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离合释之持业释

【一、持业释者,凡义虽有二,而体则仍是一者,则即持业释也。持者,能持之体;业者,所持之义也。盖二义同依一体也,故此亦名为同依释焉。例如烦恼障者,烦恼与障,盖二义也,然论其体,则仍是一,不可分而为二也。持二义于一体之上也,此即持业释也。(同上)】

null


「持业释者,凡义虽有二,而体则仍是一者,则即持业释也」,拆开的两个概念意思不同,但所指的体是同一个,这叫持业释。「持者,能持之体;业者,所持之义也」,「义」就是作用,依体而持用。两个概念,一个表示体,一个表示用,这叫持业释。「盖二义同依一体也」,两个概念都是依同一个体,「故此亦名为同依释」,有时也叫「同依释」,但一般叫持业释。

举个例子,「烦恼障」,这是个复合名词,烦恼是一个概念,障又是一个概念,「烦恼与障,盖二义也」,烦恼,比如贪、瞋、痴、慢、疑,障表示障碍,对修行有障碍的。这两个东西合起来看,烦恼是体,它的作用是障,烦恼就是障。
「然论其体,则仍是一,不可分而二也」,所以这两个概念是指同一个东西,这是持业释。
持业释的特征:一个是体,一个是用,两个所依是同一个体,「持二义于一体之上也,此即持业释也。」持业释以后经常要碰到。 两个东西都依一个体,是持业释。作用叫「业」,一般情况下,一个是体,一个是用,但也可以两个东西都指体。持业释也叫「同依释」,两个法都同依一个体。持业释的特点是两个东西是一体的。

null

例:
比如「烦恼障」,烦恼是一个东西,它能起什么作用?它可以障住我们修行,障住我们证涅槃,障住我们的菩提。烦恼有障的作用,叫烦恼障。烦恼是体,障是烦恼的作用,两个是一个体,不是两个东西,所以是持业释。

比如「大乘」,大乘法门。「大」的意思有七个方面的大,体大、相大等等;「乘」,指能载运,渡过生死河流到彼岸去的。这是两个概念,把它合拢来叫「大乘」,大就是乘,两个是一个体的,持业释。再比如「大种」,地、水、火、风。「大」呢,指体大、相大、用大。「种」,为一切色法做种子,一切色从地、水、火、风産生的。所谓大的就是那个种,它能做种,是作用,它本身是大,大种是持业释。
持业释里面再举个例。「胜义」,无漏的叫胜,「义」,有实体的叫义。这个无漏的就是那个实体,持业释,这两个是一个东西。持业释的主要条件是两个概念一个体。


——摘录自智敏上师《俱舍论颂疏讲记》分别界品第一,图片来源于网络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