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谭《大学》全文

1、大学之道的办学宗旨——再谭《大学》

退休以后,已经通读过两遍《大学》了,并写下了一些观后感——《大学》谭。但是,当又读了一遍《中庸》篇,几经思索写了再谭《中庸》后,感觉到非常有必要再上一次《大学》。因此,就翻开的《大学》篇。

“大学之道。”当时的大学估计就是成人前的教育,也就是《论语·为政》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的教育。大学之道就是大学的宗旨,也就是成人前教育的宗旨可称为“一道”。大学的宗旨“一道”的内容就是“三纲”。“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此处的“亲民”,在下认为从全文来看还应是“新民”的意思。《大学》首先明确了当时成人前教育的宗旨,一是弘扬美德,也就是老子的“上德不德,是以有德”的明德;二是培养新人。针对当时的乱世,成人前的教育内容是:弘扬美德,目的是:培养新人。在今天同样意义重大。当时成人前教育的宗旨,三是实现性善,这里的“善”根本就不是最好、完善的意思。这是我与历来的解释最不同的理解,这又是非常重要的。“止于”就是《大学》的教育程度,“至善”实现真正性善的程度。此处提出了培养新人的标准是:实现人的本性善。从根本上解决人道德败坏的问题。《大学》开篇首先提出的“一道”“三纲”就是:大学之道的办学宗旨。

2、如何理解“在止于至善”的分歧——再谭《大学》

翻开《大学》一开篇,我的理解就与历来的解释产生了分歧,我认为这很重要。直接关系到对整篇文章的理解,关系到儒家思想对“善”的理解。在下认为:首先,《大学》的开篇,提出办学宗旨的“三纲”中的每一项都是一个明确完整的内容。一是明德、二是新民、三是至善。前两项基本没有分歧。第三项历来一般认为是: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这与前两项相比较,显然是不明确不完整的表述,也就是说最完善的境界是个什么境界哪?其次,在此所提出的“至善”,与下文中“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是相互呼应的,进一步明确的关系。所以这里提出的“止于至善”只能是达到“人性善”的意思,而绝不是“完善”的意思,如此才顺理成章。

那么当时为什么不明确的提出“人性善”哪?现在理解来看:只能是当时曾子作《大学》时,已经有了人性善的思想,但还没有认识到是“人性”的程度,把“善”只停留在“仁义道德”的程度上,《大学》下文已做论述。而直到传承到了孟子才提出了儒家“人性善”的思想。这也就是时代所限的原因。尽管如此,也不能把“至善”理解为完善的意思。而只能是“人性善”的思想意思。

3、大学之道的学生守则——再谭《大学》

《大学》开篇首先提出了大学之道的办学宗旨后,接着提出了大学之道的学生守则。这就是:“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整个一整段话,相当于解决如何才能保证学生学习好,而规定的《大学》守则,在下称为“七能”。首先“知”就是要明白;其次“止”是要止欲;三是“定”是神要定下来。此段话只有“定”前面是“有”,其它都是“能”。这就说明了只有真正的弄明白,制约住人的欲望才“有”使人的神定下来的可能。只“有”人的神“定”下来才“能”做到以下四项守则。只有神定才能心静;只有心静才能身安;只有身安才能思索;只有思索才能有所得,才能在“在止于至善”上有所收获。真是深有体会,确实如此呀!“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上述《大学》学生守则的七能:知、止、定、静、安、虑、得,如同任何东西一样都有其本末,任何事情都有始终一样,是保证学生学习好的客观要求。只有明白其中先后顺序的客观道理,也就接近“道”了。因此可以说《大学》学生守则的“七能”,是办好大学实践宗旨的客观要求。

4、大学之道“明明德”的教学大纲——再谭《大学》

《大学》接着提出了的办学宗旨中的第一项“明明德”八个科目的教学大纲。“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大学之道的教学大纲首先就提出对宗旨中的第一项的落实。古之以来那些欲将美德弘扬天下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性;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性,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天下万事万物。这先是由宗旨第一项的目的“明明德”反推理到源头“致知在格物”。之后又正推一遍。其教学大纲在于“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的《大学》中的学习。

