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获得奥斯卡单一奖项的美国电影《副总统》,把小布什的形象设定成不知政事、听人摆布、吃喝玩乐、关键时刻毫无主见的纨绔子弟,狠狠地将这个挑起今日仍然没有烟消云散战事的美国总统开涮了一回。
其实,2004年,一部名叫《华氏911》的纪录影片,就对小布什作了讽喻性的再现,影片通过剪辑技巧,突出了小布什身上的的喜剧天赋。其实后来明白,这不过是导演的技术处理而已,并不幽默的画面,经过别有用心的加工,便会增添几分特别的喜剧效果。
这个小布什在不逊言词方面所留下的种种奇谈怪论,后来在现实中也屡有耳闻,联想到电影中对他的不学无术的定位,倒觉得颇符合本人的个性。
还记得在反法西斯胜利60周年之际,这位小布什总统曾经对过往的历史作了一个评点,其中引人注目的是把斯大林与希特勒相提并论,一时间受到俄罗斯沸沸扬扬的议论。
斯大林与希特勒是二战最大的战争对垒阵营的两个总指挥,生前死后的荣辱得失,即使过了这么多年,还是能引起人们的关注与兴趣。反映二战的电影,总不会忽略这两个永远采掘不尽的人物矿藏,从纯粹的艺术角度来看,这两个人物对历史的巨大的影响力赋予了他们身上有着人们乐意关注的性格深度,从而引得艺术家趋之若鹜。
但有一个值得玩味的现象是,斯大林在电影中的形象是越来越僵化,越来越没有人情味,而希特勒的形象,则不断地向深层次展现他的多棱面的性格特征。
《列宁在一九一八》剧照
对斯大林形象的变迁,我们是可以亲身感受到的。《列宁在十月》、《列宁在一九一八》、《难忘的一九一九》这些影片都曾经在过往的历史中,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但我们今天来重看这些黑白影片的时候,就会发现影片的人物动作很造作,镜头处理也很呆板,更多的感觉像是一部滔滔不绝的室内剧。
当时中国影片中对领袖的塑造是讳莫如深的,看到这些影片中的外国领袖人物,具有着普通人的童心与平民化的风范,便不自觉地被这些人物所俘获。这些影片里的斯大林是高大的,给人的感觉要比列宁高得多,其实我们后来知道,斯大林个子很矮,甚至有一种说法,比列宁还有矮一点,但在这些影片中,斯大林在生理特征上也作了拔高了。
对斯大林的崇拜达到顶点的要数1949年拍摄的《攻克柏林》。这个电影的色彩就像旧上海上的年历画的色彩,而这种色彩的虚饰味,更能产生一种艳丽的效果。影片一开头,一位在前苏联电影中很难看到的漂亮女孩,在巨大的斯大林画像前,声情并茂地感谢斯大林给大家带来了幸福生活。在领袖崇拜中,一个纯洁的女孩的那种献身般的激情,最容易打动人与感染人,灿烂的笑额,青春的面容,崇拜的眼神,这是女孩最美丽的一瞬,在影片中像一朵鲜花似的奉献给神一般的领袖人物。
与这种崇拜相配套的斯大林高大挺拔,脸上永远挂着一成不变、绝不松弛下来的夸张笑容,在最紧张的战争态势下,都能缓慢优雅的姿态,踱着方步,发号司令。
最不可思议的是,影片结尾处,正当苏联战士在柏林庆贺胜利的时候,空中降落下一只巨型飞机,机舱打开,竟然走出一尘不染的上帝一般高傲的斯大林。
据苏联作家西蒙诺夫《我这代人的见证》中披露,这一情节是根本斯大林的要求添加上去的,事实上,斯大林根本没有去过柏林,那个开头出现的女孩,继续在这里颂扬着斯大林“为一切,为你给我们人民、给我们大家的一切。”
从艺术的角度讲,影片动用了一切的艺术手段,塑造了一个与人民休戚与共、富有亲和力且温暖可人的领袖形象,在艺术效果上,的确不得不惊叹它的煽情能力。不过,在这之后苏联银幕上的斯大林形象就没有这么容光焕发了。
《莫斯科保卫战》中的斯大林
《解放》中的黑白部分拍于早期,斯大林形象尚还残留着早期影片中的伟岸痕迹。而在《莫斯科保卫战》中的斯大林身材矮小,同样的容貌,特型演员给人感觉却是令人生厌。影片把斯大林作为一个熟悉的陌生人,只借用了他的外表,绝不去表现他的情感世界与真实想法,所以奥泽洛夫的这套巨制虽有可观的场面,但却缺乏感染力,我想,对斯大林这一角色放弃塑造的努力应该难辞其咎。其主要原因,应该是拍片所处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那种特殊的时代特点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兵临城下》剧照
在由法国导演拍摄的《兵临城下》中虽然没有出现斯大林的镜头,但那幅挂在墙上用来弹压恐吓士兵的斯大林像却带有一股肃杀狰狞之气。这多少使这个影片失却了基本的公正立场。
相比之下,希特勒的形象却从一个恶魔般的小丑逐渐恢复到了一个可以近身观看的“人”。
卓别林早在《大独裁者》中就惟妙惟肖地丑化了希特勒一番,苏联拍摄的《攻克柏林》中更是夸张了希特勒的歇斯底里的特征,而且爱娃还指出他的指甲是脏的,没想到因此倒启发了希特勒创造了“消灭斯大林在斯大林格勒”的口号。
虽然作了丑化,但希特勒的形象倒也鲜明,活灵活现地是一个战争狂魔,相当于小丑级别的,也算是合辙押韵。
奥泽洛夫导演的《世纪的悲剧》中的希特勒继续继承了希特勒的神经质的特征,但形象塑造一般,只是马马虎虎地图解,像自杀的一场戏里,竟然是希特勒强行把毒药放进了爱娃嘴里,而爱娃作抗拒状。
《帝国的毁灭》剧照
2004年由德国拍摄《帝国的毁灭》令我们看到了德国人眼中的希特勒,应该说,这个影片中的形象,因为更贴近地审视而更富于揭示人物的真实状况。影片中的希特勒并没有比前苏电影中的小丑更美化一点,希特勒同样是经常性地歇斯底里地发作,更而为深刻的是,影片不厌其烦地刻划了希特勒视人民为儿戏的残酷无情,从德国人民的角度,来强化希特勒首先是如何对待本国人民的,批判力度更为尖锐而深刻,试想,一个从的残忍如果是从身边的人下手的话,那么,这种残忍可以说是超级的。德国电影从自己本民族的感受现身说法,要比其它国家影片中容易给人造成的希特勒毕竟为国家利益而奋斗的错觉来到更为深刻。但是遗憾的是,不管是丑化希特勒还是深层揭示希特勒的影片,都似乎无法解释出希特勒如何产生这样的一种疯癫的情绪与残酷的性情,本质上,这些电影里的希特勒都是一个怪字。也许这样的人物只能作为这样的性格概定吧。
《解放》中的斯大林
从斯与希这两个角色的变迁可以看出,只有在试图去了解历史真相的情况下,我们才可能赋予人物以更多的理由与深度。前苏联电影在斯大林的塑造上采取了一种鸵鸟政策,而德国电影则力图分析希特勒给本国人民带来的危害,这应该说是导致两个人物在性格塑造上偏移现象的原因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