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皇帝下诣:要求新闻“据实昌言”不必顾虑太多

光绪皇帝下诣:要求新闻“据实昌言”不必顾虑太多 。   光绪皇帝表示:“中外时事均许据实昌言,不必意

光绪皇帝下诣:要求新闻“据实昌言”不必顾虑太多 。
  光绪皇帝表示:“中外时事均许据实昌言,不必意存忌讳”。这就是说,报纸取舍稿件的标准是客观实际,只要“实”,就可以“据实昌言”,而不必“意存忌讳”,顾虑这,顾虑那,这也不敢写,那也不许登,也不必吞吞吐吐,说半句,留半句。

第一,光绪皇帝认为报纸有两重任务。一是报道国家的政策、法令,即所谓“宣国是”;一是反映社会动态,表达百姓的愿望与意志,即所谓“达民情”。中国古代的《邸报》,清代的《宫门抄》,其内容都是皇帝诏令,官家意旨,光绪皇帝要求报纸“达民情”,反映人民的心声,显然是个大进步。

第二,光绪皇帝要求报纸“胪陈利弊”,这就是说,报纸的言论要全面,既要报“喜”,也要报“忧”。朝廷的政策、法令、兴革、举措,要允许人们议论,有“利”言“利”,有“弊”言“弊”,报纸上不能只有“睿智”、“圣明”、“万岁”一类的恭维话、颂扬话。

第三,光绪皇帝要求报纸“开拓见闻”,这就是说,报纸不仅是一种宣传工具,而且应该传播知识,扩大、增进人们对世界和社会的了解。

第四,光绪皇帝表示:“中外时事均许据实昌言,不必意存忌讳”。这就是说,报纸取舍稿件的标准是客观实际,只要“实”,就可以“据实昌言”,而不必“意存忌讳”,顾虑这,顾虑那,这也不敢写,那也不许登,也不必吞吞吐吐,说半句,留半句。“许”者,许可也,对于此类文章,此类办报方针,光绪皇帝采取“均许”态度,一律批准。

第五,光绪皇帝认为,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朝廷“明目达聪”,找到治理国家的正确办法。正确的决策源于对情况的正确、全面的掌握。只有报纸说真话,说实话,才能帮助“朝廷”了解实际,了解民情,作出正确的决策。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