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商
杨忠执认为,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灵魂是现代企业最高境界的管理手段。接班人只有吃透吃懂企业文化,才能更好地理解企业管理核心,顺利继承企业。在进行家族企业传承时,各种因素会造成企业内部的不稳定,只有通过企业文化的传承,才可以做到企业核心的顺利交接,振奋团队战斗力
▼
改革开放40年,华夏大地发生惊天巨变,各行各业取得非凡成就者比比皆是,他们以德立身,以诚立业,众口皆碑,有目共睹。
总部位于江苏太仓的江苏五洋集团,从一个靠2万元借款起家,仅有4间平房和3个员工的经营部,成长为如今拥有国内外贸易、房地产开发、金融投资、实业发展四个板块的现代化民营企业集团。
29年来,江苏五洋集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除了时代带来的机遇,更重要的是凭借创始人杨忠执的那股坚韧不拔、兢兢业业的敬业精神。他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丰富的实践经验、超前的经营理念和敏锐的商业嗅觉,创造了一个个令人瞩目的商界奇迹。
作为太仓市改革开放的亲历者和推动者,杨忠执接受了《中国民商》的专访。
坚韧
永不退缩的热血男儿
杨忠执身上有一股韧劲和拼劲,其实这并不是天生的,是坎坷的生活磨练了他。一直以来,他在追求中一路前行,在追求中收获成功。
1973年高中毕业的杨忠执,由于时代原因回到了沙溪乡楼巷村,接受过教育的他当过卫生员、记工员、会计。由于杨忠执勤恳聪明,很快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和领导的器重。
1983年,工作积极的杨忠执被任命为楼巷村经济合作社社长。1984年,年轻的杨忠执因为工作突出,又被提拔为楼巷村党支部书记。1985年,楼巷村在杨忠执的带领下,成功摘掉了沙溪乡“后进村”的帽子。
1988年,杨忠执再次被提拔,担任沙溪乡经联委副主任兼外贸公司经理。命运总是喜欢在你积极奋进的时候泼一瓢冷水,正当杨忠执在新的工作岗位上进一步施展才华做出一番事业的时候,始料不及的挫折将他抛入了人生的低谷。
当时,地方领导响应中央提出的关于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号召,决定投资1200万元开办乳胶手套厂。具体项目筹办由负责外贸工作的杨忠执来实施。杨忠执接到这项任务后全力以赴,仅用70天的时间,就建成了拥有8条生产线的沙溪乡乳胶手套厂并开始投产。哪知天有不测风云,乳胶手套厂上马不久,国际市场形势发生了变化,西方一些国家对我国实行贸易“制裁”,乳胶手套的销路一落千丈。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全国许多乳胶手套厂几乎在一夜之间亏损倒闭,沙溪乡乳胶手套厂也没有例外。全厂584名员工一夜之间丢了饭碗,人们怨声载道,把矛头指向了项目负责人杨忠执。
这时有消息透露,乡里为了平复群众的不满,正在考虑杨忠执的去留问题。生性坚强的杨忠执第一次产生发自内心的沮丧和难过,沮丧是因为努力拼搏却落得个失败局面,难过是因为这次失败影响了那么多工人的生活。虽然失败事出有因,但他却从未抱怨,而是默默承受那些本不属于他的苦痛与煎熬。幸运的是,这些苦痛并没有将杨忠执击倒,反而让他想明白了很多:一个人的能力和责任是成正比的,自己希望改变人们艰难生活状态的初心没有错,有能力的人天生就有改变社会的使命。而比是否有能力更重要的是能不能忠于初心、坚守使命。
命运往往又会眷顾那些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就在杨忠执准备重头再来的时候,太仓县武装部政委钱学岐来到沙溪乡,点名要杨忠执到太仓县搞以劳养武,办经营部。
1990年,36岁的杨忠执被派到太仓人民武装部以劳养武办公室任主任,主持太仓的“以劳养武”工作。杨忠执靠2万元借款,召集了3个志同道合者,在小平房内,办起了太仓以劳养武经营服务部,开始了第一次创业。
诚信
永远坚守的经营之道
诚,是我们的立足之本。
信,是我们走向成功的桥梁。
同心协力,敢于创新。
发奋图强,振兴五洋。
这是五洋集团之歌,气势雄壮、士气昂扬。
“宁可砸了自己的饭碗,决不能砸了‘五洋’的牌子。”这是杨忠执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所以,“诚信”位居五洋集团企业精神之首,是五洋人为人处世、从事经营的人格力量的集中体现。
创业之初,受资本和人员配备的限制,杨忠执选择以商品贸易为主要经营方式。当时的太仓已初步形成了纺织产品生产工业园区,园区内有许多纺织厂,杨忠执选择纺织厂所需的化纤原料作为他们的主营目标。
商品贸易虽然涉及不到生产方面的管理工作,但是会时刻面临市场波动的风险。初次涉足化纤贸易,杨忠执听闻国际市场上丙酮走俏,随即着手进行了投资。哪知市场风云突变,丙酮价格下跌,反令经营部亏损了近50万元。但后来伴随着对行业了解的加深,经营部的业务开始逐渐步入正轨,并开始实现了盈利。