5、八目教学大纲的落实关键在“修身”——再谭《大学》

《大学》接着又强调“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对以上《大学》办学宗旨中第一项的,“明明德”八个科目的教学大纲。上自国家君王,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身为根本。“明明德”的八个科目的教学大纲,“修身”往上的“物格、知至、意诚、心正,”都是修身的重要内容;若是“修身”这个根本乱了,往下“修身”的作为或是目的,也就是“家齐、国治、天下平”,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而对“明明德”八个科目的教学大纲,其中“修身”往上的“物格、知至、意诚、心正,”的每个环节,因人该重视的而不重视:因人不该重视的却加以重视,也是不可能实现“家齐、国治、天下平”的。也就是八个科目教学大纲的落实关键在“修身”。

6、大学之道“新民”的教学大纲——再谭《大学》

《大学》接着提出了办学宗旨中的第二项“新民”的教学大纲。“《康诰》曰:“克明德。”《太甲》曰:“顾是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大学之道的教学大纲其次就提出对宗旨中的第二项的落实。《康诰》说:“做到弘扬光明的品德。”《太甲》说:“就不能忘了这是天命决定人的光明本性。”《帝典》强调说:“要弘扬崇高的品德。”这都是说人都是要自己弘扬光明的品德。刻在商汤王浴盆上的箴言说:“如果人能够做到一天自新,就应保持天天自新,永远不断自新。”《康诰》中说:“这就是鼓励人们弃旧图新做新民。”《诗经》中说:“周朝虽然是古老的国家,但却禀受了天命,唯有图新。”所以,品德高尚的君子无处不在追求最完美的新民。大学之道的教学大纲是有着上下连贯的逻辑性,明确地提出“明明德”就是为了培养“新民”。

7、大学之道“止于至善”的教学大纲——再谭《大学》

《大学》接着提出了办学宗旨中的第三项“止于至善”的教学大纲。通过“《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此处是通过《诗经》来强调:“明明德”就是为了培养“新民”这一目的,要达到什么标准,也就是“止于至善”的程度。对此,从京城到千里之远的边疆,所有的百姓都应该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又要做到什么程度。这正如唱着山歌的小黄鸟,声音会传遍山丘的每一角落的程度;就连唱歌小黄鸟,都知道它的歌声会传遍山丘的每一角落的程度,对于人来说难道还不如小黄鸟么?

因此,《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 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 于信。“ 这里用《诗经》提出了“止于至善”为人楷模的文王,“仪表美好端庄的文王啊,达到了为人品德高尚,办事光明磊落庄重谨慎的程度。”因此,做国君的,要做到仁爱的程度;做臣子的,要做到恭敬的程度;做 子女的,要做到孝顺的程度;做父亲的,要做到慈爱的程度;与他人交往,要做到信用的程度。此段提出了,为人要做到的“仁、敬、孝、慈、信”这五项为达到“止于至善”程度的表现。由此传承为"仁义礼智信"为儒家"五常"。也就是:孔子提出的"仁、义、礼",孟子延伸为"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的儒家“五常”。

8、要达到“止于至善”重点在“修身”——再谭《大学》

《大学》篇此段是通过“诗经”来强调,要达到“止于至善”的程度,重点在“八目”的修身。正如“《诗》云:瞻彼淇澳,绿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亻闲)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讠宣)兮!”《诗经》说:看那淇水弯弯的岸边,嫩绿的竹子郁郁葱葱。有一位文质彬彬的君子,学习“明德”如加工骨器,不断切磋;自我“修身”如打磨美玉,反复琢磨。他庄重而开朗,仪表堂堂。这样的一 个文质彬彬的“新民”君子,真是令人难忘啊!

