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车县农村公路提档升级,村民自发当起“护路人”

亚心网讯(记者郭玲摄影报道)7月10日早上,阳光透过绿叶的间隙,洒在乡村的沥青路面上。在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县的各个村子,都能看见村民起床后扫院子、扫马路的情景。

近几年,库车县大力推行“路长制”,开展“最美乡村路”示范乡村建设,打造特色农村公路景观道路。村民们在依托道路脱贫致富的同时,也担起了义务护路人的责任。“像爱护自己的院子一样爱护公路。”村民们说。

村民自发当起“护路人”

在库车县阿拉哈格镇博孜村,一条百余米长的巷道连着五户人家,新铺的沥青路两边满是干活的老老少少,他们用牲畜拉来废弃的砖,拿着工具平整路边。

“这条路原来是土路,前几天刚铺上沥青,大家全部出动平整路边,并搭建了个小花园。”60岁的村民依明·买买提说,这几年村路修好后,出行很方便,现在连家门口的巷道都铺上了沥青,村民们除了养护,还交换花种准备种花美化自家门前的村路。

村民对新修的路格外珍惜,自觉加入“护路人”的行列,每天早上打扫完院子,顺便扫干净村路。

库车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白和斌说,以前的路只注重“建”,没注重“管”,现在转变了方式,将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库车县在全疆率先实施公路“路长制”,按照“县道县管、乡道乡管、村道村管”的责任体系,层层压实责任,建立符合本地实际的农村公路管理体制。同时每村聘请贫困人口2-3人作为护路员,从事公路管护、保洁工作,每人每年6000元工资。此项工作的开展,不仅确保了农村道路干净整洁,还解决了大批贫困户的就业问题,强化了老百姓的公路保护意识。

农村公路为百姓致富保驾护航

塔依尔·尕依提怎么也想不到,修好的公路除了出行方便外,自己居然能靠一条原本的“运煤专线”开起农家乐。

塔依尔的农家乐占地面积45亩,位于乌恰镇一乌恰村,距离县城10分钟的车程,院内除了23个专门吃饭的凉亭,还有喷泉和儿童乐园,农家乐里往返传菜都是靠摩托车。“我以前在县城内开饭馆,县里外环路修好后,这条路没了大车。2017年,我来这里开了个农家乐,接待全国各地的游客。”塔依尔说,在每年6月到8月的旅游旺季,一天最多接待1500位游客,一天的收入最高可达4万元,平常2万多。今年他准备扩建农家乐,发展冬季旅游餐饮。

乌恰镇党委书记安小京介绍说,库车县的南外环路修好后,该镇把这条路打造成了“旅游路”“致富路”,沿线有7个星级农家乐,一个大馕城,还有近20个家庭式的小型农家乐。

道路的通畅让运输也方便了起来。据库车县道路运输管理局工作人员孙庆兰介绍,为了方便农民出行,运营好农村公路,今年7月库车县实现了客运班线村村通,客运班线68条,702辆车,还能预约车辆。

2015年,库车县率先实现了建制村“村村通硬化路”。截至目前,该县农村公路总里程达3900公里,村道1682公里,通客运班车均实现100%。

库车县是新疆“交通 旅游”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道路建设在解决民生问题的同时,为旅游业发展夯实基础。记者了解到,截至2018年,新疆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近12.87万公里,农村公路乡镇通达率100%。

记者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通运输厅了解到,2019年,新疆计划投资65亿元用于农村公路建设,将完成里程1.2万公里。截至6月底,农村公路已完成投资29.67亿元,完成建设里程2072.46公里。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