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阳书院,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庐州知府张纯修创建于城东南光明巷,据庐阳区志载:初名“横渠书院”。门堂讲舍十余楹。后之学者改名“庐阳书院”。为合肥、庐江、舒城、无为、巢县五邑生童肄业之所,教授“四书”、“五经”等儒家典籍。
乾隆十四年(1749)无为县有争苇荡之讼,经知府调处,判归书院,岁可收租银400余两,以供经费。十五年知府赵瓒增建堂十三楹、庑十楹,购置经史诸书数千卷,又率绅捐银1000余两,以700两购田入租,余交典生息,以充膏火。二十年夏,知府崔允洪召五县生童扃门命题,亲定甲乙,择其优者,居之于院,延名师朝夕讲贯,邑令、学博按月课试之,奖其勤,策其惰。耆老赞曰:“郡之有书院,实自今日始。
嘉庆五年(1800)知府张祥云增置正谊堂,增加正课外课生额。咸丰三年(1853)毁于兵火。同治元年(1862)知府唐景皋、知县桂中行劝绅褚开泰捐瓦屋54间,集资重建。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李鸿章的继子李经方将庐阳书院改办为庐州中学堂。
丁酉年(2017年),祥源控股和庐阳国投组建的合肥庐阳旅游公司提出重建庐阳书院,得到区政府主要领导赞赏,合肥秋浦书院的支持,于今年春建成揭牌。重建的庐阳书院落址于合肥三国新城遗址公园西南寓原集贤堂,占地9亩,有两进三殿两廊,公司投200万以修缮,100万以为生息,延请社会文化志愿者以主持,最大限度的吸收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仁人志士,一道为往圣继绝学,为社会文化事业发展做贡献。
根据《安徽教育志》的记载:庐阳书院原是为清朝科举制度服务的,是庐州府培养童生与考试选才的场所。历任官员和乡绅都慷慨捐赠,康乾嘉年间数次修缮扩大,并划苇荡、学田和典当租息供书院开支。此书院延续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影响之久远,堪称是合肥书院之最。庐阳书院历史上聚集了大批知名的教师,也培养了大批杰出的学生。如桐城派著名学者方东树、李鸿章恩师杨静贤等先后担任过庐阳书院的院长,清末合肥‘三怪’朱景昭、徐子苓、王尚辰也主持过庐阳书院的讲席。不幸的是在1853年毁于太平军攻打合肥的战火。1862年,富绅褚开泰捐资重建。1879年,李鸿章等人提议将府学考棚余屋增修扩为书院,增加学田,李鸿章亲题匾额。
《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将大小书院改为兼学中西学的学堂。由李鸿章之子李经方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以庐阳书院旧址为堂址,新建一栋西式楼房为校舍,创立了庐州中学堂,再后来又演变为省立二中。先后走出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中科院院士刘庚麟、萧纪美、刘有成、彭一刚,建筑大师戴念兹,心脏病专家何国伟等社会名流。
重建的庐阳书院仍然以传播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为基础。书院立足庐阳,面向省内外,最大限度的汇集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仁人志士,通过这个平台展开学习研究,讲学交流;同时举办各种活动,包括礼敬先贤,文化论坛,经典传播,旅游研学,联合讲学、企业培训,艺道展示,比赛活动等,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书院还致力三国文化和庐阳文化的挖掘、学习、研究和传播工作,使之形成提升三国文化品牌和庐阳文化品牌的强大的民间力量,与党和政府一道为振兴本地的文化产业,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共同努力。
书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坚守独立的文化精神。书院设立办公室、正经部、艺道部、外物部。今后还将视文化需要设立专门委员会。书院欢迎广大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人士走进书院,共倡圣学。
书院不定期开展与中华文化有关的精品研修班,包括传统礼教培训、亲子班、养生班、读经班、笔会、企业家学习沙龙等。书院还将面对全国招收一年期修学,系统培养国学人才。
书院坚守的院训是:“宗正、敦实、安舒、徐生”,以确保书院的纯正安定。书院倡导的精神是:“遵生存道,居正待时”,力争使每一位走近书院的人,能领会圣贤,除却浮华,洞见初心,良好成长。
庐阳书院正门
庐阳书院礼圣殿
庐阳书院宗正堂
庐阳书院文远阁
庐阳书院牡丹阁
庐阳书院诵经堂
庐阳书院斋堂
庐阳书院内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