这位“新民”君子“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亻闲)兮者,恂栗也; 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讠宣)兮者,道盛德至善,民 之不能忘也。 ”下面进一步强调这位“新民”君子“如加工骨器, 不断切磋”,是在认真地学习“明德”;“如打磨美玉,反复琢磨”,是在认真的自我“修身”;看他庄重而开朗,那是他内心慎独戒惧;看他仪表堂堂,那是他态度严肃认真;看这样一个文质彬彬的“新民”君子,真是令人难忘啊!他“明德”“修身”“新民”的程度,已经达到了“止于至善”了,所以使人难以忘怀。说明了要达到“止于至善”重点在“修身”。

9、“止于至善”的根本在于用君子远小人——再谭《大学》

《大学》篇接着进一步深有感触的感叹到:“《诗》云:於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诗经》感叹到:啊!前代的君王不会忘记:这真正的君子之所以为“新民”,是因其“止于至善”,而亲近他们是为了社稷重用他们。至于那些小人只是热衷于享乐,而只能用利益来利用他们。这是永远不要忘记的呀!

因此,“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 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正因为在“止于至善”上,有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因此,孔子说:就如听诉讼审理案子,我也和别人一样,目的在于使诉讼不再发生。使隐瞒真实情况的小人不敢花言巧语,使人心畏服,这就叫做抓住了审案的根本目的,只有“止于至善”的君子才能做到使案子不再发生的根本。《大学》篇通过以上的论述,在此,提出了“止于至善”的根本在于用君子远小人。

10、要做到“修身”必须明白“致知在格物”——再谭《大学》

《大学》在强调了“修身”后,又进一步重复的提出了:“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 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始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所谓的致知在格物,要想说明白我所要知道事物的,就在于彻底的研究这个事物而穷尽其“中”的道理。就是要明白这个事物究竟是什么性质的“中”。虽然,所有人的心都具有认识能力,而天下的事物没有没道理的,只不过是这些道理还存在着没有被彻底认识的,所以人的认识是没有穷尽的。因此,《大学》一开始就教初学习者,必须知道凡是天下万事万物,没有不是因用自己已知的道理去逐渐的进一步探究,以求到达彻底认识万事万物的道理。也就是用已知去探索未知。至于经过长期努力学习,而一旦豁然贯通,则对万事万物的表里精粗没有认识不清的,而自己内心的全部认识能力的运用,没有不明确的。这就叫对万事万物研究的透彻,这就叫明白了根本道理就是——知道了。此段,进一步的说明了:要做到“修身”必须明白“致知在格物”。

11、君子“止于至善”的真诚是装不出来的——再谭《大学》

《大学》在强调了“修身”和“致知在格物”后,又进一步重复的提出了其中间环节“知至而后意诚”:“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所谓意念真诚的意思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如对腐臭的东西就是厌恶,如对美丽的女人就是喜欢,这才叫做诚实而有修养。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要谨慎。否则就是伪君子!

而“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 而著其善。”而品德低下的小人在私下里私欲横行无恶不作,一见到品德高尚的君子便装模作样,掩盖其所做的恶事,而显示自己善良的假象。这真是入骨三分的小人画像呀!

殊不知“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殊不知别人通过看到你自己的言行,就像能看见你的心里是如何想的一样清楚,掩盖有什么用呢?这就叫做内心的真诚,一定会表现到外表上来。所以,品德高尚的君子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是谨慎。

正如“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正如曾子说:十只眼在看着,十只手在指着,这难道不严密吗?!还有什么可以掩盖的?财富可以装饰房屋,品德却可以修养身心,只要心地真诚宽广,身体就会体态安康。所以,品德高尚的君子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此段进一步的说明:君子“止于至善”的真诚是装不出来的。

