

但总是需要多一个声音和你一起去确认那个想法,然后付出实践,这就是《答案之书》最基本的作用。

倘若你真的遇到一件自己心中都没有答案的事,记住不到万不得已别选择“听天命”,毕竟“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