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的足球场散发着青草香,少年在绿荫场上肆意奔跑,一年一度的白洋淀杯上海国际少年足球赛如约而至。前两年惜败给西班牙队后,东道主上海杨浦今年上演了精彩的防守反击,以大比分优势夺得冠军。在家门口摘得冠军,圆了小队员们的一个梦,而这也是那些站在他们身后的青训教练多年的梦想。
每年的“白洋淀杯”,是杨浦体育的一大盛事。来自西班牙、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欧洲、亚洲强队,以及“长三角足球友邻”江苏江阴、杭州绿城和广州富力,8支欧洲、亚洲劲旅齐聚白洋淀足球场,从7月2日到7月9日,在7天时间里他们同台竞技,同场交流,激烈的赛事引来众多市民前来观看,让足球文化融入社区生活。
如师如父,从零开始培养青训球员
走进白洋淀,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两个绿意盎然的标准足球场,在寸土寸金的上海中心城区,少有这么大的专业场地。
杨浦是上海传统的足球大区,素有“足球之乡”的称号,而白洋淀足球基地一直是上海培养和输送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的高地,从这里走出了范志毅、虞伟亮、孙吉、孙祥、王赟等一批足球明星,而他们,大多也是从青训中走过来的。
“跟进跟进!传!记住突围要有想法,要有想法!……”场上比赛正酣,杨浦队主教练林志桦在场边来回踱步,不时对运动员们发出指令。林志桦过去曾是上海市女足的主教练,如今在白洋淀带领着一支U13男足班(13岁)。
“青训和过去带成年队完全不同,成年队里有很多助教和管理人员,在青少年队伍里,教练也是保姆。”林志桦几乎每天都待在学校里面,一个礼拜才回家两趟。
孩子们三点半下课,然后就进入紧张的训练。每天的训练时间为五到六个小时,训练结束后,他要督促孩子们做功课,有几个小孩家庭条件不好,就给他们买营养品,拿自己的衣服给他们穿。
“带高水平的成熟队伍容易,但对孩子要非常耐心,战术和技巧要一遍一遍地讲,生活中也要花很多心思。” 在小队员心目中,林指导犹如严师慈父,孩子们在学校出任何状况,学校老师都会第一时间打电话把他找过去。
不鼓励一门心思踢球,更关注队员全面发展
青训队员从小学五年级开始进入白洋淀,经过初中4年、高中4年的训练,未来会输送到体校或进入一线。以往在运动员小升初的阶段,球员流失得很快,有的队员放弃了足球,有的优秀球员会被选进俱乐部。但自从林志桦来了以后,这种现象开始改变。
“我不鼓励队员从这么小的年纪就一门心思地练球,或者过早地进入俱乐部。”他真心对待每个孩子,为他们的未来着想。“毕竟最后真正能踢出来的是很少数的,还是要注重孩子个人的全面发展。”
青训,是运动员进入一线国家队以前最重要和漫长的阶段。青训运动员年龄小,就像一张白纸,青训教练要在这张白纸上涂上色彩,陪伴他们成长,亲手把他们送入一线。“青训对于足球运动来说非常重要,现在我们把太多资金投入在一线球队,引进大量外援,反而减少了对青训的投入力度,这对足球的发展不利。”
杨浦的U13男足队从选进来开始就在林志桦的指导下,一直没有流失过。在他的队伍中,没有特殊球员,每个队员都是一样的,每个人都有机会。每天白天训练结束,晚上他还要与队员们讲战术和跑位。稳固防守和快速反击,是今年杨浦队能取胜的关键。
用足球对话,杨浦搭建青训“世界会客厅”
在白洋淀,这样的青训教练还有很多。如何才能让中国足球与国际最高水平直接对话?从2011年开始,杨浦区开创了一个足球青训的“世界会客厅”——上海国际少年足球赛。
自2011年举办首届上海友好城市青少年足球邀请赛以来,“白洋淀杯”已经进入第九届,累计共有12支国外队伍参赛,不少国内球队也慕名而来,其中就包括了广州恒大、浙江绿城、山东鲁能等职业俱乐部球队。
围绕比赛举办的中外教练员交流会、中国(上海)青少年足球国际论坛、球队走进上海家庭、参观东方明珠浦江游览等活动,也让前来参赛的外地和国外球队感受到上海的文化。
“我看到了中国孩子们强烈的求胜欲,面对普遍比自己更高、更壮的澳大利亚同龄人,中国的小球员们无所畏惧,漂亮的脚下功夫和一股倔强的拼劲在比赛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带队参加本届比赛的澳大利亚队主教练Harry看到了国际交流所带来的无限可能性。
在往年的比赛中,西班牙都是最强劲的对手,他们的小运动员身体素质好,动作灵活,特别有冲劲。“从第一天开始,中国队表现出的强大实力完全出乎了我们的意料,原来中国的足球青训发展得如此之快。”通过7天的比赛,西班牙队的教练Santos刷新了对于中国青训的认知。
明年,上海国际少年足球赛将迎来赛事创立的十周年,对标2025年上海基本建成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的目标,“白洋淀杯”上海国际少年足球赛将努力打造成更开放的都市型青少年足球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