12、“修身”的必须先端正自己“心”的必要性——再谭《大学》

《大学》在强调了“修身”和“致知在格物”“知至而后意诚”而后讲到:“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所谓的修身在于要端正自己的“心”;而在日常生活中人难免心有愤怒就不能够端正其心、心有恐惧就不能够端正其心、心有喜好就不能够端正其心、心有忧患就不能够端正其心。人心处在怒、恐、喜、忧的状态下,就会产生自己的好恶,因此,而不能客观的对待其所面对的对象。往往就像“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其“心”不端正就像心不在自己身上一样,因此,虽然在看却像没看见一样;虽然在听却像没听见一样;虽然在吃东西却一点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这就是所谓的“修身”的必须先端正自己“心”的必要性。

13、人的偏见影响“修身”就不能管理好自己的家族——再谭《大学》

《大学》在强调了“修身在正其心“后提出:“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情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此段之说:在修身上,人感情上的偏见直接影响了齐家,所以说齐其家在修其身,是因为人对自己亲爱的人会有偏见;对自己厌恶的人会有偏见;对自己敬畏的人会有偏见;对自己同情的人会有偏见;对自己轻视的人会有偏见。因此,喜爱某人又能看到其人的缺点;厌恶某人又能看到其人的优点,天下是很少有的。所以有谚语说:人都不知道自己孩子的坏,人都不满足自己庄稼的好。这就是因人的偏见影响修身,不修身就不能管理好自己家族的道理。

14、对父母的孝可用事君是齐家之根本道理——再谭《大学》

《大学》顺着“八目”的推理进一步强调“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悌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因为不能管教好家人而能管教好别人的人是没有的。所以,有修养的君子在家里,就能受到了治理国家方面的教育,对父母的孝顺可以用于侍奉君主,对兄长的恭敬可以用于侍奉官长,对子女的慈爱可以用于统治民众。对父母的孝可用事君是齐家之根本道理。

正如“《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于而后嫁者也!”正如《康浩》所说:如同爱护婴儿一样的对待国事,只要内心真诚地去追求,虽然不一定达到最好的治国效果,也不会相差太远。一切都在于“真诚”,没有先学会了养孩子再去出嫁的人啊!

因此,“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因此,一家仁爱,一国也会兴起仁爱;一家礼让,一国也会兴起礼让;一人贪婪暴戾,一国就会犯上作乱。其联系就是这样紧密,这就叫做:一句话就会坏事,一个人就能安定国家。正可谓一人系天下之安危。

15、这就是“治国在齐其家”的道理——再谭《大学》

《大学》以尧舜为例进一步强调“一家仁,一国兴仁”的道理。“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尧舜用仁爱统治天下,老百姓从心里拥戴仁爱;桀纣用凶暴统 治天下,老百姓被迫服从凶暴。统治者的政令违反百姓的心愿所好,老百姓是不会服从的。

“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所以正人君子,总是有可能自己先做到的,而后才要求别人做到;自己先做不到的,而后也不要求别人做到。掩饰明知自己做不到的事,不采取推己及人的恕道,而能向别人说明白,按自己的意思去做,那是不可能的。所以,“故治国在齐其家”。

正如《诗经》唱得好:《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正如《诗经》所唱:“桃花鲜美,树叶茂密,这个姑娘出嫁了、让全家人都和睦。让全家人都和睦,然后才能够让一国的人都和睦。《诗经》说:兄弟和睦。兄弟和睦了,然后才能够让一国的人都和睦。《诗经》说:容貌举止庄重严肃,成为四方国家的表率。只有当一个人无论是作为父亲、儿子,还是兄长、弟弟时都值得人效法时,老百姓才会去效法他。这就是“治国在齐其家”的道理。

16、国君推已及人治国的“絜矩之道”——再谭《大学》

《大学》顺着“八目”的推理进一步强调“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悌,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因为,在上的国君尊敬老人,百姓就会大兴孝道,在上位的国君尊重长者,百姓就会大兴尊长;在上位的国君体恤孤寡病残,百姓就不会抛弃孤寡病残。这就是国君行正人君子推已及人的“絜矩”治国之道呀。

