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mm炮弹威力详解,战场上遇见它该怎么办?

155mm口径的榴弹炮,是目前炮身重量和威力上达到最佳平衡的一种火炮。现代化的155mm火炮身管不断加长,与加农炮界限已经完全模糊,因此也叫做加农榴弹炮,与弹丸增程技术的结合下通常可以达到40公里甚至更远的射程,是各军事大国的绝对主力(东方阵营是152口径,差别不大)。

155mm炮弹威力详解,战场上遇见它该怎么办?

美制M107榴弹

装药

155mm和152mm炮弹的装药比在14-16%之间,装药类型为TNT,钝黑铝或者其他高爆炸药。比如美制M107榴弹,装药占总重量的15.8%,重量一般在40kg以上,几乎是122mm炮弹两倍:

155mm炮弹威力详解,战场上遇见它该怎么办?

不同口径的炮弹重量和装药比

杀伤范围

爆炸时可以炸出一个直径5米的弹坑,如果是阔地形,15米范围内在冲击波和弹片的双重杀伤下,有生目标很难存活,当然有散兵坑或者战壕另说)。50m范围内,弹片仍具有致命杀伤力,弹片最远甚至可以飞溅到200m远外的地方。如果使用空爆引信,弹片是从天而降,即使躲在战壕里也没用。实际的测试研究结果认为空炸在5~10英尺(1.5~3m)高度最为理想。这里要说明一点,杀伤半径只是为了方便表述才用的这个说法,实际榴弹炮落地时炸出来的并一定是圆球,实际形状和炮弹的着角有关,越接近垂直落地炸开的越接近圆球,越接近平行落地更有可能是一个蝴蝶形,即炮弹运动方向上破片少(因为有一大坨引信在,引信几乎不产生破片),与炮弹运动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破片多,杀伤距离较远。这主要是因为炮弹并非圆球形,而是一个圆柱+纺锤体的混合形状,形状不是全对称,爆炸后破片和冲击波自然也不对称。

155mm炮弹威力详解,战场上遇见它该怎么办?

76mm、122mm和152mm口径炮弹炸出的坑

155mm炮弹威力详解,战场上遇见它该怎么办?

榴弹触地炸和空炸威力的区别

155mm炮弹威力详解,战场上遇见它该怎么办?

触地炸和空炸杀伤范围形状的区别

杀伤模式冲击波杀伤

155榴弹炮对目标的杀伤可以分为2种,一种是冲击波杀伤,一种是破片杀伤。冲击波具体还可以分为超压和动压。动压就是由于空气被压缩而产生的压强,使人体内外压强严重失衡,从而对内脏造成致命杀伤。解放战争时曾经使用过的“没良心炮”,就是通过抛射高剂量炸药包产生超压杀伤,许多被炸死的人身体是完好的,但是七窍流血,这就是超压对人体内脏的挤压产生的可怕效果,用通俗的话讲是活活“震”死的。冲击波的另一种杀伤是动压杀伤,动压就是空气受冲击波驱动快速运动产生的高速气流,可以像一把刀一样撕裂物体。战场上很多士兵被榴弹命中后,瞬间就被炸成了碎块,肢体不全,除去弹片的切削外,主要就是冲击波产生的动压杀伤所致。一般认为,超压为0.02-0.029MPa可引器轻度伤;0.029-0.059MPa可导致中度伤;0.059-0.098Mpa可造成重度伤;大于0.098MPa可造成极重度伤。动压为0.01-0.02MP a可造成中度伤;0.02-0.039MPa可造成重度伤;大于0.039MPa可造成极重度伤。国内曾做过类似的实验,使用7.5kg的TNT药柱(恰好和155mm炮弹的装药量比较接近)其超压分布如下:

155mm炮弹威力详解,战场上遇见它该怎么办?

可见在7m范围内,超压达到0.108MPa,已经超过了“极重度伤”的标准,其实就是致死的另一种说法了。而一直到12m,超压仍有0.03MPa,也符合中度杀伤的标准。

破片杀伤

不过冲击波衰减速度与距离3次方成正比,超过10m后冲击波对人对杀伤效能就不够了,这时候主要靠破片杀伤。一枚榴弹爆炸后通常可以产生数千枚大小不等的破片,这些破片的速度超过1000m/s,重量越小的破片速度越高,同时速度衰减越快。根据英国人根据二战期间的炮弹总结的规律,每10kg的炮弹飞行体,在装药量15%的情况下(即155mm炮弹的装药比),破片数量如下:

155mm炮弹威力详解,战场上遇见它该怎么办?

可见当装药量比达到15%以上时,每10kg产生的破片总数会产生将近2000个破片。之所以拿了个7%装药量做对比,是因为当时英国使用的钢屈服强度为19吨,造的炮弹只能允许这样的装药比,而美国普遍使用屈服强度23吨的钢造炮弹,装药比可以达到15%。

我国某单位也曾做过破片质量分布实验,使用某型号155mm炮弹实验的结果是,平均可以产生6779个破片,这与英国人统计的结果出入不大。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绝大多数的破片质量都比较小,速度衰减较大,远距离杀伤主要依靠那些质量较大的破片。但在有效杀伤半径内,步兵遭受的火力密度有多可怕,也就可想而知了。

155mm炮弹威力详解,战场上遇见它该怎么办?

怎么提高生还率?

那么战场上遇到地方155炮兵,是不是就要束手待毙了呢?当然不是。对于触地炸的榴弹,使用散兵坑就可以将冲击波杀伤半径缩小30%以上,只要身子都埋在坑里,基本免疫破片;战壕的拐角更是可以将落进来的炮弹冲击破削减90%;然而面对空炸引信,这两者都是不起作用的。这时候最好躲到猫耳洞,防空洞,坑道工事里去。朝鲜战争期间,坑道工事成为了我军抗击范弗里特火海战术的有效手段。在朝鲜战争期间,我军总结出的规律是,只要岩层厚达10~15m,就可以承受2000磅炸弹的直接命中,这个深度面对155m炮兵集群的覆盖,自然是挠挠痒了。而朝鲜战争期间,美军挖的坑道工事比较糊弄,只有3~7m厚,这个厚度面对志愿军中小口径的火炮虽然还可以承受,但我们的火力并非一成不变,面对后来装备喀秋莎火箭的志愿军炮兵,美国人吃了大亏。笔者小时候住院的时候遇到过一个志愿军老兵,据他讲,有不少美国兵就是在工事中躲避的时候被喀秋莎火箭炮活活震死。可见,战场上勤快一点还是没毛病的。

155mm炮弹威力详解,战场上遇见它该怎么办?

卧式散兵坑

155mm炮弹威力详解,战场上遇见它该怎么办?

立式散兵坑

155mm炮弹威力详解,战场上遇见它该怎么办?

志愿军战士正在挖掘坑道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