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天寿指墨荷花,重拙生辣趣味独特,强骨之中有静气

指墨是中国绘画的一种特殊形式,清高其佩始肇其端,近世溥心畬亦为个中高手。潘天寿少年时即学会此法,但尝试不多,直到1950至1960年代,其指墨画创作方达到高潮,不但数量甚伙,几乎占到他晚年作品的四分之一,而且大尺幅者不少,颇具代表性。

荷花作为文人画的一个重要符号,体现谦谦君子高洁出尘的品质,但在潘天寿笔下,却成为他“一味霸悍”美学追求的载体。

潘天寿指墨荷花,重拙生辣趣味独特,强骨之中有静气

《西湖荷塘》

是幅《西湖荷塘》作于1955年,正是潘天寿的艺术全盛时期。

画以指墨在横长幅中写西湖荷塘一角,取其一贯不循平正的布局,舒阔的荷叶、亭亭的花苞和行将凋谢的朱荷左右遥相呼应。荷茎如同钢筋骨架,支撑起大块的泼墨荷叶,左下方与右上方的两个大三角形,互成犄角之势,穿插以水草分割出的小空间,奇崛而充满变化。

左侧题款以毛笔完成,拦截了荷叶蓬勃张扬的气势,右下与左下的朱红色印章,与红色的荷花形成呼应关系,是对全作空间结构与节奏的强化与升华。全作布局、运线、用墨、着色均精心巧妙,是潘天寿在艺术盛期的一幅指墨佳作。

潘天寿指墨荷花,重拙生辣趣味独特,强骨之中有静气

《雨中荷》

《雨中荷》应绘于1960年。

画面中心,巨大的荷叶铺展开来,流动的墨渍仿佛要从两侧冲出画外。支撑叶子的荷梗似乎不堪重负,却又顽强地挺立着。水中生出几束细劲的水草,纵横交错,自荷叶后方穿出,将观者视线引向右上方。

角落里,一支荷花探入,虽已凋零,但支离的花瓣、簇簇的花蕊、金黄的莲蓬仍张扬着生机。怒散的荷叶下方,一道浓墨抹成的新叶正欲舒展,左下不起眼的角落里,小荷已露尖尖角。新生与凋残,正预示着生命的轮回循环。

全作墨气清透,荷瓣的胭脂染得极轻薄,荷茎边缘及水面点缀斑驳的花青,营造出烟雨之中迷离轻灵的荷塘小景,清新之气扑面而来。

复以指蘸墨作荷梗、水草,因随蘸随画,线条断断续续,粗细不匀,转折变化多端,反而生出重拙生辣的独特趣味,正契合潘天寿对力量感的一惯追求。

潘天寿指墨荷花,重拙生辣趣味独特,强骨之中有静气

《红荷》

这件作品在构图上便显示出鲜明的个人特色,章法结构极为坚劲严谨,在险绝之中见平稳,巧妙的表现出力量感与结构美。画面整体略呈方形,通过花、叶的倾侧带来动势,打破沉闷。

以落款补足画面中间的空白,使得画面不至空洞。线条果断凝练、强悍而有控制。设色古艳,清超绝俗,印章与荷花遥相呼应,别具韵味。

潘天寿指墨荷花,重拙生辣趣味独特,强骨之中有静气

《写西子湖中所见》

据题识可知,本幅为潘天寿画赠其至交好友赖少其之作,赖氏珍藏多年后于1973年秋转赠晚进郝明。

指墨画《西子湖中所见》画写西湖中物,粉荷俏立、荷叶团团、老树斜出、柳枝摇曳。作品章法结构极为坚劲严谨,在险绝之中见平稳,巧妙的表现出力量感与结构美。

画面构图略呈长方形,一株老树自右上斜出,借其动势打破画面平衡,调节画面气氛。又以指之尖、之肚、之节化成的粗细不一、亦连亦断的线条构物造型,果断凝练、强悍而有控制。设色古艳,清超绝俗,两行长题与荷花遥相呼应,别具韵味。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