所以“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所厌恶上司对你的言行,就不要用这种言行去对待你的下属;如厌恶下属对你的言行,就不要用这种言行去对待你的上司;如厌恶在你前面的人对你的言行,就不要用这种言行去对待在你后面的人;如厌恶在你后面的人对你的言行,就不要用这种言行去对待在你前面的人;如厌恶在你右边的人对你的言行,就不要用这种言行去对待在你左边的人;如厌恶在你左边的人对你的言行,就不要用这种言行去对待在你右边的人。这就叫做“絜矩之道”。简单地讲: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的“絜矩之道”。

17、民心向背是治国永恒的主题——再谭《大学》

《大学》引用“诗经”接着讲解,国君行推已及人的“絜矩”治国之道。“《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诗经》说:百姓诚心欢迎的国君啊,就是百姓的父母。那是因为,百姓喜欢的他也喜欢,百姓厌恶的他也厌恶,这样的国君就可以说是百姓的衣食父母。当下的各级公务员务必牢记!!!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

因此,正如“《诗》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僇矣。”正如《诗经》所说:巍峨的南山啊,岩石耸立。就像显赫的尹太师啊,百姓都仰望你。统治这国家的人啊!不可不谨慎。稍有偏颇,就会被天下人所推翻。

《诗经》同样唱到“《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鉴于殷,峻命不易。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诗经》说:殷朝没有丧失民心的时候,还能够遵循天命。请用殷朝作个鉴戒吧!守住天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治国之道能得民心就能得国,失民心就会失国。愿此鉴戒警钟长鸣!治国得民心者的天下。因此,民心向背是治国永恒的主题。

18、有德才能得民心——再谭《大学》

《大学》接着论到:正因为治国之道,能得民心就能得国,失民心就会失国。“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未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悻而入者,亦悖而出。”所以,品德高尚的君子首先注重修养德行。有德行才会有人拥护,有人拥护才能保有土地,有土地才会有财富,有财富才能供给使用,德是根本财是枝末,如对外只要求百姓做到根本的德,对内自己却是只顾敛财的枝末,那就是在与老百姓争夺利益。所以,君王聚财敛货,民心就会失散;君王散财于民,民心就会聚在一起。因此,你说出的话有悖于民心,也会得到有悖于民心的回应;你得到的财货有悖于民心的,也会失去有悖于民心的财货。也可以说:你的言行悖于民心,也会得到有悖于民心的回应;你治国有悖于民心的,也会失去有悖于民心的国家。此段是说明了,有德就不要与百姓争利,只有不与百姓争利,才能得民心。因此,有德才能得民心。

19、老百姓就是“天”民心就是“命”——再谭《大学》

《大学》由“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的道理后,提出“《康诰》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康浩》说:正是因为“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的道理,所以,“命”是不会始终如一不变的。这就是说,治国之道做到了“财散则民聚。”的善事,便会得到天命,违背的“财散则民聚。”的善事,便会失去天命。真是大学之道“在止于至善”呀。同时举例:《楚书》说:楚国没有什么是宝,只是把“财散则民聚。的善事当作宝。而舅犯说,流亡在外的人没有什么是宝,只是把仁爱当作宝。此段说明了:“命”是可以变化的,这也就是天命的“命”也是可以变化的。有没有“命”全在于民心。因此,老百姓就是“天”,民心就是“命”。作为一国的国君只有心怀治国为民的善事,把对百姓的仁爱视为国宝,方能实现:“国治而后天下平。”

20、仁人君子爱有德、恶无德——再谭《大学》

《大学》在讲了“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的道理后,又举例讲到:“《秦誓》曰:“若有一介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实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秦誓》说:“假如有这样一位真诚的大臣,虽然没有一技之长,但其心胸宽广,其心胸宽广的能容人;他人有一技之长,如同他自己拥有一样; 别人有德高望重,他心悦诚服,不只是在语言上表示,而是打心眼里赞赏。用这种人,是可以保护我的子孙和百姓的,尚可以为他们造福的呀!这样的人就是“惟善以为宝”的正人君子。

