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因明处(1) 论体性(1)言论、尚论

 ★    ★ 百法略说 佛陀大传 五停心观 弥陀要解 天台五时 天台八教 大象 心愚 二傻 亲近善

《瑜伽师地论》因明处(1)

论体性(1)言论、尚论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五

因明处

已说医方明处。云何因明处?

释遁伦集撰《瑜伽论记》卷第五(之上):「第三辨因明处中分二,初总问答标,后别显释。谓观察义中诸所有事者,所建立法名观察义,能随顺法名诸所有事,诸所有事即是因明,为因照明观察义故。别释有二,初举颂列名,后随别释。」

「已说医方明处」:是结束了前文,「云何因明处?」:这是生起后文。

谓于观察义中诸所有事。

这就是标因明的道理。「谓于观察」:所观察的道理,就是所建立的道理,要经过观察才能建立的,就是宗因喻的「宗」。能建立宗旨的因,就是「诸所有事」。所建立的是义,能建立的是因,就是因明了。

韩清净《披寻记》: 「 谓于观察义中诸所有事者:于所成立,思惟抉择,名观察义诸所有事。如下七种应知。

「于所成立,思惟抉择,名观察义」:对所要成立的宗旨加以思惟决断简择,称为观察义诸所有事。若成立了道理,或者是无常的道理,要经过「思惟抉择」,这叫做「观察义」。「诸所有事」是什么?「如下七种应知」:论体、论处所、论据、论庄严、论堕负、论出离、论多所作法。

此复云何?

怎么叫做观察义中诸所有事?

嗢柁南曰:论体论处所 论据论庄严 论负论出离 论多所作法

这一个偈颂分成七部分来说。

当知此中略有七种:一、论体性,二、论处所,三、论所依,四、论庄严,五、论堕负,六、论出离,七、论多所作法。

释遁伦集撰《瑜伽论记》卷第五(之上):「论体者,谓言生因立论之体故。处所者,谓证义者等论义处所。论所依者,谓真能立。似现比义为言依,其所成立亦是所依。庄严者,谓能破等。堕负者。谓似立似破。出离者,将兴论时自安处法。论多所作者,由具上六能多所作。」

「当知此中略有七种」不同:一、「论体性」,论本身的内容都是什么。二、「论处所」,在什么地方辩论。三、「论所依」,论所依据的道理及譬喻。四、「论庄严」,庄严所造的论能够破他论,利益他人。五、「论堕负」,自己建立的道理,理由不充足,辩论输了。六、「论出离」,观察辩论的动机,要建立道理的时候,要预先观察好,这个理论是圆满、不圆满,有没有什么过失,对人有没有利益。七、「论多所作法」,具足了前六个,辩论就可以自利利他,有很大的作用的。

一、论体性 

云何论体性?

释遁伦集撰《瑜伽论记》卷第五(之上):「准论体性有三,初标六门,次随别释,后问答辨。」

什么是论的体性?

谓有六种。

标出来数目。论总共有六种。

一、言论,二、尚论,三、诤论,四、毁谤论,五、顺正论,六、教导论。

论的体性有六种:第一个是「言论」,第二个是「尚论」,第三是「诤论」,第四是「毁谤论」,第五是「顺正论」,第六是「教导论」。

一、一、别辨相

一、一、一、言论

言论者谓一切言说、言音、言词,是名言论。

释遁伦集撰《瑜伽论记》卷第五(之上):「言论者以音声为性,言说是体,言音者是相,言词是用,是三差别。又由音声起句名文,如次别故立三差别。」

用语言说出话来,叫做「言论」。论体以「言说」为体性;「言音」是论的相貌;「言词」就是它的作用。分三个体、相、用,这就叫做「言论」。

韩清净《披寻记》:「谓一切言说言音言词者:见闻觉知,四种言说,是名一切言说。言所须具,是名言音。起言说欲,是名言词。

「见闻觉知,四种言说,是名一切言说」:一切言说不出见闻觉知。「言所须具,是名言音」:言说所须的工具,名为言音,就是各种名言发出来的音声。「起言说欲,是名言词」:生起想要言说的欲望,称为言词。

一、一、二、尚论

尚论者:谓诸世间,随所应闻,所有言论。

释遁伦集撰《瑜伽论记》卷第五(之上):「尚论者,诸是世间与理相应所有言论为世所忻尚所应闻者,皆名为尚论。」

「谓诸世间」:世间上所有的人,「随所应闻」:随他所应该听闻,所应该学习的事,就为他说这件事的言论,叫做「尚论」。「尚」这个字,是尊重的意思,开示他这件事的言论,是他所需要的。若约因明来说,建立的道理是没有过失,对人是有利益的,这叫做「尚论」。

韩清净《披寻记》:「谓诸世间随所应闻所有言论者:谓诸世间善法言义应可听闻,名所应闻。彼之言论世所欣尚,故名尚论。

「谓诸世间善法言义应可听闻」:世间善法言论的义理,应该可以听闻,「名所应闻」:善法是世间所应闻的,这是值得尊重的一种言论。「彼之言论世所欣尚」:世间人所尊重,所欢喜的,「故名尚论」。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