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元为视角,回顾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后中美经济金融十年演化情况:危机虽然发生在美国,但是拉动世界走出危机的却是中国。然而,救世主却也付出巨大代价。
十年GDP
2008年为一个时代的分水岭,美国遭遇了次贷危机,导致2009年GDP回落了2.04%,中国名义美元GDP增速(后面简称增速)从2008年的29%下跌到11%。但在4万亿刺激计划下经济得以快速回升,一直到2013年中国经济一直保持在10%以上的高速增长;同期美国经济通过量化宽松政策在次年的2010年即恢复增长,稳定在3%-4%之间,此阶段两者GDP增量差距一直较大,最大的2011年超过9000亿美元。但是2013年以后,中国经济进入中速增长的新常态,但美国经济增速有所加快,2015年中美GDP差距扩大了1108亿美元,2016年又扩大了3774亿美元,2017年因为人民币升值,差距才又缩小了2806亿美元,2018年再次缩小2640亿美元,但2019年预计差距仅有489亿美元。2008年-2018年中国GDP增加了9万亿美元,美国增加了5.77万亿美元,中国超过美国3.23万亿美元。2009年、2013年成为了两个分水岭,2013年之前中国经济顺风顺水,每年美元 GDP增量大大高于美国,2013年之后尤其是2015年之后,中美经济增量差距缩小,且互有超越。
十年货币
与GDP经济发展周期类似,2009年、2013年也是两个重要的经济分水岭。从货币供应速度来看,中国M2(以美元计)在2008年后迎来一个高增长,直到2013年之后回落到10%以下;相比较美国M2(具体定义与中国不同)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仅在2014年增速超过10%。中国货币供应速度在2013年之前,至少是美国的3倍以上,个别年份甚至超过10倍,比如2018年美国货币供应增速下降到0.83%,但中国的货币供应速度在10.37%,增量达到22.86倍。从货币供应总量来看,2008年中国M2/美国M2仅为83.85%,但2009年一年就提高了23个百分点以上,中国货币量超过了美国,这个比值此后以年均10%左右上升,到2018年已超过美国的2倍。从2008年到2018年,中国M2新增21万亿美元,美国M2新增5.9万亿美元,中国的增量是美国近4倍,同期GDP仅为1.57倍,没有危机的中国比有危机的美国多发了15万亿美元,大致100万亿人民币。
十年教训
结合M2和GDP来看,中国M2/GDP数据从141%增加到2016年的208%,此后开始下降到2018年的203%;美国也是这个趋势,从2008年的52%升到2016年的70.93%,此后开始下降到2018年的66.93%。总体上,中国M2/GDP大致是美国的3倍左右。
危机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了美国,所谓美国得病,中国吃药,吃的就是货币这个药。到了2013年,经济进入了新常态,经济要走出上一轮的债务泡沫模式,本质就是货币要减速。
宏观经济政策需求侧保稳、供给侧促进,需求侧的货币财政政策保持经济稳定在中高速水平,供给侧的创新减税政策提高中国经济长期增长水平,中国经济的希望在于货币要减速、财政要减税、产业要科创;绝不是货币下的虚假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