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退式火炮的起源
人类现代意义上的火炮,起源于19世纪的后半叶。这个时候的火炮采用的是精炼的钢制炮身,通过后膛装填并使用螺式炮闩封闭;从而使火炮膛压和密闭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同时,在炮膛内部刻出多条固定缠距的膛线,配合尖头的榴弹,使火炮打的又远又准,首次将火炮的有效射程延伸到了5公里以上。当时,英国的阿姆斯特朗和德国队蒂森克虏伯无疑是现代火炮上的先驱。
1854年出现的阿姆斯特朗大炮可以认为是现代火炮的雏形
清军购买的克虏伯大炮
不过,一直到19世纪末期,火炮在对付后坐力方面,与18世纪或者更早制造的加农炮没有本质区别,都是炮身与炮架刚性连接,发射后炮身和炮架一起向后运动。这种火炮今天称为架退式火炮。它的典型特征就是火炮通过耳轴安装到一个两侧有金属板的炮架上。
早期的加农炮发射后会剧烈后座(别被国内无良影视剧组骗了)
当时的克虏伯火炮仍然是安装在炮架上,炮身和炮架一起后座
这样就来带一个问题,那就是架退式火炮射击后无法自动回位,需要调整归位并重新瞄准,因此射速非常慢。比如当时北洋水师采购的305mm,210mm,150mm克虏伯炮射速都很低。定远的主炮发射一次,重新归位,调整射角再装填击发,熟练的炮组也要花上10分钟以上的时间。
定远305mm克虏伯主炮
克虏伯210mm炮,是济远这类穹甲巡洋舰的主炮
济远舰的1克虏伯50mm副炮,都是架退炮
而当时另一个火炮巨头,英国的阿姆斯特朗,则在1891年率先开发出了一种炮架固定,带有摇架和复进装置的火炮,这就是QF 4.7寸 MKI速射炮。这种炮的炮身可以沿着摇架提供的导轨滑动,同时,摇架的两侧带有耳轴,可以绕上炮架俯仰。火炮沿着导轨运动时,会压缩弹簧,产生阻碍后座的力,并且在运动到下止点后弹簧推动火炮复位。这种炮因为炮架不动,只有炮管后座,被称为管退式火炮。
QF 4.7英寸 MKI 速射炮
我们现在说的,甲午战争日军的速射炮远多于北洋水师,实际上就是因为日军大量装备了这种阿姆斯特朗的速射炮。由于这种火炮炮架不动,复进机可以让火炮自动复位,因此射速要快得多,达到了5~6发/分钟,熟练的炮组爆发射速可达10发/分钟以上。此一项指标大大超过了北洋水师的架退炮。不过此时的速射炮,使用的还是弹簧缓冲,后座行程较短,因此后座效果并不是太好;不过好在海军炮可以用底座和舰体吸收一部分能量,所以问题不大。但是这种设计在陆军野战炮上就没法使用了,因为剩余的冲击力还是足以让炮架子飞出去。
然而看似无解的问题,其实早就给出了答案。1879年德国人豪森内注册了世界上第一个液压驻退复进装置(Hydraulic recoil mechanism)的专利。当时的德国陆军不知出于什么原因,认为这个专利没有价值,因此拒绝采用。到了1894年,法国人莫阿从豪森内手上买来了这个专利,并率先将其用在了陆军野战炮上,这就是大名鼎鼎的M1897 75mm野战炮。这种火炮最大的特点就是炮管是放在一个床子上,而这个床子内部有一个液压气动的驻退复进装置。下图为M1897野炮的射击状态:
M1897 75mm野炮,就是李云龙口中的“意大利炮”
M1897一经问世,就变成了爆款火炮。这种火炮重量轻,精度高,射速快,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让德国人吃尽了苦头。此时的德国人面对这门用着德国人专利制成的火炮,不知道是何感想。总之,M1897这种设计,成为了野战炮的鼻祖,被各国纷纷模仿,也包括德国人在内。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还在使用架退式野战炮的,那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了。
克虏伯的Mod.1903式 75mm野炮,采用了液压弹簧驻退复进机
下面我们再简单分析一下管退式火炮的驻退复进机原理。
管退式火炮的原理
管退式火炮的炮管因为弹丸和火药燃气的反冲,产生向后运动的趋势,这个时候在液压驻退装置开始工作,炮管向后做减速运动的时候,驻退装置内部的液压油开始压力,内部的空气被压缩,同时产生一个阻碍火炮继续后座的反作用力,使火炮后座速度不断减小;当速度减到0时,就完成了后座。此时被压缩的空气膨胀做功,液压驻退装置推动炮管复位。
下图是一个管退式火炮的液压驻退复进装置。左边蓝色的头与炮管刚性连接(Lug On Breech Ring),然后通过一个冲击筒(RAM)伸到液压缸体内,这个冲击机构与缸体是可以有一定自由度来进行相对运动的。当火炮后座时,冲击筒向后冲击,由于液压油是不可压缩的,会随冲击筒一起向后运动,无保留地把力传递给空气。空气在压缩的过程中内能增加,这就吸收掉了火炮后座的动能,使后座速度不断减小,直到降为0,此时压缩空气产生的压力又将推动火炮向前运动,直至复位。
液压式驻退复进机的原理
现代各国使用的火炮里,小于50mm的火炮还可以用炮架子硬抗后座;当口径超过50mm时,就必须使用液压式驻退复进机了。典型的特征就是,这种炮打一炮管子就要缩一下子。
不论什么类型的火炮,都要这么缩一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