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14岁就能画得像拉斐尔一样好,之后用一生去学习像小孩子那样画画。
---毕加索
提及毕加索的画作,我们总会想到一些歪鼻子、高低眼、形态诡异的形象。
比如这样:
再看这副画,除了左侧的女人,其余是各种扭曲,碎裂,抽象……
要卖近1.8亿刀?一般人真是理解无能啊。
画成这样,菇凉们真的开心吗?
毕姥爷他人生第一张自画像(15岁)可不是这样的,画得人模人样,但最后一张自画像(91岁)就变成鬼了。
你会开始怀疑世界...这真的出自同一人之手吗?
在看看少年毕加索的画
1890年的作品,仅仅9岁
1893年的作品,仅仅12岁
毕加索-第一次圣餐
1897年作品,仅仅16岁
毕加索-科学与慈善
为什么毕加索
画得越来越“差”
这本书为您揭秘
豆瓣9.0高分
BBC纪录片
《艺术创世记》同名书
揭示艺术起源的秘密
从艺术史的源头出发
贯穿起人类
想象力与创造力的
一个个神奇瞬间
对“人人都是艺术家”
这一大胆宣言进行了生动诠释
我们为什么喜欢
不真实的人体图象?
从16世纪起,人体写生课就成为西方传统学院派艺术训练的重要一环。
没穿衣服的女人站在台上,摆好姿势;台下的人一边仔细端详她的身体特征,一边不停地在画布上涂抹。
这就是写生课,学习素描、绘画或者雕塑的人必须接受的正规训练。
这种训练短则好几个小时,长则好几天,甚至好几周,要求艺术初学者仔细地观察人体,并且以平面或者立体的形式再现它。
意大利卡拉齐家族的画家们于1582 年在博洛尼亚创建了他们自己的“学院”,重点课程之一就是画真人模特。
经过一两代人的发展,在工作室里以男女模特为对象练习绘画技巧的做法被伦勃朗·范·莱因(Rembrandt van Rijn,1606-1669)以及其他荷兰艺术家采用。
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于1768年在伦敦成立,随之英语里出现了一个与这种绘画技巧有关的专门词语——裸像(the nude),其中蕴含着“从容地脱掉衣服,有意识地摆出姿势”的意思,而不是突然裸露身体。
人体写生课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导学生理解“裸体”和“裸露”的差别。
需要注意的是,写生课能够提供的训练与艺术家真正成功的创作之间存在不小的差距。
自米开朗琪罗(1475-1564)以来,西方艺术的大部分著名代表人物都接受了写生课的训练(米开朗琪罗自己在1563 年担任了佛罗伦萨一家绘画学校的校长)。
从人们的介绍或者我们自己的经验就可以知道,写生课的传统目的是理解处于自然状态的人体的本来形式。肢体比例、解剖结构以及肌肉和骨骼的连接方式等都是写生练习的研究对象。
在一些教师看来,写生课的目的在于正确地描绘所有细节。所画必须符合所见,也就是说,必须完全真实地表现人体。
然而,我们如果仔细看看工作室训练的成果,就会发现问题。米开朗琪罗是技艺高超的描绘人体的大师,我们就以他为例。
即使在同时代的人看来,米开朗琪罗雕刻、描绘的人体也不完全真实,但充满了令人敬畏的力量。
他为西斯廷礼拜堂创作的《圣经》主题壁画中的人物个个都是肩宽膀圆的彪形大汉,魁梧的体型甚至让今天最棒的健美运动员都相形见绌。
在米开朗基罗的想象中,人类是这样被创造出来的;我们可以合理地推测他的模特也不会拥有如此壮硕的体型。
《创造亚当》(局部细节),米开朗琪罗,罗马梵蒂冈西斯廷礼拜堂,1511-1512年。
另一方面,为了表现令人怜悯的虚弱,米开朗基罗还会把人体拉长到超出正常的比例。
在他去世(终年89 岁)之前还在创作的一件作品很清楚地表现了这一点。虽然并未完成,但夸大拉伸的身体比例成功地烘托出整体的气氛:基督的尸身显然笼罩在悲伤之中。
米开朗琪罗的《隆达尼尼圣殇》中的人物身体被拉长了
这件作品直到1564年他去世前还未完成
我们或许会认为米开朗基罗这种情况只是发生在过去,那么请留心看一下今天的画廊和公共空间里到底有多少人体的图像是完全写实的。
即使有,也很少完全忠实于人体特征,偏离真实的艺术化处理比比皆是。基于人体的形式,而又不完全忠实于人体特征的表现非常多。有时候我们甚至会觉得面前出现的似乎是另一个物种……
《着衣母婴卧像》,亨利·摩尔,1983年。
为什么会这样?我们为什么喜欢如此不真实的人体图像?
诗人托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说:“人类承受不了现实。“
或者说,人类喜欢“强调积极意义”。无论如何,在许多文化中都能观察到人类变化身体图像的现象,并且跨越了多个世纪反复出现。
在大部分情况下只是简单地变形,例如佛塔上象征财富和生育的玲珑有致的药叉女雕像。
玲珑有致的药叉女雕像,印度中部的桑吉大塔,约公元前50-公元前25年。
身体的美丽变成了商品,对个人形象的夸张被直白地市场化,整形手术可以被看作以血肉之躯为原料的“雕塑创作”。
人类依然积极地追求着“比人更像人”的夸张,与《威伦道夫的维纳斯》一同出现的对人体的夸张表现并不是过去式。
《亚威农少女》,毕加索,1907年。
20世纪西方艺术对人体的表现形式做出了大量前所未有的尝试。
很多时候,我们都无法透过眼前所见看见艺术的本质。
在BBC纪录片《艺术创世记》同名书中,介绍了几种关于艺术起源的理论,其中有一重表达是:想象,正是艺术的本质。
大多数艺术史方面的著作比较偏重记述“史实”,而《艺术创世纪》更偏重于讨论“为什么”:
为什么旧石器时代的人类要画岩画?
为什么岩画的主角是动物而不是人?
摄影刚发明出来的时候人们认为相机会摄走魂魄,那么岩画也是为了摄猎物的魂?但画中的动物并不是当时人们捕猎的对象……
还有,为什么世界各地发现的早期岩画、雕像总有相似之处?
作者提出了一个假设:旧石器时代人类与现代人类在大脑组织结构方面基本上相同。
简单来说,只要是灯泡,通电都会发光。只要是人类的孩子,刚刚拿起笔画出来的人物形象都是“火柴人”——线条极为简单,身子小脑袋大。现实世界经过孩子们小脑袋瓜的抽象,重点更加突出。
比如,他们画出来的“人”都是以正面对着我们;即使脸完全侧过去,但眼睛依然是正面完整的样子。
古埃及人的浮雕、壁画中的人物形象就是如此拧巴,却是他们能够想到的强调身体所有特征的最佳方案。
各个古代文明在这方面非常相似,艺术可谓是人类发展的最佳表征。看懂艺术,要从人类创作之初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