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雅记 · 艺术 | 打卡威尼斯双年展中国艺术家作品

“艺术应该像一把手术刀,要很直接,而且要锋利,但有时候这也很难,真的很难。”在《罗博报告》的采访中,

“艺术应该像一把手术刀,要很直接,而且要锋利,但有时候这也很难,真的很难。”在《罗博报告》的采访中,艺术家陈华沙如是说。今年5月,他的装置作品亮相意大利威尼斯双年展57号国家馆,展期将延续至11月22号。

威尼斯双年展的57号国家馆,位于威尼斯市中心的 Chiesetta della Misericordia 天主教堂。这间教堂始建于10世纪,有着千年的历史。

中国当代艺术家陈华沙装置作品个展《北京时间——祭 未来之物》此次在这里展出。陈华沙延续了创作中对于政治和社会问题的人文关切,并将视野从本土延伸到世界范围。

《北京时间——祭 未来之物》

大型装置作品《北京时间——祭未来之物》由艺术家陈华沙呈现,他现生活和工作于上海和杭州。

这件黑色T形作品由60组透明方格构成,每个方格中放置着黑色的模型,而模型的原型全都来自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日用品、玩具、电子用品、古建筑、乐器、武器、成人用品以及宗教偶像。所有这些林林总总皆被囊括入一个巨大的T形装置中,它是巨大而沉默的,承载着人类历史的碎片、琐碎的欲望和文明永无止息的失落与创造。同时它也是艺术家献给逝去父亲的礼物,是纪念、怀念、思念、惦念的表达,通过作品的载体追述对所有逝去——人的祭念。

这一件件物品被罩上一模一样的黑色,正如陈华沙在他对系列作品《北京时间》的陈述中那样:“最高的秩序趋同于绝对精神,抽象而晦涩,所对应的视觉系统同样秩序井然,呈现出一种趋同性”。

诗人吕德安也以诗歌的形式为展览创作了三则附言,他写道:

“‘最可怕的是现代观念的记忆’,

而我们知道

这是一个悖论式的过程

因为在时间的黑色潮水中

有着某种我们在内在经验原则中加以拒绝的东西

然而我们却只能接受用一种黑色的语调

或者空气里确实存在着一种不满

而我们的精神在焦虑和迷狂中

却依旧梦想组成一个奇异的世界

因此在这里北京时间永远犹如一朵黑色玫瑰一道最初的暗语

辗转在善恶之中诉说着我们的黑色的本源。”

《罗博报告》对话陈华沙

陈华沙

艺术家,现生活和工作于上海和杭州。

Q:你的第一次个展就呈现在威尼斯双年展上,这是怎样的契机呢?

A:这次受邀参展是一次幸运的机缘,我从没想过去参加威尼斯双年展。当朋友发来邀请,我看到空间图片之后深受触动,空间本身是一个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天主教堂,在威尼斯圣马可广场附近。我就想能否尝试做一个装置作品。

Q: 装置作品可能更适合威尼斯的场域。

A:对。其实,当初我个人最想做的是完成“北京时间”系列作品之一,是一个大规模的图像方面的展览。但是时间紧急,作品体量、面积、空间要求比较高,我需要一个两三千平方米的空间,(在威尼斯双年展)没有这个可能,但是如果只展出我整个作品中的一部分,无法体现我全面的思考,所以后来只能另起炉灶。我首先就决定不展出架上作品,因为在那个场域里展出架上作品感觉味道不对,而且也无法充分实现我的表达,最后呈现的是一个多媒介的大型装置。我希望能把格局做大,开拓更多可能性。我认为艺术应该像一把手术刀,要很直接,而且要锋利,但有时候这也很难,真的很难。

Q:《北京时间——祭 未来之物》是为了呼应本届双年展的主题May you live in interesting times吗?或有何寓意?

A:“北京时间”这个名字我其实已经想了三年多。我想我将来做的任何展览都以“北京时间”命名。我跟很多艺术家思考不一样,因为我做过广告、品牌顾问,我今后做的任何作品都会贯穿在一个主线上,它能涵盖很多不同的媒介与载体。

“时间”这个概念是开放性的,我希望观众可以有自己的想象空间。对我而言,“时间”是一种生命的诞生,它的开始就是一个哭声,没有一个生命体的诞生是笑的,这个生命体一诞生就意味着他走向死亡,这就是人的现实、生命的现实、时间的现实。

Q: 作品还有另外一层含义,你想把这个作品送给父亲?

A:对,父亲在上海读过书,也学过艺术、经过商,他们这一代是经历过大的时代变革的。我是自己想走艺术这条路,在这个过程中,我得到了他很大的支持,也受到他价值观上很大的影响,后来我上了浙江美术学院也就是现在的中国美术学院。父亲是前几年去世的,这次作品也是我跟他的一次隔空对话。

Q: 业内有参观过威尼斯双年展的策展人评价说:这次展览在威尼斯已经成为地标性的展览。

A:这不敢当,但他们有记录参观人数,说日均参观观众是200人,我听说之后其实没什么感觉。宣传图册很早就领光了,我没打算再印。

Q:未来有什么展览计划?

