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新儒家书院——中国儒家文化在东亚传播的见证
韩杏沅、蒋欣怡 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
当地时间2019年7月6日下午,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第4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了韩国新儒家书院的提名申请,以标准(iii)将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韩国新儒家书院是一处包含朝鲜王朝时代(公元15-19世纪)的九处新儒家书院的系列遗产。遗产独特见证了韩国新儒家思想文化传统。遗产构成包括位于韩国中部及南部地区的绍修书院、蓝溪书院、玉山书院、陶山书院、笔岩书院、道东书院、屏山书院、武城书院、遁岩书院九处书院。该遗产是繁荣的新儒家书院的杰出例证。这些书院推动了来自中国的新儒家思想学说在韩国的发展,对韩国的各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标准 (iii):韩国新儒家书院的教育实践和社会活动独特见证了韩国新儒家思想的文化传统,其中很多教育实践和社会活动还在继续开展。这些书院反映了来自中国的新儒家思想与韩国当地实际相适应和契合的历史过程,最终形成的书院从功能、规划和建筑等各方面杰出见证了这一变革性和本地化的过程。
遗产构成分布图(来自ICOMOS评估报告)
屏山书院鸟瞰图(来自ICOMOS评估报告)
遁岩书院讲堂(来自ICOMOS评估报告)
陶山书院学习场所(来自ICOMOS评估报告)
道东书院敬拜场所(来自ICOMOS评估报告)
韩国新儒家书院是古代亚洲文明交流互鉴的产物,是源自中国的儒家文化在亚洲文化圈内传播发展并与当地文化交融的体现。正如ICOMOS的评估结论所说,韩国新儒家书院“反映了来自中国的新儒家思想与韩国当地实际相适应和契合的历史过程,最终形成的书院从功能、规划和建筑等各方面杰出见证了这一变革性和本地化的过程”。这也正说明了韩国新儒家书院曾受到中国书院的启发和影响,见证中国书院文化在东亚地区的广泛传播与交流。
中国书院最早起源于唐代,大多为官府修书之地;而后,作为私学兴盛于宋代。随着宋明时期,中国书院的不断发展,书院建筑形式和所承载的儒家文化也已传播至日本、韩国等地,使其成为东亚地区的经典代表。书院作为儒家文化的一种载体,在中国教育史和文化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是重要的文化遗产。在“四大书院”中,白鹿洞书院作为庐山国家公园的遗产构成要素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嵩阳书院作为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古迹的遗产构成要素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另外,位于宏村的南湖书院,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的重要遗产要素。
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来自网络)
庐山国家公园于1996年以价值标准(ii)、(iii)、(iv)和(vi)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这样评价:江西庐山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这里的佛教和道教庙观,以及儒学的里程碑建筑(最杰出的大师曾在此授课),完全融汇在美不胜收的自然景观之中,赋予无数艺术家以灵感,而这些艺术家开创了中国文化中对于自然的审美方式。
白鹿洞书院作为中国四大书院之首,被称为“海内第一书院”,坐落在江西省九江市庐山五老峰南麓,是世界遗产庐山国家公园的重要组成要素。白鹿洞书院始建于南唐升元年间(公元940年),是中国首间完备的书院;其办学的模式为后世效仿,传至海外的日本、韩国及东南亚一带。2000年开始,白鹿洞书院每年出版一本《中国书院论坛》,召开一次学术研讨会。2010年,白鹿洞书院与韩国绍修书院缔结为友好书院。韩国绍修书院到访白鹿洞书院时,开展了祭拜孔子、朱子等活动。
朱子像(来自网络)
嵩阳书院
嵩阳书院(来自网络)
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古迹于2010年以价值标准(iii)和(vi)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这样评价:位于中国河南省的嵩山,被认为是具有神圣意义的中岳。在海拔1500米的嵩山脚下,距河南省登封市不远,有8 座占地共40平方公里的建筑群,其中包括三座汉代古阙,以及中国最古老的道教建筑遗址——中岳庙、周公测景台与登封观星台等等。这些建筑物历经九个朝代修建而成,它们不仅以不同的方式展示了天地之中的概念,还体现了嵩山作为虔诚的宗教中心的力量。登封历史建筑群是古代建筑中用于祭祀、科学、技术及教育活动的最佳典范之一。
嵩阳书院作为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古迹的重要遗产构成要素之一,因其独特的儒学教育建筑性质,被称为研究中国古代书院建筑、教育制度以及儒家文化的“标本”。嵩阳书院初建于北魏太和八年(公元484年),原名嵩阳寺,为佛教活动场所,僧待多达数百人。隋炀帝大业年间(605—618年),改为道教场所,更名“嵩阳观”。宋仁宗景祐二年(1035年),成为学府,名“嵩阳书院”。以后,书院一直是历代学者讲授儒家经典之地,直至科举制度的废除。
将军柏(来自网络)
南湖书院
南湖书院(来自网络)
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于2000年以价值标准(iii)、(iv)和(v)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这样评价:西递、宏村这两个传统的古村落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保持着在上个世纪已经消失或改变了的乡村的面貌。其街道规划、古建筑和装饰,以及供水系统完备的民居都是非常独特的文化遗存。
南湖书院作为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的重要遗产构成要素之一就位于这画里的乡村中。在明末,宏村人在南湖北畔修建了六所私塾,又称“依湖六院”。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六院被合并,取名“以文家塾”,又称“南湖书院”—一座具有传统徽派风格的古书院,是宏村现存唯一的明代建筑。占地约6000平方米的书院由志道堂、文昌阁、会文阁、启蒙阁、望湖楼及祗园六部分组成。书院的创建融入了儒家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人生理想等观念,力图获得超世脱俗的精神追求。
志道堂(来自网络)
中国将与韩国及其他亚洲国家一道,保护书院这一亚洲文明的典范,发扬儒家书院的历史传统,为亚洲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交流与交融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