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老翡翠、白玉、K金和现代绳艺创作的香盒式压襟
很多年前,沈理达老师曾在山西寻到一串长长的银饰,上面挂有元宝、金蟾,和一个古老的熨斗。这是何物呢,难道是古人的包挂?后来了解到此物名为“压襟”,是古人挂在衣襟的饰物,不仅可用于防风吹鼓上衣,还具有装饰作用,极具有生活智慧与生活美学。
特约专栏作家 沈理达
著名珠宝美学专家,CCTV1 《寻宝》 栏目珠宝类点评专家,中国商业联合会翡翠研究会会长,珠宝行业改革开放40年先锋人物。厦门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聘用校外合作专家。2017第二届“天工精制”国际时尚珠宝设计大赛评委。《中国宝石》 《中国珠宝》专栏作家。著有《翡翠素养》 《翡翠审美》 《沈理达说翡翠》 《看图识翡翠》 《沈理达说琥珀》 《沈理达说碧玺》 等著作。
从前,我拿出压襟和大家分享的时候,大家往往都会以异样的眼光看我,仿佛在说,这个首饰现在谁还用呀?那时,我要是换上中式服装,也会被视为异类。然而这两年,随着宫廷戏的热播,身边穿中式服装的朋友越来越多,而且还都认识了压襟这个首饰,争相佩戴起来。
我原以为,不用盘扣的外国人是不会喜欢这样的饰物的,可却不曾想,2018年朋友引荐法国大使夫人来艺术馆参观,大使夫人很想寻找一件具有中国特色的饰品,而她最终选的就是一件我收藏的清代老银压襟。看来这些年宫廷剧的热播,除了娱乐之外,也让许多被历史尘埃掩埋的美好物件得以重见天日。
古董海蓝宝粉晶十八子
韵律之美说
压襟是清代服饰一个重要配件,不仅可以令衣物平顺,体现出人的仪态美,其上的铃铛等饰物在人们行走时还会发出轻柔悦耳的声响,令人听之心生愉悦。
说到压襟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腰挂。腰挂在唐代又名“蹀躞带”,是文武官员必佩之物,俗称“蹀躞七事”,即悬挂算袋、刀子、砺石、契苾真、哕厥、针筒、火石袋等七种物品。以后佩饰风气在民间广为流行,品种更为多样,男子多悬挂小型武器及点火用具,女人则佩戴针筒之类生活用具。
压襟通常分上、中、下三部分。上端是单条带钩的银链子,挂在右侧胸前第二颗扣子上;中间是主件,称为“事件压口”,体型较大;下端则银链缀着各种小件银器、铃铛或流苏。有时,事件压口也有两个的。我总觉得这样一段段的设计很有意思,让压襟有一种独特的韵律美与故事美。
以老银、古玉花、老南红和现代绳艺创作的压襟
压襟从钩在盘扣上的组件开始,就极为讲究。有的是细细的长条,被刻上或者浮雕有秀美的图案;有的则是一件镂空或者立体的造型;有的开场就是惊艳,有的则蓄势待发。
一般而言,乐曲的高潮在中间部分,压襟也是如此,有的采用简单的动植物造型,有的是复杂的人物故事,还有的是镂空的香囊,相似的是,都少不了吉祥图案和寓意。压襟的整体造型也各不相同,从方形、圆形、花瓣形,到扇形、菱形、多角形,各有特色,各有风情。当中间的事件压口不是一段,而是两段时,这个故事也就似乎随之高潮迭起了。
最下面的结尾,可谓余韵悠长,不仅有铃铛、流苏、玉环等常见造型,甚至还有小牙签、耳挖子、熨斗、算盘、七星宝刀等各种琳琅满目的日常实用工具。
海蓝宝十八子搭配现代服装,也别具一格
圆圆满满十八子
“十八子”本为念佛人用的手串,“十八”指的是“十八界”,以十八种菩提子代表佛教所说的六根、六尘及六识。也许为了携带方便,有人在“十八子”的三通上加一个提系挂在胸前,后来就渐渐演化为压襟的一种。十八子的用材很广泛,各色彩宝、水晶、玉石,甚至是香料珠皆可加入,清张子秋的《续都门竹枝词》中写道:“沉香手串当胸挂,翡翠珊瑚作佛头”,说的便是如此。