A:我现在在创作很多图像方面的作品,在作品中摒弃了构图、色彩,还有创意。要知道我是最擅长利用视觉语言的人,但是在新的作品中,跟“美”都没有什么关系,它就是很客观的表达。这次展览,我也没追求很好的造型、多样的色彩,一切还是比较客观、静态的。下一次我想做的展览可能规模会很大,我要逼自己一下,逼我自己要成熟一点,因为我现在的年纪才开始做艺术,我是没有多少时间去实验的,年轻人可以多尝试、可以试错,我不行,我要求自己在思想性、社会性上,拿出自己的思考角度。

陈华沙展览海报图

展览信息

陈华沙个展:北京时间——祭 未来之物

艺术家:陈华沙

展期:2019年5月17日-11月22日

地点:意大利威尼斯双年展57号国家馆San Servolo & Chiesetta della Misericordia 天主教堂

第58届威尼斯双年展

威尼斯双年展(La Biennale di Venezia)是一个拥有上百年历史的艺术节,是欧洲最重要的艺术活动之一。它与德国卡塞尔文献展(Kassel Documenta)、巴西圣保罗双年展(The Bienal Internacional de Sao Paulo)并称为世界三大艺术展,并且其资历在三大展览中排行第一。

2019年,是威尼斯双年展的第58届,由拉尔夫·鲁格夫担任策展人,保罗·巴拉塔担任主办方主席。这一届的主题是“愿你生活在有趣的时代”,对此,保罗·巴拉塔介绍道:“‘有趣的时代’一词唤起了关于挑战甚至‘威胁’的时代想法,但它也可能仅仅是被看作一种邀请,呼吁发现和考虑到人类事件的复杂程度。这个邀请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这个时代,恐惧和因循守旧而使得过度简化普遍存在。如果一个艺术展的首要因素是向大众展示,艺术和艺术家是怎么向这种过度简化的态度发起挑战的,那这样的艺术将值得我们去关注。”

拉尔夫·鲁格夫则说:“‘愿你生活在有趣的时代’,无疑将包括反映当下的不稳定性的艺术作品,包括对‘战后秩序’中的传统、制度和关系的各种威胁。但我们承认,艺术不会在政治领域发挥作用。艺术不能阻止世界不同地区的民族主义运动和威权政府的崛起,也不能减轻全球流离失所者的悲惨命运(其数量现在几乎占世界总人口的百分之一)。但是艺术具有社会功能,包括愉悦和批判性思维。展览将重点关注挑战现有思维习惯的艺术家的作品,并打开我们对事物和图像、姿态和情境的阅读。牢记看似矛盾和不相容的观念,并且运用各种方式来理解世界。”

本届展览遵循传统,在横跨水城威尼斯的军械库、绿园城堡等21个地点开设90个展览,结合科技与艺术,以新颖的形式探讨当代社会的独特问题,包括种族歧视、性别偏见、战争难民与全秋变暖现象及问题。

意大利威尼斯

在本届威尼斯双年展主展览部分,共有六名中国艺术家入围:刘韡、娜布其、孙原&彭禹、尹秀珍和于吉。

刘韡《微观世界》

刘韡1972年出生于中国北京,1996 年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后回到北京。2005他首次参加了第51届威尼斯双年展。此次为第二次受邀,将展出作品《微观世界》(2018年),同时呈现于威尼斯绿园城堡中心展馆和军械库两个场馆。

刘韡多以具有尖锐社会讽刺意味和醒目视觉形象的大型装置闻名,其作品包含环境退化、充满权利和政治色彩的历史、诱惑和憎恶并存的当代城市生活作品等主题,记录着文化焦虑心境下对感情过剩、堕落和侵略的反思。他特别注重探讨艺术视觉样式与观者参与间的互动性,通过对观众生理与心理的交替作用而促使其重新审视身处的社会。

娜布其《空间外的风景No.16》

娜布其1984年出生于内蒙古,201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她的作品体现了艺术家本人气质敏感、专注、冷静、直觉强的显著特点。同时她执迷于雕塑语言的研究和思考,对形式的敏感直接吸引着观众的好奇心。娜布其的作品从对物体的关注开始,延伸至物体和身体的关系以及人在不同空间、环境中感知的不同。其作品中对公共空间的研究及探索从未脱离与人自身的关系。

孙原&彭禹,《Dear,2015》

孙原,1972年出生于北京,199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彭禹,1974年出生于黑龙江,199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两人现工作生活于北京,是70年代后出生的最重要艺术家组合。他们曾经赢得2001年中国当代艺术奖,并且代表中国参加了51届威尼斯双年展。

早期他们的作品在感官上给观众带来直接而强烈的刺激,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近些年他们的艺术创作则开始转变,无论是创作媒介还是创作材料上都跨越了边界,在他们创造的场景中实现所关注的议题。

尹秀珍,《木马》,2016-2017年,

钢架、旧衣服,570 x 220 x 151 cm

尹秀珍,1963年生于中国北京,1989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她是中国当代艺术最重要的实验艺术家之一,曾于国内外重要艺术机构多次举办个展作品。她的作品以装置为主,探索全球化和文化认同等问题。

尹秀珍善于以日常之物作为创作载体,通过将旧服装、布料、行李箱等寻常之物转换为装置作品来表达她在高速运转社会中对日常生活经验的反思。

于吉《石头-零件#3》

于吉1985出生于上海,2011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获硕士学位,目前工作、生活于上海和维也纳。她的创作以雕塑和装置为主,亦涉及行为及影像。于吉近阶段的很多创作由特定地域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展开,介入田野考察以及身体性干预。

《罗博报告》“2019优质生活报告”专项调研

我们试图寻找高净值人群对高端产品以及品牌的信任度。信任从何而来,又在消费过程中扮演怎样的角色?我们期待与每一位感兴趣的消费者、业内人士或是旁观者共同探讨这一问题。扫描下方的二维码, 赶快参与我们的“2019优质生活报告”的专项调研吧!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