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水、秋山玉名称的由来源于契丹、女真人的“四时捺钵”习俗。捺钵,是契丹语,意思是四时游猎、避暑消寒,暂时游幸的场所。从辽代开始就形成了契丹贵族春、夏、秋、冬“四时捺钵”的习俗。
玉天鹅(一对)
女真人灭辽后,建立金朝,继承了契丹遗俗,只是与契丹人以游牧为主的生活方式不同,女真人不仅狩猎还从事农耕,因此将“四时捺钵”改为春秋两季的捕猎活动,即文献记载的“春水”、“秋山”活动。
白玉镂雕花鸟纹刀柄
杨伯达《女真族“春水”、“秋山”玉考》一文考证,玉器上的海东青鹘捕鹅雁、虎鹿山林的图文素材,是表现契丹、女真两族的“春捺钵”和“秋捺钵”春搜弋猎生活的一个场面,他将这类描述辽金时期少数民族春搜弋猎活动场景的玉饰分别定名为“春水”玉和“秋山” 玉,或“春水图”玉和“秋山图”玉。
鹘攫天鹅玉带环
辽金时期的“春水”活动即“春捺钵”,是在每年的初春利用训练有素的海东青,在水泊之地去捕捉鹅雁,是皇帝带领群臣参加的大型狩猎活动和仪式。
戏鹘玉童子
金代继承女真族遗俗,照例春搜弋猎,并将其视作政治生活、社会活动及传统文化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世代传承,并使之规模化、规范化、制度化,只是在提法上将“春捺钵”改为“春水”。虽然《金史》对金代的捺钵活动缺乏详细的记载,但我们在金代出土的文物以及金代的诗文中很容易找到春水活动的印记和记载。
春水玉饰
分析以上所列举的这几例春水、秋山玉,再结合笔者查找资料以及各个时期一些春水、秋山玉的实例,可以总结出春水、秋山玉如下一些特征:
第一,春水、秋山玉最早出现于金代,海东青啄天鹅、群鹿山林是典型的图式,很少有其他辅助图案,在艺术上具有浓厚的北方民族风情和特点;元代,这两种题材的玉器,使用地域广阔,达到江南,构图繁缛,形制上更加复杂化和立体化,春水玉的主要图案除了保留传统的海东青啄天鹅题材外,还增加了荷莲、芦苇、水草、水波纹等辅助图案。
青玉鹘啄鹅刺鹅锥柄
白玉透雕柞树群鹿纹嵌饰
元代还出现了一类无海东青形象,仅有“雁穿荷莲”的简化式春水玉;明代是这两种玉器的衰落期,汉族统治者没有了游牧民族的生活经历,春水、秋山玉在新的社会环境中不断嬗变、异化、创新,具有北国风情的海东青形象消失,适应汉人审美寓意的物化形象产生,从而,以雁穿莲为主的水乡花鸟式图案占主导地位。因此,可以推断,春水、秋山玉经过辽金创新、发展和完备,到金代晚期和元代日渐成熟,春水、秋山玉的制作达到高峰。
双鹿纹玉佩
第二,春水玉种类和造型多样,以带饰为主,包括带板、带环、带穿、铊尾、绦环、绦钩,还有配饰、帽顶、刺鹅锥柄、玉臂鞲(读音:[gōu])等。秋山玉在种类和造型上大多与春水玉相似,只是多了一些摆件、山子以及花卉、动物等种类。
青玉巧作卧虎绦环
白玉双鹿带环
第三,春水玉和秋山玉都反映了北方民族弋猎的特殊场景和生活情趣,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但在艺术表现形式上却是不同的,春水玉的画面紧张而激烈,惊心动魄,秋山玉则恬淡而宁静,和谐自然。
文章节选自《收藏家》2015年2月刊《金代春水秋山玉赏析》,作者黄小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