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69字 | 5分钟阅读
来源 | 自在睡觉(zizaishuijiao)
最近一段时间,我仍然在进行着《生命·觉者》的拍摄工作。在日本,除了采访隈研吾先生之外,还有一位先生也是我非常喜欢的设计师。
三年前,我在东京跟他学过坐禅。这一次,又有机会当面向他请教,他是一位僧人,叫枡野俊明。据说腾讯新的办公大楼的庭院就是他设计的。
枡野俊明先生在日本是一位非常著名的出家人。三年前我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我就觉得他精神熠熠,没有想到这次见到他,他脸上的皮肤拥有一种很少见的,微循环非常好而带来的健康红色。我在中国几乎没有见到任何一个人有这样的肤色。很安静,干净。
枡野俊明先生是一位庭院设计师,他的枯山水设计是一种著名的流派。关于他,网上有很多建筑作品的介绍,因为我们今天是一个音频的分享,就不逐一和大家讲解了(可以移步今晚第二条推文观看)。今晚我想和大家分享,我在采访他的时候聊到的话题。
1
每一块石头都有它自己的性格
66岁的老人家,感觉比我还年轻。所以说修行的力量是多么强大啊。而且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他的团队很小,大概只有几个人,却做出了那么多的庭院。他很安静地倾听我的提问,我说先生我想向您请教,您如何感受一个庭院里每一个石头,每一棵树的生命呢?
枡野俊明先生眼睛里含着笑,在他的禅堂里,他跟我说,那是这样的,我们相信每一块石头都有它自己的性格,大概每个石头都有它的脸和背吧。
其实哪怕你拿一个手机在手上,你也相信手机是有脸有背的。如果你愿意,你往外看出去任何一块石头,你也可以大概感觉到有一面是它的脸,有一面是它的背。我会端详这个石头,然后去感受这个石头它自己愿意待在什么地方,以什么样的方式迎接阳光,以什么样的方式,就像一个僧人一样,在这个庭院里打坐。对树,对木头也是这样。
以前我们听到这样的话,总是觉得有一点点唯心。不过当我练习着去端详一张椅子,端详一块石头的时候,我好想似乎也慢慢能感受到了它的意愿。
2
好的庭院设计师,不应该带有分别心
这又让我想起了一部日本很多年前的电影,曾经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叫《入殓师》。
影片讲述了一个大提琴家,在日本经济泡沫出现之后,失业了。然后他和妻子回到自己的家乡,做了一个入殓师,就是为逝去的人化妆这样一个角色。
在这部电影里,男主人公的父亲在很早的时候就离开了家庭,所以他和父亲只有一段很短暂的童年记忆连接。一次偶然机会,男主角得知了他父亲的死讯,当他在为父亲清理身体,掰开他的手时,发现他手里揣着两块石头。
小时候,父亲曾经有一次带男主人公去河边捡石头,父亲告诉他古代的人没有语言,但是人们仍然可以传递情感,我们可以借由石头来表达自己的情绪。父亲当时捡了一块石头交给男主角,男主角也捡了两块石头送给他的父亲。所以在《入殓师》这部电影里面,借由石头来表达了人和人之间无法用语言传递的感情。
当我和枡野俊明先生探讨这部电影时,我明显感觉到他对这部电影的赞同。他说,是啊。有一些建筑设计师会觉得这里需要一块这样的石头,然后把这个石头按照他的想法放在那里。
但是对于一个好的庭院设计师来看,也许他不应该带有分别心。他说起码在他那里,他会尊重石头,去允许这个石头按照它应该端坐的位置端坐着。
日本庭院有一个特点,参观庭院的人不需要走进去,站在旁边就可以观赏。中国苏州等地的园林,参观者是步入的,当你进入这个庭院时,三步一景、五步一画,你能看见不同的时空。
但是日本一些的庭院,它并不建议你走进去,它希望你站在旁边,透过对这个庭院的观察,对镜观心,止观禅修。那些庭院不是用来进入的,而是用来训练你的出离心的。你借由在观察这个庭院当中的出离,来感受你作为一个旁观者对世界的爱和担当。
和一个日本的庭院设计师在谈庭院的时候,自然会听到许多具有禅宗况味的对话,快乐是无以言表的。
3
去到一定高度的境界,
只需要做非常简单而重复的事情
我想起了之前我认识一位朋友,曾经在跟随枡野俊明先生学习庭院建造。他是一个中国人,我问他,你跟着这位出家人学习了七年,到底学了什么?
