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止戈网
在清末的水师系统中,八旗水师兵力不多,战斗力也较弱,但作为八旗属下的水师军队,地位却较特殊。当时全国的八旗水师情况如下:
1872年英国摄影家汤姆森拍摄的闽江中的三江口水师旗营的圆山水寨
禁卫八旗水师
乾隆十四年(西元1749年),模仿古代御林水操制度,八旗前锋营在北京西北的昆明湖畔创设的满族水兵训练营。昆明湖上最多时拥有赶缯船32艘,可供 1000余名八旗官兵训练水操。训练营的指挥、教习由从天津、福州水师营选送的八旗汉军侍卫20人、教习把总10人和水手110人组成。
黑龙江八旗水师
黑龙江的八旗驻军系统内,在黑龙江的黑龙江城(爱辉)、齐齐哈尔、墨尔根(嫩江)、呼兰设立有4个水师营,最多时拥有过各式战船230多艘,官兵1060名。
黑龙江水师营。创设于康熙十三年(西元1674年)。当时吉林水师营总管奉命率领吉林水师主力来此驻防,抵御俄国军队的侵略,后改为黑龙江水师营,隶属于黑龙江将军。水师营设三品总管1人,五品官2人,六品官2人,领催8人,水兵419人,战船30艘。后来战船增至70艘,其中大战船10艘,2号战船40 艘,江船10艘,划子船10艘,水兵人数也有略增。
1880年水师的骑射训练
齐齐哈尔水师营。设正三品总管1人,四品官2人,六品官2人,领催8人,水兵268人。此外还有负责监造战船的水师官员四、五、六品各1人。装备大战船10艘,2号战船15艘,江船5艘,划子船10艘。后来战船数量略有增加,水兵也扩充至568人。
墨尔根水师营。由墨尔根城四品衔协领兼管,下辖领催1人,水兵43人,装备2号战船6艘,江船4艘。雍正年间增加了6艘战船和数十名水兵。
呼兰水师营。
吉林八旗水师
清军入关之前,出于战争需要,就在吉林创设了八旗水师部队,但当时并没有固定的组织编制。顺治十八年(西元1661年),清政府正式在吉林城组建八旗水师营。设有正三品总管1人,四品军官2人,五品军官2人,六品军官4人,笔帖式(文书官)3人,领催12人,水兵匠役295人。康熙十三年(1674年),吉林水师营拥有战船30艘,运粮船80艘,后来又增添桨船和划子船各20艘。此外,在吉林城东北的松花江畔筑有乌拉城,是沿江的民船集中地,有捕珠大船7 艘、威呼船399艘,统由吉林水师营兼管,战时可征用。
奉天(辽宁)八旗水师
顺治初年,清政府在旅顺口组建的八旗水师营(又称金州水师营),并从山东绿营水师调来10艘赶缯船列入编制。旅顺口水师营设从三品协领2人,正四品佐领2人,正五品防御4人,正六品骁骑校8人,水兵500人。
天津八旗水师
雍正三年(西元1725年)底,清政府为加强大沽口海防,在天津设立的水师营。由于战略地位重要,天津水师设从一品都统1人,统管所辖各营,这也是八旗水师系统内职别最高的军官。天津水师都统下辖协领6人,佐领32人,防御32人,骁骑校32人,笔帖式3人,水兵2000人,分为左右两个水师营。水兵均从满洲和蒙古八旗部队中挑选,其中满洲八旗兵1600人,蒙古八旗兵400人。装备大赶缯船16艘,小赶缯船16艘,舢板船32艘。
乾隆八年(西元1743年),增设正二品副都统1人和水兵1000人,添置大小赶缯船24艘,蟛仔船8艘。
江南八旗水师
雍正五年(西元1727年),驻防江南的八旗军队在江宁(南京)设立水师营。编制模仿天津水师,设有协领4人、佐领12人、防御12人、骁骑校12人。1000余名水兵均从驻防的满、蒙八旗部队中选拔。
此外,江南还设立有一支京口(镇江)水师,分为左右2路,各设总兵1人,每路下辖2个水师营。每个水师营配备沙船28艘、水艍船8艘、犁缯船8艘,编制舵碇手220人、水手匠役492人。
内河停泊的水师战船
乍浦八旗水师
雍正六年(1728年)四月,设立于浙江乍浦,军制模仿天津水师。乍浦水师共分左右两个水师营,官兵1600余人,由满洲八旗水师副都统统一指挥。各营军官分由协领2人、佐领4人、防御3人、骁骑校6人组成。乍浦水师共编制有大赶缯船5艘、小赶缯船4艘、南缯船2艘。左营战船为“宁”字号,右营战船为“谧” 字号。
福州八旗水师
雍正六年(1728年),驻福州八旗部队在三江口一带设立的水师。三江口八旗水师仅有1营,设水师协领1人、佐领2人、防御2人、骁骑校6人,水兵、匠役共计600余人。因该营主力驻扎在洋屿,又称洋屿水师营。
三江口水师营共配备大赶缯船2艘、2号赶缯船2艘、官座船2艘、大八桨船6艘、小八桨船4艘。编号分别为“为”、“快”、“捷”。
广州八旗水师
雍正七年(1729年),驻防广州的八旗军队在凤凰岗南石头村组建水师,编有左、右2营。每营设协领1人、佐领2人、防御2人、领催和骁骑校共30人,水兵470人,匠役12人,教习等100人。
荆州八旗水师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清政府分别在武昌、荆州、常德、岳州4处建立八旗水师营,统归荆州八旗将军指挥。荆州八旗水师营共有官兵3000余人,装备战船34艘,包括“顺”字号沙船10艘、“广”字号战船6艘、“大”字号巡江船4艘、“丰”字号战船14艘。主要担负长江中游和洞庭湖的巡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