比市场更难琢磨的是人心,有些人为了利益可以放弃一切。1991年,一位哈尔滨的业务员在黑龙江联系到一笔90万元的项目。杨忠执在比对当时市场行情后欣喜万分,东挪西借凑足了钱。但最后这家公司被证实并无实业,只是个皮包公司。为了讨回巨款,杨忠执只身前往黑龙江,几经曲折,终于把钱追回,使经营部免受灭顶之灾。
杨忠执认为,“经商就如做人——真诚与信誉是企业经营的生命,也是商人最起码的道德品质。真正的利己就是利他,做生意的目的是赚取利润,但是把自己的利润建立在他人的亏损之上,是做不长久的。只有讲诚信、求共赢才能长久立于不败之地。当然,做生意免不了亏损,但今天亏了,下次再争取赚回来。万万不可为了眼前利益而失去了信誉,最后砸了自己的牌子。”
1994年,江苏五洋集团正式成立,成为当时全国第一家“以劳养武”的企业集团。此时的五洋已从国内贸易做到国际贸易,并在化工、化纤营销市场上打出了品牌,同时也建立起了良好的商誉。说到“五洋”名称的由来,杨忠执感慨地说:“养武,两个字倒过来,就是五洋。还别说,这两个字一倒过来,就完全不一样了。五洋意味着宽广,意味着海内外,与我们做国内外贸易业务相吻合,与我们不断拓展的经营思路相映衬。”
拓新
永立潮头的时代强者
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唯有弄潮儿才能永立潮头。
199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县(市、区)人民武装部收归军队建制的通知》(中发[1995]12号)发布,地方县、市、区人武部移交给军队,而人武部的企业则移交地方。“以劳养武”,这个曾经为地方武装作出贡献的名词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五洋也划归了地方。不久,五洋像当时的大多数企业一样又经历了企业改制和转制,成为了一家民营企业。
尽管企业的性质变了,个人的身份变了,但杨忠执对事业执着的追求没有变,他把每一次的变革看成是发展的机遇。杨忠执认为,抓住机遇迎难而上是一个企业家应有的责任。1998年,五洋集团开始涉足房地产业,这是五洋发展的重要节点。在相继参与太仓市老城区改造、太仓港经济开发区住宅、商业区等诸多重要项目的开发建设中,五洋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房地产开发经验和资源。
2003年,五洋集团倾力而为,仅用386天时间,就按太仓市委市政府的要求,高规格、高质量、高速度地完成了太仓西大门改造中的市政府重点工程——“五洋商城”的建设任务。总建筑面积13余万平方米的“五洋商城”,集汽车和摩托车等五金机电、装饰建材、家俱灯饰、酒楼宾馆、休闲娱乐及写字楼、公寓房于一体,成为太仓市西大门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五洋商城的顺利完工,确立了五洋集团在太仓市房地产行业中的地位,也确立了公司此后以商业地产为主导的开发经营方向。
五洋地产覆盖所有房地产业态并租售并举:人气鼎旺的沙溪橄榄岛和诺丁公馆为居民提供生态宜居,港城首席五洋滨江广场、太仓一流商务中心汇金大厦、太仓新区地标建筑“五洋广场”与时俱进满足当代人的多重需求。五洋还先后开发了盛洋城市花园、五洋逸居、北上海假日广场、“五洋·都市庭院”(重庆)等诸多项目。10多年来,杨忠执带领下的五洋倾心孕育的一个个精品地产项目,为故乡创造了巨大的价值。
随着房地产行业过热,宏观调控趋紧,国内外贸易的不可测因素太多,杨忠执始终在寻找着新的机会,希冀着新的增长点和爆发点。2010年,五洋集团适时参股金融业,作为战略投资者,参股苏州银行,又看准时机,较早投资进入了太仓农村商业银行,成为太仓农村商业银行的第一大股东。
除了金融投资外,通过实业投资建立属于自己的实体企业,是杨忠执多年的梦想和追求。早在主营国内外贸易期间,杨忠执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建立属于自己的工厂,要有属于自己的制造基地。杨忠执认为,实业是企业的发展基石,是企业的“防空洞”。
2011年,五洋集团投资成立苏州凯利昂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五洋集团总裁杨春雨(杨忠执之子)表示,他们在与上海天马集团合作的过程中,看到了光电产业的巨大商机。紧跟手机变轻变薄的趋势,购进国际先进设备,建设苏州凯利昂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进军手机产业链中的液晶显示屏薄化、镀膜、触摸屏二次强化等环节。
“我们的大张薄化工艺,可以整张薄化5代液晶显示屏,目前全国仅有3家企业具有这样的大张薄化工艺。”在工艺优化过程中,杨春雨带领凯利昂团队克服了液晶显示屏易破损、不均匀、表面品质差等难题,生产出了无破损、品质好、厚度均匀的大张薄化液晶显示屏。杨春雨表示,他们可以把1毫米厚的液晶显示屏减薄到0.25毫米,相当于4根头发丝的直径。手机触摸屏玻璃切割后,边缘会有细小裂缝,严重影响玻璃的强度和手机触摸屏的使用寿命,他带领凯利昂团队研制出了特制溶液,手机触摸屏玻璃切
