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般情况下,大家对古代的战争的印象,就是小说和影视剧里描述的样子:两军遭遇,双方大将先来一场对话,紧接着就是马上单挑,大战几十上百回合,等到分出胜负之后,胜利的一方大旗一挥,大军掩杀过去,双方混战到一起,打一场群架。
但实际上,真实的古代战争根本就不是这个样子,压根就没有什么观赏性。戚继光就曾经说过,打仗就是:乱刀砍来,乱刀还他,个人武艺的高低,对战争胜败的影响其实不大。
那是什么制约了古代战争的形式呢?我们从下面两个方面来具体分析一下,我们国家冷兵器时代兵种的发展和演变史。
一、技术条件
1、小规模的车战
据考证,在春秋中期以前,中国军队的作战方式,是以战车为主。就是两匹或四匹马拉一辆两个轮子的青铜车,车上站三个人,一人驾车,一人持戈,一人持弓。具体的作战方式是,双方战车之间进行一对一对冲,距离远的时候通过弓箭来攻击,等到两车相错的时候,互相用戈攻击对方,这是一个回合。在一个回合中,如果有一方受伤,则对决结束。如果不分胜负,就再来一个回合,直到分出胜负为止,这就是战车作战的主要方式和过程。
这种作战方式有两个特点。第一,战争规模有限,通常也就几百辆战车直接参与战斗。第二,需要很大的战争场地,如果地形非常狭小的话,战车根本施展不开。这两个特点就注定了,战车的作战效率非常低,所以伤亡人数也相当少,那为什么当时会采用如此低效的模式呢?最主要是制约因素就是技术条件,一个是兵器,一个是马匹。
先来说兵器,当时的兵器的材料以青铜为主,因为在纯铜中加入锡,可以把熔点从1033度降低到800度,容易冶炼。所以,青铜是当时社会的主要金属。但用青铜做兵器有一个问题,就是青铜的数量比较稀少,因此比较贵重所以大多数都被用来做祭祀用的礼器,比如重达八百多公斤的“后母戊鼎”。这就注定了,青铜兵器无法大规模普及,根本不可能组建一支大规模的军队。同样,马匹的数量也是一大限制因素。马匹的限制决定了战车的规模,青铜器的限制,让几千几万个人的集团步兵无法组建。
后母戊鼎
2、步兵和骑兵的组建
到春秋中期,中国的冶铁技术已经可以支撑大规模的军事组建了。所以,我们能看到,从春秋早期到春秋末期,战争形势发生了一次巨变。春秋早期,郑庄公和周桓王对战的时候,还只是几百人的车战。而到了春秋末期,吴国和齐国之间已经开始进行十几万人的步兵大战了。也就是说,铁器的普及,是战车衰落,步兵崛起的主要原因。到战国末年,步兵已经成为中国主要的兵种。
骑兵的出现比步兵晚一两百年,限制骑兵的主要因素是马。虽然在中国,马的出现和驯化很早,否则就不会有战车了。但是当时的马匹十分矮小,所以即使拉一辆3人战车,也得2到4匹马,根本没有办法进行骑乘作战。所以西周、春秋时期,中国虽然有战车,却没有骑兵。中国公认最早的骑兵,是战国中期的赵国骑兵。因为赵国与草原接壤,要经常与匈奴作战,所以,他们不仅学习了匈奴的骑兵模式,比如衣着和弓箭,还用草原的马来组建骑兵部队。这是先秦时期,社会技术的变化对军事的影响,铁器的出现让步兵得以崛起,马种的更新让骑兵得以出现。
3、骑兵的崛起
从这之后,步兵的形态基本上没有因为技术而发生很大的变化,但是骑兵却又经历了一次技术变革。虽然在战国中期,中国在匈奴的影响下出现了骑兵,但是这一时期,无论是中原的骑兵,还是匈奴的骑兵,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只有马鞍,而没有马镫。虽然马镫看起来不起眼,但是它的有无对骑兵的影响非常大。
