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在天空中的苯教寺庙:孜珠寺,为什么叫水晶山无垢院?

苯教是藏区最原发、最古老的本土宗教,对早期藏族社会的文明进步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佛教传入西藏的漫长过程中,除了政治上的扶持,还因为它吸取了很多苯教的内容,才最终扎稳了脚跟,形成了不同于印度也不同于中原的地域性很强的佛教流派——藏传佛教。

当时全西藏有三十七处最重要的本教寺庙,其中还有三个中心寺庙,分别在上象雄、中象雄和下象雄(也叫里象雄、中象雄和外象雄)。孜珠寺是外象雄中心寺庙,就是外象雄中心最主要的、核心的一个寺庙。

当时象雄国王特别支持三十七处寺庙和这三个中心寺庙,他希望用这些寺庙传承的信仰让老百姓得到安宁,来形成佛法提倡的社会和谐、没有矛盾,每一个人都很平静安详的那种状况。

  外象雄中心孜珠寺水晶山无垢院,跟水晶山有关系。虽然大家都知道叫水晶山,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叫水晶山。

当地很多老百姓都觉得这个山的灵气特别大,大概是十几年前,他们在转山时不知不觉地往这个山的背后走,往上爬。

当他们觉得不可能有地方继续爬了的时候,却感到在一种力量的带动下还能往上爬,就往上爬爬爬,最后爬进一个山洞里。

他们往山洞里面走,发现里面都是水晶,就像是走进了水晶山的肚子里。大家这才知道为什么孜珠寺叫水晶山无垢院。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