割后浸入溶液,拿出来就会提高强度3倍以上。
凭借一系列的创新成果,凯利昂建成了苏州市特种光电玻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得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科技支撑计划和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等奖励资金,申请受理国家19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5项。目前,企业的产品更是受到了天马集团、龙腾光电、台湾翰彩、日本JDI等手机面板行业中6家前10强客户的追捧。
金融投资为五洋集团提供了优质的燃料,而实业投资则为五洋集团提供了坚实的机身。至此,五洋集团已经真正具备了展翅腾飞的基础。
传承
永葆活力的基因密码
大雁南飞,总有一只雁在引领航向;万马奔腾,总有一匹马在领跑前方。在五洋集团的商业王国,杨忠执就是这样的大雁、这样的骏马。他先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与打拼,搭建了一个宽广的舞台。现在,他又渐渐退居幕后,让青年人走上了前台,并成为这个舞台上的主角。他是用智慧和汗水描画着人生的赤橙黄绿青蓝紫,编织出一道绚丽的彩虹。
传承,是每个家族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其成败攸关企业生死存亡。改革开放40年,很多企业都在面临这一问题,企业传承失败的案例比比皆是,五洋集团得以顺利快速发展,顺利传承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杨忠执对接班人杨春雨极为满意,而在杨春雨学业有成回到五洋集团的表现也确实证明了他的能力和才干。
五洋集团继承人杨春雨是杨忠执的独子,毕业于南京大学会计专业,拥有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会计金融硕士学位。2004年担任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2008年至今一直出任五洋集团有限公司总裁。
杨忠执很早开始就注意对接班人培养,对杨春雨一直严格要求,并做出了完善的学业规划。杨春雨从南京大学毕业后,先进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进修一年战略管理,然后进入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攻读会计金融硕士。学成归来后,杨春雨先到通用电气(中国)有限公司工作磨炼,之后才回到五洋集团,从集团副总慢慢做起。渐渐地,杨忠执发现杨春雨完全具备独挡一面的能力后,这才完全放手,并逐渐淡出企业具体管理工作。这一整个过程使杨春雨无论从能力上还是经验上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让其成为一个合格的接班人,也为顺利传承创造了充分的条件。
杨忠执一直教育杨春雨要重视真诚和信誉,认为真诚和信誉是企业之本;同时,要重视员工,以人为本,懂得知人善用;企业是社会一员,集团要积极地承担起社会责任,主动参与公益事业,感恩社会的支持与帮助。
杨忠执认为,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灵魂是现代企业最高境界的管理手段。接班人只有吃透吃懂企业文化,才能更好地理解企业管理核心,顺利继承企业。在进行家族企业传承时,各种因素会造成企业内部的不稳定,只有通过企业文化的传承,才可以做到企业核心的顺利交接,振奋团队战斗力。
杨春雨担任集团总裁后,颇有其父之风,传承创业不息、创新不止的集团精神,弘扬以人为本、团结进取的集团文化,营造诚信经营、和合发展的良好氛围,融入新生代的朝气和活力,拓宽团队视野,提升团队素养,带领集团在上升通道中频创佳绩。
如今,五洋集团积极把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机遇,依托互联网平台以国际化视野,继续不断创新转型,进一步实现产业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共享,以开发优质产品为己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五洋集团这艘巨轮在杨忠执、杨春雨父子的带领下,正满怀着憧憬,满怀着信心,以昨天奠定的扎实平台为新的起点,健步走上新的征程,去创造明天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