他说这七年来,他一直让我用手去摘松针。松树的叶子不可以用刀或者是剪刀,金属的东西都不行,得一根一根地拔,拔出了你觉得很美的样子。
我说啊,七年就拔这个?他说是啊,我拔了七年的松针。
我拿着这个故事去问枡野俊明先生,我说为什么会七年都让他做这件事儿?他说,是啊,虽然你是在做一个重复的动作,但是你在不同的时间做呀。你春天在做,夏天在做,秋天在做,冬天在做;你上午在做,下午在做;你心情好的时候在做,心情不好的时候也在做。事情是在重复着,而事情又不在重复着,如果你能够借由重复的事情观察到自己的变化,你会发现自己突然有一天也会造园子了。
原来学而时习之,讲的是不用学太多的道理,你只要重复做一件哪怕很单调的事情,做着做着,做着做着,你就成了一代宗师。
当然你在摘松针的时候,你会看见师父在画图,你会看见师父在那里搬石头,你会帮助他一起搬等等等等。很多香港的电影导演,比如说有一个叫陈果的,包括周星驰,他们都没有上过电影学院,都是从场记,买盒饭,推摄影机的车,拉道具,演一个路人甲开始的……做着做着,他们居然就成为电影的导演,而且能拍出很好看的电影。你不由得说,原来这个世界上绝大部分的事情,根本不需要系统地学习,你只需要跟着师父重复地做。
这件事情很违背我们的教育尝试和理念,但是枡野俊明先生说,其实那些东西都是看一眼就知道的,如果你的内在境界去到一定高度的话。而去到一定高度的境界,只需要做非常简单而重复的事情。
4
如何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
在从日本回来的飞机上,我看了一部电影,名字叫《日日是好日》。一个女孩子向另外一个女孩子去学习茶道。片子拍得很美。其中有一个细节是,这个女孩子有一天终于听出了水和煮开的水的声音的不同。当她用盛水的竹筒勺取水的时候,她也听到了水的不同的声音。而以前为什么从来没有听到过呢?
《日日是好日》海报
甚至是取水的时候,到底应该去水桶中间的水;还是取水桶的下段,比较靠底那一段水;还是取靠近表面的那一段,对茶人来说是很讲究的。这就是觉受。
禅修是做什么?禅修不一定是要在一张雪白的纸上滴上一滴墨,然后用极简的方式,营造出一种所谓的“Zen”的感觉。
如果你愿意,你正在看着一个垃圾筒,上面有一只苍蝇飞来飞去;如果你愿意在使用微信的时候,清晰地知道我正在发微信,我正在刷微信,我已经刷了15分钟微信,你可以看见自己刷微信的心态,那也是禅。
所以从本质上来说,禅是对当下的无限觉受,也是对当下的无限的zoom in,就是像镜头那样zoom in。原来禅可以开智慧,是在说这件事情——当一个人的觉受力变得越来越敏感,当你看见的时间、空间、心情、价值观,甚至其他种种以前你所不曾留意的东西,在同一个时空里产生了不同作用的时候,你慢慢地就变成了一个有智慧的人。
智慧就是这么简单,它就是透过对自我的观察,然后借由同情心和同理心,将它与世界连接。当你了解了自己,你就了解了世界;当你了解了一件事儿,你就了解了所有事儿。
5
日日是好日
三年前,我去枡野俊明先生的寺庙,看他正在画图纸,做一个庭院。三年后,这个庭院还在慢慢地盖着,估计要盖十年。
他为什么不着急?我想也许他早就知道着急也没有什么用,急什么呢?犹如我们在路上走着,突然下雨了,你往前跑,还是下雨。你为什么不能够观察自己面对瓢泼大雨的时候,身体和心灵的感受呢。
在我们从枡野俊明先生的茶室里出来之前,我送上了一本他的庭院图集,请他签名。他写了四个字,确切地说是五个字——“日日是好日”。每一天都是好的时间,他说无论每一天是什么样的境况,它对于你观察自己的生活来说,都是绝妙的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