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高发!高传染性病毒来袭,人人都可能中招

对每一个老父老母来说,孩子的健康永远是第一位的。 最近,一条报道在朋友圈持续发酵,让很多爸妈的心提到

对每一个老父老母来说,孩子的健康永远是第一位的。

最近,一条报道在朋友圈持续发酵,让很多爸妈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近期高发!高传染性病毒来袭,人人都可能中招

报道截图

多个孩子中招,让爸妈如此紧张的就是腺病毒。

腺病毒什么,可能还没听说过,但已经有很多人遭遇了或正在遭遇可怕的事情↓

近期高发!高传染性病毒来袭,人人都可能中招

近期高发!高传染性病毒来袭,人人都可能中招

微博截图

近日,长沙两岁七个月的男童乐乐,就因为持续高烧、剧烈咳嗽,被诊断为肺炎,罪魁祸首就是腺病毒感染。

为什么腺病毒这么可怕呢?因为它具有传染性,而且暂无预防疫苗。

孩子发热怎么就得了肺炎呢?怎样防止感染腺病毒?这之前,需要先了解一下这种病毒。

病毒到底是什么?

腺病毒(Adenovirus,AdV)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宿主涉及哺乳类、禽类、两栖类、爬行类和鱼类等多个物种。

近期高发!高传染性病毒来袭,人人都可能中招

腺病毒的分子模型

而在人类身上感染的是人腺病毒(Human adenovirus,HAdV),属于DNA病毒。

人腺病毒最早发现于1953年,是从健康人萎缩的扁桃腺样组织中分离培养出来的,第二年在患有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咽喉洗液中分离到同样的病毒,命名为人腺病毒。

腺病毒血清学型别众多,我国流行的呼吸道腺病毒包括1-7型、11型、14型和55型,其中以7型和3型为主。

腺病毒感染可常年流行,冬春季节更容易暴发流行。但在夏季,腺病毒可污染游泳池的水,引起游泳者咽结膜热,所以也被称为“游泳池热”。

腺病毒的可怕之处就在于强传染性,虽然人人都有传染的可能,但腺病毒感染多见于儿童身上。

多发生在学校、托幼机构、军营等人群密集场所,可造成人群大规模感染、甚至死亡。

免疫低下人群,如艾滋病患者、器官移植患者对腺病毒更为敏感。

人感染腺病毒有哪些危害?

腺病毒是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中最常见的病原之一,可造成呼吸系统、胃肠道、泌尿系统以及眼结膜等多种组织感染。

近期高发!高传染性病毒来袭,人人都可能中招

人肺感染腺病毒

而对于儿童来说,腺病毒肺炎是婴幼儿肺炎中最严重的类型之一,严重可致命。

据报道,国外5-10%的儿童呼吸道感染由人腺病毒造成,而在国内北京、南京等地占到5.8-26.6%之多。

腺病毒感染有何症状?

普通感冒就是流鼻涕、鼻塞,症状较轻。而腺病毒感染一般伴随发热、咳嗽、咽痛、咽部充血等症状。

近期高发!高传染性病毒来袭,人人都可能中招

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就应该警惕腺病毒感染——

1、发热:突然高热,可持续7-10天。

2、咽痛:咽喉部溃疡、咽部充血等。

3、咳嗽:常为刺激性干咳,严重者可出现呼吸急促、鼻翼煽动等重症体征。

4、胃肠道表现:出现腹痛、腹泻、呕吐、食欲下降。婴幼儿感染后容易与普通胃肠炎相混淆,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出现异常哭闹行为,应及时就医。

5、泌尿系统症状:血尿、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

近期高发!高传染性病毒来袭,人人都可能中招

6、眼部症状:眼刺激症状和分泌物增多,眼部充血明显,可引发滤泡性结膜炎或急性结膜炎。

对免疫功能正常的人来说,腺病毒感染大多病情较轻,少有后遗症。

但对于婴幼儿,免疫系统发育尚不成熟,缺乏相应的腺病毒保护性抗体,一旦感染更容易导致重症感染甚至死亡,所以应尽快就医。

腺病毒感染后怎么办?

目前尚无特效抗腺病毒药物,也没有腺病毒疫苗可以接种。所以治疗办法一般是——

1、临床上主要采用对症处理,比如退热、止咳化痰等,以减少患者的不适。

2、防治继发感染,对于重症者应用干扰素治疗,鼓励病患者多喝水。

近期高发!高传染性病毒来袭,人人都可能中招

3、要密切观察病情。一旦孩子出现高烧不退、咳嗽不止的情况,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4、如出现群体发病,应及时向当地疾控部门报告,及时采取防控措施,避免扩散。

但腺病毒感染后,人体可获得对同型病毒的持久免疫力,也就是说一般不会再感染同型病毒。

不过不同血清型的病毒之间并无交叉免疫力,还是要保持警惕。

如何预防腺病毒感染?

腺病毒可通过人与人的接触传播,也可经过呼吸道、粪口途径及水体传播。

1、养成勤洗手、不共用洗漱用品的生活习惯。

近期高发!高传染性病毒来袭,人人都可能中招

2、平常宜清淡饮食,睡眠充足,多饮水,注意锻炼身体。

3、冬春季节加强室内通风,尽量少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外出时戴口罩。

对于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腺病毒还是很可怕的

一定要警惕才是

本文专家:杨超,医学博士,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主治医师

本文审稿:陈海旭博士,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副研究员

近期高发!高传染性病毒来袭,人人都可能中招

果壳

ID:Guokr42

靠谱科普

就看果壳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