可是如果:“人之有技,媢疾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实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相反,如果别人有一技之长,他就妒嫉、厌恶;别人德高望重,他便想方设法排斥打击,无论如何都是不能容忍。用这种人,不仅不能保护我的子孙和百姓,而可以说是很危险的呀!这样的人就是“心怀叵测”的无耻小人。

因此,“唯仁人放流之,迸诸四夷,不与同中国。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因此,有仁德的人,会把这种不容的人流放,把他们驱逐到边远的四夷之地去,不让他们同住在国中。这说明, 有德的人爱憎分明,发现贤德的人而不能举荐,举荐了而不能首先重用,这就是不识人才的命;发现恶人而不能辞退,辞退了而不能远离他们,这就是用人的过错。喜欢众人所厌恶的,厌恶众人所喜欢的,这就是违背人的本性,灾难必定要落在他自己身上。所以君子必有其用人之道,其必然是忠信便可得到人才而治国;骄泰便会失去人才而失国。正是:仁人君子爱有德、恶无德。

21、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再谭《大学》

《大学》在讲了“君子有絜矩之道也。”“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惟善以为宝”“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的道理后,论述了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利”与“义”的关系问题作为《大学》的结尾。“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是说:生财有大道;生产的人多,消费的人少;为了生产的人勤奋,而消费的人节省。这样,财富永远会充足。这是老老实实的道出了:经济学的根本。

但是对此生财之道,有的“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也就是说:仁人充分利用自己取之有道的财货,行善事以修身,那真是“,财散则民聚。”;不仁之人不惜以自身生命为代价,去敛钱发不义之财,那也真是“财聚则民散”,最后的下场只能是身败名裂。没有在上位的人喜爱仁德,而在下位的人却不喜爱忠义的;没有喜爱忠义而做事却半途而废的;没有国库里的财物不是属于国家的。这正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呀!

22、国君应以仁义为国家的根本利益——再谭《大学》

《大学》篇最后回答了,之所以“仁者以财发身,”正如“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孟献子说之所以“仁者以财发身,”是因为:养了四匹马拉车的士大夫之家,就不会关注养鸡养猪;祭祀用冰的卿大夫之家,就不会去养牛养羊;拥有一百辆兵车的诸侯之家,就不要去收养搜刮民财的家臣,与其留有搜刮民财的家臣,不如有盗窃的家臣。这意思是说,如果作为一个国家不应该以财货为国家利益,而应该以仁义为国家利益。同时说明了管子在《牧民》中所讲:"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道理。

如果近而做了国君“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灾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如果做了国君而以聚敛财货为国家的最大利益,这必然使朝中小人为牟利而猖狂,而那国君还以为这些小人是善良诚实的好人,让这些小人去处理国家大事,其结果只能是天灾人祸一齐降临。这时朝中虽也有善良真诚的君子,也没有办法挽救天灾人祸造成的败局。所以,一个国家的国君不应该以财货为国家的最大利益,而应该以仁义为国家的根本利益。到此《大学》篇的结尾,回应了开篇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23、做正人君子的教科书——再谭《大学》

《大学》每读一遍收获都在升华,这是一篇做正人君子的教科书,特别是历来的中国士者,也就是知识分子做正人君子的经典著作。《大学》全篇首先,要通过“物格知至”来“明明德”,目的是“意诚心正”,而“止于至善”成为“新人”。由此,构成“修身”的全部内容。其次,在整个“修身”的全过程中,要始终贯彻“知、止、定、静、安、虑、得”这“七能”,方能制约人的欲望,实践人本性善的真诚“修身”。最终方能实现“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的愿望。

二零一九年四月二十八日

于调兵山下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