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园三雄结义时就注定终局 关羽死于傲张飞祸于暴 刘备又止于什么

“宁学桃园三结义,不学瓦岗一炉香”?桃园三结义,刘备、关羽、张飞弟兄三人一个头磕在地上,跟亲哥儿们一样,后人敬仰。隋唐时期瓦岗寨四十六友贾家楼一个头磕在地,到后来为了各自的利益,不但散了,甚至兄弟相残,连让人叹息的价值都没有。

null

所以许多人认为桃园三结义是异性兄弟在萍水相逢后的楷模,是古往今来舍生取义之典范。刘备、关羽和张飞意气相投,言行相依,选在一个桃花盛开的季节、选在一个桃花绚烂的园子里,举酒结义,对天盟誓,有苦同受,有难同当,有福同享,共同实现自己人生的美好理想。国学大师、台湾交通大学教授曾仕强曾在《百家讲坛》剖析三国演义时指出,其实桃园三雄在结义时就已注定他们的终局千回百转,磕磕碰碰。

事实上,桃园结义的地点是在张飞家的后院里,当时桃花盛开,他们三人就在这个季节结拜为兄弟。桃花并非如牡丹富贵,也非梅花傲骨,更无兰花清淡。桃花在传统文化中视为轻薄的代表,所以从结义时桃园三雄的终局就不会完美。

null

现在,我们回到三国纷争的年代。赤壁之战后,荆州一分为三:刘备占有武陵,桂阳,零陵,长沙荆南四郡和南郡一部分,孙权控制了西起夷陵(今湖北省宜昌)东达寻阳(今江西省九江)的长江防线,并占有江夏郡;曹操占有南阳郡个南郡的一部分。大体来说,荆南属刘备,荆北属曹操,荆东属孙权。

“桃园之义”最大的伤害就是“关羽失荆州”,也直接导致蜀国丧失了争夺天下的资本。刘备和诸葛亮派遣关羽镇守荆州。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在与曹仁之间的军事摩擦中逐渐占据上风,随后水陆并进,围攻襄阳、樊城,并利用秋季大雨,水淹七军,将前来救援的于禁打的全军覆没。关羽威震华夏,使得曹操一度产生迁都以避关羽锋锐的想法。但随后东吴孙权派遣吕蒙、陆逊袭击了关羽的后方,关羽又在与徐晃的交战中失利,最终进退失据,兵败被杀。客观地说关羽侠肝义胆,但也傲气凛然。与其他的将军并不能和睦相处,致使在自己出现危机时无人出手相救。故而我们在生活或工作中要学会尊重别人,要看到别人的优点,不要轻视任何人,尤其在功劳面前更不能骄傲自大。

null

公元221年(章武元年),刘备称帝,张飞被封为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进封西乡侯。同年六月,刘备为关羽报仇,出兵伐吴,让张飞从阆中出兵江州。因为张飞敬爱君子但从不体恤士卒,刘备常常告诫张飞:“你经常鞭打健儿,但之后还让他们在你左右侍奉,这是取祸之道。”果然,张飞临出兵前,被其麾下将领张达﹑范强谋杀,并将张飞的首级带去投奔孙权。张飞对部下十分粗暴,经常鞭打部下。令部下心生怨恨,最终提起屠刀将其杀死,以暴制暴。张飞一生辗转沙场,出生入死,没有死在敌人的手中,而是死在自己士兵的刀下,真是可歌又可悲!

null

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曹丕篡汉建魏后,于成都称帝,国号“汉”,年号“章武”。同年,刘备以为关羽报仇的名义,发兵讨伐东吴,而张飞又被部下所害。孙权派遣使者前来请和,刘备大怒不许,吴将陆逊等屯兵秭归,被蜀将吴班击破。刘备占据秭归,派遣马良联合武陵五溪蛮夷。第二年春季,刘备派遣黄权督江北水军,自率陆军进军。秋七月,被吴将陆逊在夷陵之战中打败,将军冯习、张南、傅肜、程畿等战死。刘备退至永安。孙权听闻刘备驻扎白帝,非常害怕,派遣使者请和,刘备同意。章武三年三月,刘备托孤于诸葛亮,6月10日,刘备病逝,享年六十三岁。

说到刘备,可谓德字为先,以德服人是他的行为准则,受到了海内外名士的尊敬。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讨伐董卓等活动,因为自身实力有限,刘备在诸侯混战过程中屡屡遭受失败,所以先后依附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等多个诸侯。就连他的对手曹操也这样评价,当时能够成为天下英雄的人物里,只有曹操自己和刘备而已,其他的人能力都不及。

null

在桃园结义时刘备、关羽、张飞一个头磕到底,他们盟誓不去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在关羽、张飞相继死后,刘备被生死盟誓之约煎熬着,不去为关羽报仇吧,有盟誓之约,去伐孙吴吧,明显自己的实力在三国中最弱。这种煎熬的日子让刘备郁郁寡欢,终日不宁。这就是刘备之德,他的德远不及曹操的“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恢宏。刘备的德成为束缚其辉煌前程的一道枷锁,这道枷锁让他身不由己,最终将生命付出。因此桃园之义深刻真挚,但并不博大,令人感动但也令人叹息 。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