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7月,是日本京都街头最热闹的时期,因为在历史悠久的京都,每年最具象征意义的传统活动“祇园祭”就是在这个时期举行。祇园祭中,最重要的节目就是“花伞巡行”和“山鉾巡行”了。
花伞巡行上,就有机会看到传统艺伎和舞伎们的表演。而且较为有名的艺伎一般也只有在这些祭典的时候才有机会见到。一般人最好奇的就是,京都的艺伎究竟是做什么的,平日里是什么样子。要了解这些就要从京都的花街文化说起了。
现在的京都,通常把祇园甲部,宫川町,先斗町,祇园东的花街总称为“五花街”。所以大名鼎鼎的祇园其实就是京都的花街之一。江户时代初期,大约1665年,江户幕府开始允许茶屋在这里营业,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在最繁华的十九世纪初,祇园的艺伎多达三千多人。当年的很多艺伎馆、茶屋至今仍然保留着。
“艺伎”和“舞伎”有什么不同?其实简单说来,舞伎就是为了成为艺伎正在修炼和成长过程中的少女们。从外表来看,她们的装扮也是有区别的。艺伎通常穿着不带花纹的黑色和服,戴的假发上也几乎没有什么装饰。而舞伎通常是把自己的头发盘起来,戴上很多装饰,穿着的和服也是花色艳丽的振袖和服。
艺 伎
舞 伎
花街就是这些舞伎和艺伎们生活和学习技能的地方。她们平时需要学习的东西也非常多,例如,传统的乐器就包括大鼓、小鼓、太鼓、琴、笛等等,还有舞蹈、茶道、书法、花道等。每年京都五花街也会举行各类舞蹈演出,推广和发扬日本传统文化。在每年的祇园祭上我们就可以看到她们精彩的表演了。
除了舞伎和艺伎,支撑京都花街文化的还有众多人群。例如制造和服、头饰、化妆品的工坊,帮艺伎穿衣梳头化妆的匠人,制作传统料理之人等等。
有百年历史的祇园歌舞练习场也是日本国家指定的有形文化遗产。所以到了京都如果稍微做一些功课,可以说处处都能体会到其文化精髓。不过现在在日本愿意去学习这些传统文化的女孩子越来越少,京都艺伎也在面临后继无人的危机。
说完了花车巡行,再看看另一个重头戏“山鉾巡行”。所谓“山鉾”中的“山”,指的是日本传统祭典上巡游的车,“鉾”指的就是车顶上装饰的长矛或者长刀。例如京都祇园祭上的山鉾,通常是由匠人们精心打造的,整个车不使用钉子,而是用绳子捆绑组装而成。古时候,由于夏天暑气重蚊虫多,容易爆发传染病,所以人们用这种祭典来去除病邪,祈求平安。在祇园祭上巡行的山鉾据说最大的重达12吨,组装、游行、拆卸总共需要180人来完成。所以作为游客来说,看的就是其壮观之处了!
巨大的车完全由人工拉拽前行
最后再给大家附上今年京都祇园祭的日程,如果刚好这段时间去京都旅行的朋友一定不要错过哦!
1)7月15日和16日是前祭宵山的节目,傍晚6点以后,在八坂神社就有机会看到山鉾哦!
2)花伞巡行时间:2019年7月24日 10:00~12:00
巡行路线:祇园石段下-四条寺町ー寺町御池-河原町御池ー四条河原町ー八坂神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