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有一个颇为传奇的贾氏家族,被誉为“贾氏文物修复之家”。2016年底,凝聚了贾氏家族三代心血的旷世之作《吉金萃影—贾氏珍藏青铜器老照片》在京发布,震动文物界。书中,700余件青铜重器“显影”成为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的珍贵证据。
启功题字
贾氏珍藏青铜器老照片的前世今生
作为老北京古铜张派第四代传人、贾氏文物修复世家第二代传人,蜚声中外的当代青铜器鉴定修复大家贾文忠在谈及这些被国外许多知名博物馆当作镇馆之宝的青铜器时,激动地说:“我第一次看到这些玻璃底片,才知道许多在学术界鼎鼎大名的青铜器竟然经由我父亲的手修复过。”
青铜器的玻璃版底片和老照片
贾文忠介绍,民国时期,青铜器修复与复制技术非常兴盛,形成了以“江苏苏州、山东潍坊、陕西西安、北京”等为代表的四个流派。
贾文忠的父亲贾玉波出自民国“北京造”青铜器修复高手王德山门下。王德山师从“古铜张”张泰恩,张泰恩则是老北京青铜器修复行业的创始人、清宫内务府造办处太监“歪嘴于”的徒弟。
张泰恩
当时清宫内务府造办处中有八个巧匠手艺最高,人称“八大怪”。“歪嘴于”系其中古铜器修复高手,为“八大怪”之一。“歪嘴于”最小的徒弟是张泰恩(1880~1958年),人称“张七”。
张泰恩13岁来北京拜“歪嘴于”为师,后将“万龙合”改名为“万隆和古铜局”,主要为琉璃厂古玩商修复青铜器。
王德山
王德山系张泰恩的一位高徒,其手艺超群,擅长根据不同国家客人的不同喜好,将其做成不同“洋庄货”,其1989年去世。青铜器修复“古铜张”一派的传人,实力雄厚,均成为青铜器修复业的中坚力量。
贾玉波(1923~2001年),河北束鹿人,为“青铜民间四派”中北京派“古铜张”的嫡传。贾玉波和他的后代们在青铜器修复、仿制和鉴定等方面见闻之博、经验之丰,少有伦比,成为驰名中外的“文物修复世家”。
贾玉波
据贾文忠介绍,当时王德山、贾玉波师徒凡经他们亲手修复过的青铜器都要摄影留存。
据贾文忠回忆,其小时候青铜器老照片应该有上千张,由于时间较长,玻璃版不易保存。这批玻璃版老照片本身就已经是珍贵文物了。
贾玉波(右一)、王德山(右三)等1965年在考古所
青铜器老照片的珍贵文物价值
当时,王德山师徒修复青铜器,大多是应市场需要而修。因此,这批青铜器老照片便真实地记录了相关青铜器流传的历史信息。这最原始、也是最真实的历史真迹不仅记录了这些青铜器的过去,也为售后的青铜器研究提供了佐证。
李学勤观看青铜器老照片
20 世纪50年代陈梦家编著《美帝国主义掠夺我国殷周青铜器集录》时,就曾经从贾玉波那儿购买了大量青铜器老照片。
1995年,李学勤先生在贾文忠的“铜斋”工作室观看这批老照片时,曾建议以此为线索努力寻访海外流失青铜器的收藏地,最好能再编辑出版一本《海外遗珍》。
2000年时,美国佛利尔美术馆、沙可乐美术馆东方部主任苏芳淑女士专程寻访贾文忠先生,并当场指认出不少老照片中器物的去向和收藏地。
贾文忠(左一)
贾文忠小心翼翼地拿出一块斑驳的玻璃底片,上面是一个奇怪器皿的三面立体照。这就是青铜器家族里罕见的人面盉(hé),现藏于美国华盛顿弗利尔美术馆:“这种复杂的情感实在让人久久难以释怀,人面盉在青铜器里是不可或缺的重器。”
伯貉卣及其铭文拓片
贾玉波曾为通古斋修复过上面这件人面盉。“铜盉是从河南彰德府买来的,系殷墟出土遗物。经王德山、贾玉波师徒二人仔细清理、修整,人面盉精美的花纹全部露了出来。原来的生坑人面盉就变成了传世熟坑精品。”
人面盉
这件器型特殊、纹饰精美且设计风格又极为怪异的人面盉,成为中国青铜器文物家族里绝无仅有的国宝。据说,人面盉修复后,由北京“同益恒”古玩店的萧延卿、陈鉴塘卖给了上海古玩商叶叔重,经卢吴公司远销美国。
贾文忠曾经三次到美国看望人面盉,人面盉收藏在弗利尔美术馆的中国青铜器厅。
商代弓形器
该书遴选收录的370余张青铜器老照片所涉文物为700件左右,其中98%都是青铜器,包括40 余种器型。
贾文忠说:“这些底片记录下了经过父亲师徒修复的青铜器。可以确定109 件青铜器的来源去向或著录信息,其中81件能够确定现存国内外博物馆和研究机构。”
兽面纹方鼎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其次,提供了民国时期流散青铜器的研究资料。《吉金萃影》一书补充了不少青铜器器型等著录信息的缺环。
现藏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兽面纹方鼎和早已销声匿迹的伯貉卣(yǒu)也是玻璃底片中不可忽视的艺术珍品。能证明伯貉卣存在的依据,只有他收藏的这张玻璃底片可以佐证:椭圆口、深腹、圈足、饰弦纹和貘首。这张伯貉卣的全身正面照,证明了伯貉卣的曾经存在。
商代云雷纹卣
“这批老照片,在某种程度上见证了民国时期的考古史。”贾文忠认为,其中的很多青铜器物来自民国时期发现的著名考古遗址,这对青铜器研究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
眉寿钟 叶东卿、刘喜海旧藏
最后,承载着民国时期青铜器修复的技艺与成果。如光父盉,流传后经过了除锈和清洗,而老照片则保留了其最早的锈蚀状况。所以,“该书是所收众多青铜器曾经修复的证明,为海内外研究者对这些青铜器进行研究、保护与科学利用提供了可行的背景材料”。
从技艺传承方面, “这些青铜器老照片还有助于了解、研究老北京以‘古铜张’为代表的青铜器修复业的专业水平、发展状况,这是极少数能保留下来的有关旧中国文物修复行业的实物资料,故尤值得珍视。”
战国铜镜
贾文忠特意再次前往美国拜访了大都会等博物馆及有关学者专家,他颇为感慨地说:“有朝一日,让那些心仪已久的青铜器能回国省亲,将是我未来几年倾心努力的最大心愿!”
内容节选自《收藏家》杂志2017年5月刊《见证民国青铜器考古史——贾氏文物修复世家的老照片 》,作者郎丰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