简单来说,在有马镫的情况下,人坐在马上双腿是可以着力的,他甚至可以站在马上。没有马镫,坐在上面的人无处着力,是坐不稳的。为了不让自己掉下来,他必须做两个动作,第一是用两条腿紧紧夹住马肚子,第二是至少用一只手紧紧拽住缰绳。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骑手的作战方式,第一,他没办法使用重武器,流星锤之类武器是肯定不行的,因为惯性太大,很容易摔下来。第二,他没有办法使用双手武器,因为他始终要用一只手抓住缰绳。所以,《三国演义》中说关羽用一百二十斤青龙刀,是不可能的。青龙刀既是重武器,又是双手武器,根本没办法在没有马镫的马上使用。三国时期,马镫还没有出现呢。
所以在没有马镫之前,骑兵的作战方式是以骑射为主,最多也就是使用环首刀,就是短而细的单手刀,主要用于追击和“陷阵”的时候使用。
那么,马镫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具体时间无法确定,但肯定是在东晋时期。而且,马镫也不是一下就被发明的,是有一个演变过程。马镫最早的作用不是让骑手在骑马的过程中维持重心的,而是协助骑手上马用的,所以最开始的马镫只有一侧,后来才逐渐变成两侧都有的形式。
对于骑兵来说,马镫出现的影响,不亚于马匹的出现。刚才说过,在没有马镫的时候,骑兵作战是以骑射为主,而有了马镫之后,骑射就逐渐成为辅助的作战手段,冲锋和短兵相接成了主要作战方式。同时,马镫的出现,开启了重骑兵的时代。在没有马镫的情况下,骑手只能尽可能减轻自身的重量,否则就会重心不稳。而马镫出现之后,重心的问题解决了,骑手就可以增加自身武器和铠甲的重量,甚至可以为马披上铠甲。所以,到金朝的时候,就出现了“铁浮屠”,也就是人马皆身披重甲的重装骑兵。冲锋的时候无人能挡,简直就是那个时代的坦克。这些基本上,就是中国历史上步兵和骑兵的主要技术演变,到魏晋南北朝为止,中国历史上冷兵器的主要军事兵种都已经齐备了。
铁浮屠
二、战术要求
1、步兵的优势
对于骑兵和步兵这两个兵种,大多数人都有一个固定的印象,就是骑兵比步兵有优势。原因也很明显,骑兵机动性强,冲击力大,步兵既追不上,也挡不住。所以,在中原和草原的军事冲突中,中原往往是劣势的一方。这样的印象不能算错,但是并不全面。在整个历史中,骑兵的优势期确实很长,但这仅限于东晋之后。在这之前,骑兵对步兵不仅没有那么大优势,甚至还有劣势。
在没有马镫的时期,骑兵是以远距离骑射的作战方式为主。虽然有环首刀作为近身格斗之用,但杀伤力有限。而同一时期的步兵,虽然在机动性和单兵对抗能力上不如骑兵,但是一旦结成严密的阵列,就足以对抗同等数量,甚至更多的骑兵。具体情境是这样的。在与骑兵对抗的时候,首先步兵结成紧密的方阵,方阵最前面是盾牌兵组成的盾墙,盾墙之后伸出无数长枪或者长戈,枪尖或戈尖的高度刚好是马脖子的高度。在长枪之后又有长弓手,可以远距离地攻击骑兵。如果阵形两旁有合适的高低或谷地,就还会在这安排弓弩手。最后,在阵形之前,还有拒马阵地,拒马上一般会配有抢尖,用于杀伤或阻挡骑兵。