如果你去台湾故宫博物院,就会在“后妃首饰”的陈列中,看到缤纷多彩的各色十八子:粉色碧玺的鲜嫩,绿色翡翠的艳丽,伽南香珠的低调奢华……而十八子的美,不仅仅在它的珠子上,更在它每一个配件的讲究,三通,佛头,挂绳的颜色,以及上面垂挂的小配件,无一不经过精心的搭配和精选。
清朝嫔妃的画像中常有压襟的身影,慈禧就曾带着压襟入像,《璇闱日永图》中的清孝贞显皇后,常服胸前也挂着一串十八子压襟。你会发现,十八子原来是和衣服相配的,一般的原则是素配艳,艳搭素,而压襟的材质和款式,也代表着其在宫里的地位和级别。一般的小宫女可能只可银质或木质压襟,地位上升之后,才能渐渐用上好的珠宝玉石。碧绿的翡翠佛珠压襟,则只有高位的宫妃才能佩戴了。十八子似乎已经成了当时宫廷的时尚,皇帝的画像中也可以看到十八子的身影,在平素书房中,一件十八子为刻板的服装平添了几分意趣。
以老银锁、白玉双鱼、翡翠和现代绳艺创作的压襟
一串串祝福和祈愿
扬之水的《古诗文名物新证》中对压襟有详细考证。上端以一条银链系在胸口的扣子上,中间是用银、象牙、翡翠、玛瑙等做成的“事件压口”,雕琢成蝉、蝙蝠、鱼儿、牡丹、云雀等形状,象征着美好的寓意。下以银链缀着刀、枪、剑、戟、镊子、剔牙钩、耳挖勺儿、粉盒等小件银器,少的三样,多的九样,缀五样的比较常见,称“压襟五事”,也有的只缀着铃铛或流苏,有些还是可以开启的香囊,旧诗曰:“只闻香袭人,不知香何因。抬头看少妇,胸前动压襟。”
关于“压襟五事”,也绝不是空穴来风,这“五事”是有渊源的。
《尚书洪范》里有修身五件事:貌、言、视、听、思。
《孙子兵法计篇》里有决定胜负优劣的五种因素:道、天、地、将、法。
参禅有五事:调食、调睡眠、调身、调息、调心。
……
由此可见,“压襟”之方寸之地,不止有美,更有着美之后的深意。
古人把生活的美好祝愿都积淀在这一串压襟上了。每收藏到一件老的压襟,我都会禁不住想,原主人是怎么样的人,她是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件首饰呢?又是什么人给她打造了这样的首饰呢?
随着复古衣饰的流行,人们又一次被压襟的美所折服。压襟形式、色彩、配件丰富,形态柔软,又不破坏衣服,自有一种特别而随意的美感。而且,压襟也不限于与复古衣物搭配,只要掌握了“素配艳、艳配素”的搭配原则,压襟与现代服装的混搭,也能创造出一种别致优雅的美。
比起项链、胸针等首饰,压襟整体尺寸较大,形式多变,创作空间更为自由,很适合追求个性的现代人。近年来,我利用收藏的各种翡翠、白玉、彩宝、老银饰、螺钿、香盒等配件,搭配各色绳结,创作了不少既别致又有内涵的压襟,都很受欢迎。
古董老银压襟
压襟的动态结构、与衣物的连接方式,都造就了它随步摇曳的姿态,体现的更多是佩戴者的动态美。佩戴压襟的女子,在举手投足间,荡漾着温柔的优雅、淡淡的馨香,还伴随着悦耳的音声,那是压襟的金属坠饰在轻移莲步间的叮当作响。同时,压襟的长条形设计,还有着从视觉上拉长身材比例的效果,尤其是在穿着宽松的时候,能很好地平衡衣物与身体的动与静、松与紧,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妙思之作。
我经常觉得,中国古人太有生活智慧与生活美学了。本来是实用性的压襟,却做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装饰品,不仅能装饰衣物,还能修饰身形、传承文化、承载祝福……还有多少未知的传统等着我们去发掘啊?对于压襟这类小物品来说,再次使用,就是对传统的最大敬意。
撰文/沈理达 编辑/Alice
图片/植福缘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