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有想过自己会如何养老吗?
最近国内媒体报道了7个中国女孩凑400万,提前20年造养老房的故事,引发了许多人的讨论。
这一“养老方式”还吸引了来自《每日邮报》等外媒的关注,歪果仁们不仅被女孩儿们圈了粉,更是对“到中国养老”产生了兴趣。
01
“7个女人能呆在一起超过15分钟吗?”
一栋原本只是三层的毛坯房,被改造成了有大客厅、7间卧室的“豪宅”。
如今,这700平方米的空间里,有三面都能看到稻田的茶屋,有开放式大厨房,甚至还有一个游泳池……
“在这里一起慢慢变老”,也成为7个女孩对于未来相互陪伴的许诺。
看到这样的养老选择,一位已经70岁的美国老妇人,就表示“和闺蜜一起养老”是非常棒的想法。
如果可以,自己也很希望这样度过老年时光。
“她们这是组建了一个新的家庭,并且大家年纪都差不多,这个主意真的很好。”
“这比养老院好多了,还不用伺候老公。”
与此同时,许多人也提出“中肯”建议,“闺蜜养老房”看上去很理性,不过现实生活中,还是要处理好如何和平相处,以及公平以待的问题。
有外国网友就认为,“7个女人能共处一座屋檐下超过15分钟吗?细思极恐……”
还有人表示,老公和孩子咋办?
譬如一位美国网友就认为,“在许多国家的文化中,女人是必须跟随丈夫一生的”。一位英国网友也很幽默地怼了回去,“那是日本女性,在中国,男人都是听女人的。”
看来这老兄对东亚文化相当了解啊……
更有外国网友大胆预言,“相信我,住一起不超过3年就无聊了,房子该卖就得卖,还得分钱……”
其实这7个人现在许多都已经结婚成家,有人创业离职,甚至有2个女生已经离开了广州,远赴北京生活,可大家依然像一个“大家庭”一样,带着孩子和老公“常来常往”。
图片来源:一条
“闺蜜养老房”,则更似7个人的私密“桃花源”。待孩子长大,好姐妹们依然可以在这里享受有好友相伴的退休时光。
她们当年在广州工作时相识,因为都是从小城镇到大城市打拼,所以格外惺惺相惜。
图片来源:一条
本是一句玩笑话的“我们以后一起养老吧”,却因为广州市郊的一所老房子,真的将7个女孩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相比于国外有兄弟姐妹陪伴的大家庭,作为中国独生子女一代的代表,7个女孩也希望能在养老上,更早地给与规划和安排。
她们也意识到彼此的矛盾不可避免,于是要求每个人都必须学会一项“独门绝技”:要有人会烹饪,有人会种菜,有人懂中医……
图片来源:一条
“自信的女性要在一起长期生活,一定要建立游戏规则,我们只有彼此独立,才不会成为对方的负担。”
她们对于年老后的退休时光,其实更多是充满了期待。
02
“抱团养老”需不需要独立和隐私空间?
