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的力量——珂勒惠支经典作品欣赏

珂勒惠支 《牺牲》1922 – 1923年 木版画 45x66cm

珂勒惠支 《牺牲》1922 – 1923年 木版画 45x66cm

凯绥·珂勒惠支(1867年—1945年),是德国20世纪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早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经鲁迅介绍,她和她的艺术便为中国人民所熟悉和了解,并深受尊敬。很多进步木刻青年都受到过珂勒惠支的影响,中国美术馆和北京鲁迅博物馆馆藏的李桦、江丰、胡一川、黄新波等一批版画家的新兴木刻作品,鲜明而强烈的形象和木刻语言,便折射着珂勒惠支版画所具有的黑白力量。

珂勒惠支 《暴动-“农民起义”》系列的试作 1899年 铜版画 29.5x31.7cm

珂勒惠支 《暴动-“农民起义”》系列的试作 1899年 铜版画 29.5x31.7cm

珂勒惠支的作品,结合了质朴的现实主义与奔放的表现主义风格,深刻地表现了她对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理解,渗透着浓郁的人文情怀。其作品对生与死、悲与喜、战争与和平,尤其是对母爱及生命中那些闪烁着爱的光芒的瞬间之刻画,可谓主题鲜明而又入木三分。战争带给民众的灾难和民众的挣扎,珂勒惠支有着刻骨铭心的体会——她一生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她的小儿子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牺牲、长孙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阵亡。她并没有因此而消沉,其艺术反而更具力量。罗曼·罗兰曾称颂“珂勒惠支的作品是现代德国的最伟大的诗歌,它照出了穷人与平民的困苦和悲痛”。珂勒惠支的独白充满了使命感:“这是一个无助而彷徨的时代,我承认自己的艺术是有‘目的’的,我要经历这个时代,勾勒这个时代,影响这个时代。”

自画像是她自我审视灵魂的解剖,从青年时期一直贯穿到老年时期,反映了一个艺术家生理变化与精神生命交织的轨迹。而这种内省、反省的深刻性使得珂勒惠支在描绘其他人的作品中自然地投射了自己的面部特征。

珂勒惠支 《自画像》1915年石版画 27x22.5cm

珂勒惠支 《自画像》1915年石版画 27x22.5cm

母与子的主题反复出现在珂勒惠支的素描、版画、雕塑、海报中,怀孕、生命和哺育孩子的体验化为不同的形式,但唯有一点恒久不变,那就是她作品中的母亲是天下母亲的化身,是天下所有人的母亲。在这形象中蕴藏着超越时代的人类美德。版画《牺牲》、雕塑《母亲哀痛死去的孩子》均以母亲的臂膀保护或包拢孩子,具有米开朗基罗《哀悼基督》的宗教神圣感,又有着人间的温情,其实隐在作品深处的是作者在战争中丧子的心理沉淀。

珂勒惠支 《面朝右侧自画像》版画 48x29.5cm 中国美术馆藏

珂勒惠支 《面朝右侧自画像》版画 48x29.5cm 中国美术馆藏

版画系列以五组作品贯穿。1894年至1898年创作的“织工起义”系列,是1898年珂勒惠支在“柏林艺术大展”上的成名作,该系列第一幅版画《穷苦》对民间疾苦的描绘后来成为珂勒惠支作品的标志;在1902年至1908年创作的“农民战争”系列中,无产阶级的反抗闪耀着超越时代的光芒;1922年—1923年创作的“战争”系列以粗犷的、戏剧性的形式语言表达了对战争之残酷的警示,它描绘的焦点不是战争本身,而是它的牺牲者。这不仅为纪念在战争一开始就失去生命的次子彼得,更是她对所有牺牲的年轻人所抱有的情感;1925年创作的木版组画《无产阶级》具有宗教式的形式语言和对基督教母题的创造性重构;1934年至1937年创作的“死亡”系列是作者最后一组版画系列。这位已然做好准备迎接死亡召唤的艺术家描绘了她自己。画面中死亡被描绘成一只手,正温柔而慎重地触摸她的肩膀。

珂勒惠支 《母之塔》1938年 铜雕塑

珂勒惠支 《母之塔》1938年 铜雕塑

珂勒惠支认为海报和传单可以制造巨大影响力并唤起人们对社会不公现象的重视。所以,她将素描和版画的母题运用到海报设计中,产生了强烈的艺术震撼力。

珂勒惠支是为这大同之心而艺术的!她的绘画创作以大量写生为基础,笔法和刀法都非常肯定,准而狠,锐利而果断,刀锋所向,精神毕现。她的艺术创造有别于传统模式,也迥异于先锋的方式,是传统艺术修养与现代艺术表现面对人间疾苦时沉重的撞击与结合。

内容节选自《收藏投资导刊》杂志2016年12月刊,作者吴为山。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