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火炮真实水平:21世纪仿瑞士70年代产品,仍频发致命故障

图:双35高炮 2003年9月的部队射击训练中,双35高炮出现了严重的走火现象——在击针未撞击底火的

图:双35高炮

2003年9月的部队射击训练中,双35高炮出现了严重的走火现象——在击针未撞击底火的情况下,炮弹自动击发、进而引发后续挤弹/卡弹,乃至核心组件(自动机)损坏。该案例详细情况可见公开论文《某型高炮用底火早发火的成因及对策》。

这一故障如果在实战条件下发生,就意味着地面防空炮火在短暂的连续射击以后,就会出现大面积的哑火现象;而且其中非常高比例的故障火炮,不可能在现场进行排除和紧急维修,而是将在较长时间内完全失去战斗力。

同年11月、次年1月,主管部门对双35高炮进行针对性调查,情况最严重的一个师,922发炮弹中有83发炮弹早发火并导致测试火炮自动机损坏;几乎每10发炮弹就要碰上一发早发火弹,而双35的射速是550发/分,发射10发炮弹只要1秒出头。

笔者在2017年文章《180度弯道超车!中国5.8枪弹,即将引进俄5.45枪弹落后发射药》中,就提到过:

“从80年代以来,中国大量从西方引进先进火炮技术,这是后来中国火炮飞速进步的基础。比如从瑞士引进的双35火炮,对于中国火炮行业各方面的提升都极其巨大——当然过程也痛苦无比。

早年中国高射炮制造能力,也就是苏式双37的水准;这种苏联二战和略晚的级别的火炮技术,又是二三十年代从德国瑞士引进而来。后来搞双35,一下等于要赶上西欧6、70年代水平,中国的火炮人花了近二十年,充满泪水的艰辛二十年。”

而双35早发火的故障、机理、解决措施,笔者在此之前实际上就早已通过公开出版的技术资料了解过了。以撰文本身来说,这是个不错的刷流量题材;但是之所以在几年的行文中,从来没有提过这回事情,是秉承着这样的态度:

图:双35炮弹底火结构

图:底火改进结果

双35早发火,虽然故障本身一度非常严重,但它主要是中国与西欧在技术能力差距上的体现,而不是由于认知态度和思维方式错误所引发的。此外这个故障所涉及到的设计、工艺、原料等缺陷的改进排除过程,相关人员的敬业态度也是令人赞赏的,最终问题也被彻底解决;因此拿出来作为反面教材,便是超越正常伦理尺度的苛责,缺乏足够的正面意义。

如果真要进行所谓“偏执的歇斯底里的妄加批判”,双35高炮研发中的阶段性问题和低级瑕疵多了去了:

比如炮管的寿命很长时间内不要说做到2500发指标,早期即使是动用国内的“王牌炮钢”PCrNi3MoVA,寿命也只有一千九百多发。比如该炮的炮弹使用的纯铁弹带技术,能用高纯度的软铁实现和紫铜相当的硬度;而国内由于脱硫脱碳技术水平局限、甚至出现工艺管理混乱导致的忘了回火处理,导致弹带硬度严重超标(精度劣化、急剧磨损炮管)、甚至崩碎......

图:火炮膛线

图:弹带变形嵌入膛线,完成对燃气的封闭和带动弹体旋转,要求柔软、韧性好,因此早期多用铜,纯铁弹带是后来发展起来的新产品

凡此种种,在该炮超过二十年的国产化历史中不胜枚举,随便哪一个都可以深挖成文;但是这些问题,笔者觉得,深究起来都没有足够的意义:

它们主要是一个又一个技术和管理细节累积起来的缺陷和错误,凝结成的教训仍然对于相当长时间内的火炮专业人员有价值;但对于更广阔范围内的普罗大众来说,它们并不存在方向性的错误,不能在认知和思维方式上提供借鉴和警醒。

真正重要的是,不局限于武器型号,任何一个前沿性工程的组织和推进;它们从最初的总体规划,到最终的各种指标实现;中间都有多种可能的技术途径去实现最终的目标,也会有大量的技术难关需要突破。

这些不同领域的前沿工程,正是构建起这个社会和国家前进的基础。怎么在各种限制的约束下,以最高的效率去取得最优化的结果;避免中途无谓的浪费,就变得至关重要。笔者上一篇文章在双35文章中抽取的两个教训案例,正是基于这一逻辑:

图:一种多孔设计的发射药颗粒

1:对于前景明确的基础性研究,必须要给予足够的支持。

因为基础性研究诞生的理论/技术成果,将会是之后工程突破所不可回避的重要支撑。如果没有足够的基础成果,后续的工程推进,轻则延误超支;重则严重遇挫、甚至全面失败。

笔者把王泽山院士的零梯度发射药课题长期得不到支持引入文章,就因为它属于此类教训。

2:在技术途径的选择上,必须秉持宽入严出、高效遴选的原则。

最优化的解决方案,实际上可能只有2、3种,甚至只有1种方向;优化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极端化的过程。

如果一开始不分青红皂白、没有合理的理由就否定一些路线方案,那么可能会失去最优解;如果不能高效遴选,那么就会在不必要的、甚至是错误的路线上花费太多的时间、资金、物力;如果甚至反过来严进宽出,最后得到的必然是各方面性能一塌糊涂的型号。

图:编号3是35x228毫米穿甲高爆曳光弹的剖面,注意弹头底部的曳光管

笔者把双35炮弹曳光管的国产化设计教训引入文中,就是因为它属于此类教训。

曳光管螺纹到底该采用右旋还是左旋才不易脱落;一批老专家连个最简单的对比测试都不做,就凭经验和直觉否定正确的原始设计,导致后来的巨大损失。

如果这种事情都被觉得是情有可原的,甚至是正常的;那任何一种严格高效的工程思维方式,都必定是极端偏激化、超出接受范围的。这不是立场和心态问题,这是基本的学术思考能力和工程素养问题。

图:有什么问题就往经济底子差、认识的时代局限性上推锅;经济底子是怎么差的,认识的时代局限性是怎么来的?

最后,动辄说当年的经济底子太差,人的认识有局限性——那么,是什么样的历史进程,我们这个国家、这个社会的各项系统工程是怎么推进的,才造成了当年的经济底子差,人员思想封闭见识有限?为什么要将这种经济底子差、人的见识封闭狭隘的情况视为理所当然的?

有些人在网上混久了,玩论坛当版主玩出优越感,把一个话题领域当成自己禁脔不容他人涉足,尤其忌讳别人戳穿神话牛皮,甚至自认什么炮霸枪霸船霸机霸......霸这个、霸那个之前,先当好一个正常的凡人吧。

最后附赠一条双35炮弹生产的常识,甚至是机电业的常识“接口尺寸”为网络火炮霸业添砖加瓦:

双35曳光弹,弹丸和曳光管的结合方式根本不需要曳光弹就能毫无疑义的了解。弹丸图纸上很清晰的画出与曳光管连接的部位的形状、尺寸、公差,这使得相关的设计是唯一性的。曳光弹国产化过程中,所谓“由于没有相关资料参考,所以对于其工艺设计只能凭着经验进行”这就是对机械对机电毫无基础知识的脑补,笑死人的胡扯。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