其实和朋友一起盖房养老,虽然在国外不常见,但也的确发生过。
美国得克萨斯州的4对夫妻,已经是20多年的老友,和中国的那7位女孩儿一样,他们也决定退休后,要一起相伴到老。
不过,他们并没有建一幢大房子,而是选择建一个有许多“袖珍小房”的养老社区——这样即可以一起养老,又保留了每个家庭的私密性。
这样似乎也符合外国人关于生活和交友界限的标准。
4家人凑齐了养老金,地址选在了奥斯汀近郊一个私人牧场,他们给这个社区命名为“Llano逃亡计划”,寓意远离城市的嘈杂和纷扰,与好友一起相伴到老。
4个家庭,将分别住在4个40平方米的“袖珍房”里。而每间房的建造成本为4万美元(约28万人民币)。
别看房间小,里面的基本设施应有尽有:一个双人床,一个可折叠沙发,浴室、储物架以及前廊、休息区。可以完全满足夫妻两人的生活。
此外,设计师专门为小屋进行了斜顶设计,这样雨水就能汇集到5000加仑的大桶中,作为日常用水。
被镀锌后的金属壁板设计,更是让小屋冬暖夏凉。
如果大家需要社交,还可以到社区另一处150多平方米的公共空间,在这里喝个小酒,办个Party,或是一起烹饪美食,话聊家常……退休生活不再孤寂,反而是美滋滋的。
同样是抱团养老,但是在国外人们老了之后也要隐私,要有自己的生活和独立空间,这样的养老观念在西方国家一直是主流。
在新西兰,子女成家后大多会搬出去不与父母同住,老人们可以选择自己在家养老,也可以选择去公寓式、酒店式的养老社区。
这被新西兰人称为“老年村”Retirement Village老年社区,一般由私人投资商新建,与国内养老院不同,更像是一个老年人聚集的生活社区,提供生活需要方方面面,有些还配备专业的医生和护士。
许多新西兰老人也会相约去“老年村”同住,白天还有专门的巴士,送大家出门购物和休闲娱乐。
03
“抱团养老”成为中国不可避免的趋势
“抱团养老”,或是“同居养老”,这样的养老模式,其实在中国也兴起了多年。
据最新的数据统计,到2020年,我国65岁以上的老人数量将达到1.67亿。
老龄化的加剧不可避免,而放在中国家庭面前的问题却是,因为独生子女政策,独居或空巢的老年人占比达到50%。
当传统式“家庭养老”面临困境时,“抱团养老”成为了新的选择。
为了检验这一养老模式的可行性,2017年,杭州一群老人就做了真人实验。家住瓶窑镇的王阿姨和老伴,专门通过报纸寻找三对老夫妻一起养老。
“老两口住着200多平方米的三层农家小别墅,有鱼塘、有菜地、有果树、有鸡鸭……就是太大太冷清了。”
就凭这居住条件,当年王阿姨的“招募令”一经报道,立马得到了上百位老人的响应。
为了找到志趣相投的人一起养老,王阿姨特别增加了一条优先原则——“性格好身体好会打麻将的优先考虑”。
王阿姨和老伴表示害怕冷清,儿女们就周末回家一趟,平时诺大的房子就两个人呆着实在闷得慌。
为了丰富养老生活,王阿姨更是添置了麻将桌,在房顶的露台上配备了秋千椅、太阳伞,打造出一个可以喝茶聊天的休闲吧。
此外,为了不闹矛盾,每个入住的人更是需要签订一份《结伴养老协议书》,其中包括不打听彼此的隐私,每月平摊生活费等等。
两年来,有的老人已经离开,又有新的老人补位进来。如今,王阿姨的“抱团养老”群依然有序地运行着,
大家一起做饭、吃饭,有聊不完的话题,每天最愉快的时光也莫过于聚在一起打麻将。“包容”也成为这个抱团养老社群繁荣发展的核心关键。
“抱团养老”过的是一种集体生活,需要更多地与身边的人交流和合作。所以比较开朗、合群的老人,也更容易在团体中获得舒适和快乐。
但是对于不喜欢热闹的老人来说,同居养老并不一定适合。
一方面父母不应该为了儿女,而放弃了自己的生活。儿女也有自己的家庭和生活,父母不应该始终捆绑在一起而没有独立的人格、没有自己的兴趣爱好。
另一方面让跟了儿女一辈子的父母突然去独立生活,这就造成了极大的困难,这也是当前中国养老的一大困境。
///
选择如何老去,是所有人都要面对的命题。
许多人表示,像这些女孩一样“抱团养老”,就得提前找好一群朋友,到了老年继续抱团取暖。找个地,盖个房,几家人凑在一起,互助生活,这是养老生活很享受的一种状态。
少了孤独,多了陪伴,和处得来的朋友一起相伴老去挺好。
“喜欢的朋友都在身边
年轻时爱过的人就在对面”
或许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理想
可如果老了还会相聚
I 'll be there for you
你会选择和朋友们
一起抱团养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