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刀到底是中国原创还是仿制于倭刀?不得不面对的事实

不断听到有人说苗刀如何如何,但苗刀到底是什么刀?源自哪里呢?其实,并非苗族人使用、而是状如禾苗的苗刀,这个词的来源并不是很久,是民国年间出现的,这个是刀剑收藏圈和学界公认的。所见最早的记录是,民国十年前后,三省巡阅史兼直隶总督大军阀曹锟在保定成立卫队武术营特聘刘玉春、任相荣用双手刀法教习,当时称双手刀法为“苗刀”。记述中的苗刀长什么样,不得而知。但当时确实有苗刀法,据云刀法基本结构和程宗猷的《单刀法选》差别很大,但主要刀势大部相同。

null

笔者好奇搜了下网上居然有云:中国历史档案馆保存的重要资料《苗刀考证》中国到是有第一历史档案馆这个机构,馆藏是明清档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是民国档案但是查无此书。如果《苗刀考证》查无此书,那么“苗刀用以冲锋陷阵,远胜单刀及其它短兵”“迫明戚继光得此刀法,传之于部下,用于冲锋陷阵,斩将搴旗,赖此刀法,威震华夏”的立论依据也就有一定问题了。再说苗刀的源头。有的先说汉代称长刀,然后又称苗刀,再说引用古籍说唐代称长刀,后来谈唐代时长刀传入日本,说法很混乱。 下图为这是大家公认的环首刀:

null

下图为这是《武备志》中的长刀:

null

值得注意的是长刀制:《武备志》的图上写到“刃长五尺,后用铜护刃一尺”,这个一尺长的“铜护刃”从图上是看不到的,令人费解。目前尚不能排除是一寸的笔误。根据日本人的复古剑道照片,也许铜护刃是日本叫做中卷野太刀的缠绕织物的中国变形。但同时期的《单刀法选》中并没有一尺的说法,只有刀口寸金的说法,其作用相当于日本刀鎺一样,是为了使刀身箍紧鞘口,并非舞刀时所持。《单刀法选》中倒是有在收拔长刀时用手掌托拿刀背使用,难道中国明代真有长一尺的铜护刃为避免割伤手掌或污损刀身?这尚待实物验证。下图为平成22年(1989年)5月2日-5日日本武士使用中卷野太刀:

null

下图为明天启本《单刀法选》单刀式图的书影左为拔刀出鞘式右为收刀入鞘式:

null

下图为这是程宗猷单刀法选的单刀也称倭刀:

null

程宗猷(1561-?年)《单刀法选》:“古云:快马轻刀。今以倭刀为式,刀三尺八寸,靶一尺二寸,则长有五尺。如执轻刀一言,制不得法,铁不炼钢,轻则侥薄,砍下一刀,刀口偏歪一边,焉能杀人,如要坚硬,则刀必厚,厚必重,非有力者不能用也。故制法惟以刀背要厚,自下至尖渐渐薄去,两旁脊线要高起,刀口要薄,此即轻重得宜也。铁要久炼去渣屎,磨时无麻子小点,如镜一样光彩,则遇潮汗亦不致上锈,乃铁多炼少,是久炼成钢也。刀鞘内要宽,刀口寸金箍入鞘口,略紧勿松,紧松亦要得宜,以便出入。”这里的刀口寸金就比较合理就是仿制倭刀的鎺。因为文中描述了倭刀的制作,而程宗猷不大可能东渡扶桑参观考察,所以我认为他说的倭刀就是指仿造的日本刀。

null

戚继光说:“我兵短器难接,长器不捷,遭之者身多两断,缘器利而双手使用,力重故也”可见倭刀锋利,对此茅元仪评价“长刀倭奴之制,甚利于步,古所未备。”《武备志》的茅元仪都说是古所未备,怎么汉代的1米多长的环首刀就成了五尺长刀的祖先了呢?再说苗刀技法。兵器用法和使用环境、历史背景都有关系,长刀也不是单独使用的,兵不杂则不利。战场环境下任何兵器都不能脱离使用环境谈技法。基本来看,如马明达所说,苗刀这个词是民国某浅人所创。其原因可能是避讳倭刀这个词。但仿学倭刀怎么了,用倭刀一样砍翻鬼子,比如那解放军骑兵用的都是仿学日军的三二式马刀又怎么算呢?

null

姜文说“日本刀曾给中国人带来恐惧,直到现在,摆脱这种恐惧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攥在手里,跟我的手合一,属于我。” 马明达老师主张苗刀叫双手刀是基于用法,笔者主张叫长刀是基于历史。短柄双手长刃刀可以称呼他引进时的名称叫长刀;长柄双手刀可以统称为大刀,具体再细分;短柄短刃平头刀一般叫砍刀;短柄单手刀可以依形制称呼雁翎刀或者柳叶刀。如果这样称呼这样是不是便于区分了呢?《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曰:“犬马最难。”“孰最易者?”曰:“鬼魅最易。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于前,不可类之,故难。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

null

古代兵器收藏和武术是一样的,讲规矩,有传承。就拿日本刀来说,刃纹大体有直刃和乱刃之分。乱刃有各种流派,暂且不表。且说直刃:直刃有广直刃、中直刃和细直刃之分。细直刃刀烧成这样,还真不是一般水平能干的出来的。

null

古玩收藏也一样,陶瓷界讲究一方顶十圆,也是从制作难度上的讲的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练武术也好,收藏、研究冷兵器也好,没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理智清醒客观的判断,理论结合实践的研究,如果只是关注某些段子或传说,毁掉了自己的知识结构,是很难获得真正有益的知识的。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