在这样一套严密的阵形面前,以弓箭和环首刀为主要作战方式的骑兵是没有战争优势的,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通过不断的冲击,将步兵阵形冲散,只要阵形一散,步兵就会成为乌合之众。但是第一,在杀伤力有限的情况下,步兵阵形很难冲散。第二,试想,骑着马直冲向枪尖,这个动作是急需心理素质的,因为那就等于去送死。先秦和秦汉时期的游牧骑兵入侵中原的目的是抢劫,而不是拼命,所以普遍缺乏军事心理素养。因此,面对结成方队的步兵,骑兵其实是处在劣势。
这就是为什么这一时期,有很多步兵战胜骑兵的现象。比如,公元前99年,汉朝将领李陵率领五千步兵出塞,在遭遇匈奴主力的情况下且战且退,虽然最终兵败被俘,但死在李陵箭下的匈奴骑兵,接近两万。而最典型的就是公元191年袁绍和公孙瓒之间的界桥之战。公孙瓒的三万骑兵,被袁绍的步兵打得几乎全军覆没。可见,这一时期骑兵和步兵的军事优劣到底是怎样的。
2、骑兵的优势
最开始的骑兵,劣势很明显,优势也很明显。刚才说到,步兵只有在集团战术的模式下才能战胜骑兵,也就是说步兵只有结成方阵才能和骑兵对抗。这样就注定了,面对骑兵,步兵只能被动防守,而不能主动进攻,这是第一。第二,骑兵即使在战争过程中失利,也可以很轻松地逃离步兵的追击。这是汉武帝想要击败匈奴如此困难的根本原因。
那当时要怎么改变骑兵的劣势呢?办法其实很简单,就是把步兵的战术思路用在骑兵上。刚才说过,步兵对骑兵的优势在于集团作战,而劣势是机动性不足。那么只要设计一套适用于骑兵的集团作战的战术,不就行了。于是汉武帝时期,中原开始建立自己的骑兵,而且中原骑兵一改以环首刀和弓箭为主的作战方式,全部用长枪、长戈。
具体战术就是骑兵组成方阵,每个人都单手持长戈夹在腋下,对敌人发起集团冲锋。这就跟前面说到的战车作战方式相似,双方对冲,错马之际,中枪者当场毙命,在这种情况下,个人骑射的功夫在高,也没有作用。匈奴骑兵虽然也可以改用长枪,但就像刚才说的,匈奴骑兵大多习惯散兵作战,没有很强的军纪,和临战的心理素质。既组成不了有纪律的方阵,大多数人也不敢进行送死式的冲锋。卫青、霍去病就是利用这种战术优势击败匈奴骑兵,一直打到“漠南无王庭”的。后来,为了增加杀伤力,骑兵的武器更是从长枪变为了长戟,然后又从长戟改为了长槊。槊就是达四米的矛。这种集团冲锋的战术,在马镫出现之后实战威力就更大了。
就这样,汉武帝之后的汉朝可以一直保持对草原的军事优势,要一直到魏晋之际,匈奴、鲜卑等游牧民族迁入中原之后,才渐渐地学会了这种战术,而且这一时期马镫也出现了。所以,面对拥有马镫,而且可以同样进行集团作战的游牧骑兵,中原军事就再也没有优势了。这才在军事上,让后来的“五胡乱华”成为可能。
你看,在实际作战的过程中,兵种之间的优劣势对比,并不能只看兵种自身的条件,还要看在具体战争中的战术采用。
最后我们总结一下。
过去,我们对古代军事、战争的印象和理解,存在着一定的偏差。
首先,战争并不是文学作品中表现的样子,通常情况下战争都没有华丽的技巧,它的规则和原则都很简单,简单到残酷的程度。就像我们说的,真实的战争就是井然有序的冲锋、送死。
其次,古代战争的形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在战术和技术上都保持着一定速度的演化。这种演化的剧烈程度,并不亚于我们通常知道的,从“冷兵器”时代到“热兵器”时代的变化。
第三,战术的演化和变迁,并不都是自身决定的,而是很有可能因为偶然因素而变化。比如说冶铁技术的改善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