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农民工因为在城里生活越来越窘迫,重新回到了农村,有些重新务农,有些则是用在城里劳动积攒的收入做一些服务业。而城市里真的是不缺农民工了吗?数据显示,缺!而且是很缺技术型农民工。这技术型农民工,也就是有些职业工人的意思了。
最近,人社部发布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2019—2022年)》。在这项计划中,要求全面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工作,从而带动农民工队伍的技术素养得到充分的提升。
随着60后和70后一代农民工的“青春已逝”。农民工队伍有些青黄不接。年轻的农民工相较于60后和70后们,有着自己的特点,比较起来,体现在“两高、两强和两低”。
其中“两高”是指受教育程度高、职业期望值高;
其中“两强”是指技能提升意愿强、创业意识强;
其中“两低”是指就业稳定性低、技能水平低。
现在,在制造业的重点领域中,在现代服务业中,在乡村振兴中都需要大量的科技人才。对农民工的需求并没有减少,反而就业需求量大,且急需紧缺职工工种。这样,对紧缺急需的职工工种进行技能培训,让他们快速成为产业工人,这就要对以前集中授课,填鸭式的教学做出改变,推广校企合作,订单型人才模式,实现工学一体化、“互联网+职业培训”、职业培训包等培养模式。
针对目前市场各类培训机构不完善,发展不均衡的现状,《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2019—2022年)》提出了要政府示范激励的方式,带动社会资源参与,从而实现职业技能教育培训的市场化和社会化。让劳动者自主选择,并按标准领取政府补贴的服务方式落实到位。
培训的目的是就业,就业也是检验培训是否合格达标的试金石。《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2019—2022年)》支持职业培训学校鱼行业协会、大中型企业和劳务输出单位建立关系,开展就业一站式服务的探索,让劳务输出和输入联动,从而让新生代农民工跨区域、跨行业调动成为可能。
在《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2019—2022年)》中,有一个亮点:明确将从事非农产业的技能劳动者都纳入培训计划。
对于准备就业人员:在1个月内提供相应的培训信息或者统筹组织培训课程。
对于已就业人员:鼓励企业重点开展新年学徒制培训。早在2018年,人社部就在全国要求将农民工、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对有条件的苗子开展岗位创新创效培训,加强工匠精神引领,优先提供技能培训。
对于准备创业和创业初期人员:开展电子商务培训,对油一定条件的人员开展创业技能培训。对已经创业人员,开展创业能力提升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