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离合释之有财释

【三、有财释者,以所有之法,为能有之名者,此即有财释也。有者能有,财者所有也。如戒名解脱,戒是修因,解脱是所得之果,名戒为解脱,于义似不当,然能持戒者,后必得解脱之果,故知戒中实有解脱,故可名戒以为解脱。此即从所有法立能有名,即是有财释也。有云有财释者,即是取他名以为自名,亦有以也。(同上)】

null

「有财释」比较困难,「以所有之法,为能有之名」,这个法含有另一个法,以它所含有的法来命名,此即有财释。「有者能有,财者所有」。「有」是能有的那个法,「财」是它所有的那个东西,两者是两个概念。

打个比喻,「戒」也叫「解脱」,戒就是戒,怎么叫解脱呢?「戒是修因」,持戒以后,将来得解脱的果。有了戒为因,将来会得到解脱果,这就是有财,有那个果的作用。你只要持好了戒,「戒净有智慧,便得第一道」,那将来会得到解脱成佛的果位。「解脱是所得之果,名戒为解脱」,戒本身的名字不用,而用解脱来安它的名字。因为它有解脱的果在后头,所以戒可以叫解脱,这是有财释。这种解释,理解比较困难一些,但是用熟了也无所谓。我们在新乐庵讲六离合释,其中少数有几个全部搞通了,没有什么困难。有一位沙弥尼才十七岁,据说她很不简单,四岁就吃素,七岁时把早晚两堂功课全部背下来,能把「楞严咒」全背下来,据说是一个老和尚投胎的,很了不得。她接受力很强、很聪明,现在在那里做老师,还不过十几岁。

戒与解脱是两个概念,现在用解脱来代替戒的名字,叫解脱,这就是有财释。「名戒为解脱,于义似不当」,把戒的名字叫解脱,意思上好像不太妥当,但是有联系,因为持戒的人后来肯定有解脱果。它有那个财,财不一定是钱,意思是有那个后果,「故知戒中实有解脱」,有那个解脱,就叫解脱,有财释。「故可名戒以为解脱,此即从所有法立能有名」,所有的法是解脱,能有的法是戒。现在能有的法的名字不要,干脆用所有的名字安上去,解脱,就是戒。

「有云有财释者,即是取他名以为自名,亦有以也」,有的人说,什么叫有财释呢?把他的名字安过来,「以为自名」,做自己的名字,这叫有财释,这是有道理的。

null


例:

昨天有人提问:「戒叫解脱,是不是说别解脱戒?」把别解脱和戒合起来,不叫有财释。戒有解脱那个财,戒将来能感那个果,戒的名字不说了,用解脱来代它的名字,这叫有财释。自己名字不用,用它的财作名字,这是有财释。

再举个例,「破僧」,僧破成两半,什么事情使它破的?妄语。典型的提婆达多,他编一些妄语挑拨僧团,使僧破为两半。破僧的罪是从妄语来的。妄语是罪的体,而破僧是它的果。这个妄语産生的后果特别严重,所以这个妄语叫破僧。因为这个特殊的妄语,把僧破了两半,把妄语的名字省去,就叫破僧,这是有财释。

还有一个,「增语」,指第六意识要以语言为增上,就是意识缘境的时候都带名言,以名言、语言来缘境,有这个功能,所以把意识叫做增语,这是有财释。这个比较难懂。

再如有为法的「有为」两个字,「为」是迁流造作,有迁流造作的作用的,叫有为,有财释。不管色法也好,心法也好,都是有为,因为有迁流造作。具体的法就不说了,都叫有为。

以后在学法相时还会碰到很多这类说法。具体的日常生活里边,药品很多都是有财释。「感冒清」,这是一种药,它有治愈感冒的功能——财,「感冒清」,把感冒清除,这是有财释。「退热灵」,这个药退热很灵,吃下去高烧马上会退,这是财。那个药成分里边并没有叫「退热」的物质,退热是它的功效,很多药品都是用它的功效来做宣传的。有一种补药——「康福多」,吃了就健康,福气会大,康福多,那也是财。
——摘录自智敏上师《俱舍论颂疏讲记》分别界品第一,图片来源于网络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