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为何能硬扛北宋百年?一幅奇怪地图揭开答案

西夏为何能硬扛北宋百年?一幅奇怪地图揭开答案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竹映月江

北宋时代,宋辽夏各政权并立,相互间的恩恩怨怨也多。但要论北宋最想灭掉的国家,却还不是占据燕云十六州的“弟弟”辽国,而是非西夏莫属。

公元十一世纪,西夏王朝一举占据河西走廊一带的广阔疆域,生生切断了唐末五代以来的西北交通大动脉。从此后,“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的盛况再也不复存在。

所以,从北宋中期起,宋夏战争就打打停停,持续竟达百年。北宋王朝更多次组织数十万规模的灭国级战役,到北宋末期时一度占领西夏整个横山山脉地区。除了军事手段外,还有多次强硬的经济封锁。可是这西夏王朝,虽说伤亡惨重,却还是如打不死的小强一般,硬生生的抗过一次又一次暴击。

西夏为何能硬扛北宋百年?一幅奇怪地图揭开答案

参考西夏的疆域与国力,抛开各种恩恩怨怨来说,这持续百年的硬扛,着实是个奇迹?

为什么有此奇迹?或许,一幅奇怪的西夏地图,能够告诉我们除了军事以外,另一个特殊答案。

一、丝绸之路

在北宋文学家曾巩所著,记录北宋五朝大事的《隆平集》里,却有一条奇怪的西夏路线图:

“(西夏)其地东西二十五驿,南北十驿 , 自河以东、北十有二驿,而达契丹之境。”

参照中国古代交通史就知道,这是自秦隋两朝后,又一条从河套通向蒙古草原的道路。那这条路真如曾巩描述的那样存在吗?《西夏纪事本末》里的《西夏地形图》,给出了更详细的佐证:《西夏地形图》里详细标注了整个路线,包括沿途的十一个驿站。而把这些路线联起来,这分明就是一条从西夏兴庆府(今宁夏银川)出发,直达辽上京临潢府(内蒙古)的“通辽直路”。

西夏为何能硬扛北宋百年?一幅奇怪地图揭开答案

放在当时,这条路程短且设施完备的“直路”,就是辽夏之间一条使用最频繁最便捷的高速公路。

长期以来,这条“通辽直路”,往往被看做西夏辽国特殊关系的见证。但放在宋夏关系上,甚至放在当时东西方交通贸易史上,这条道路也有着更重要意义:丝绸之路的新干道!

北宋立国后,唐代时曾纵观欧亚大陆的陆上丝绸之路,早已“改道”辽国。以至于中亚各国都常把“契丹”当做对中国的代称。而这条“通辽直路”的存在,也叫西夏搭上了便车。途径河西走廊的西域乃至中亚的商队,经过这条道路进入辽境。通过草原丝绸之路来到辽国的商队,也可以通过这条道路进入西夏。西夏,这个宋朝人眼中的“小邦”,就此身居黄金地段。

而对于宋夏关系来说,这条道路也意义重大:当宋夏处于和平时,北宋送来的“岁币”,诸如丝绢等货物,可以被西夏通过这条道路倒卖出去,每次都获利颇丰。而当宋夏处于战争状态,北宋对西夏进行经济封锁时,发达的陆路丝绸之路,也让西夏可以不停“补血”。甚至,西夏也通过这条道路,不停获得中亚的装备与冶炼技术。

靠着这条高速公路,西夏得以在北宋的严密封锁下顽强成长。

二、经贸发展

其实,早在西夏立国前,西夏的几代统治者,都深知“国际贸易”的利润。比如宋真宗年间,还是大宋臣子的“西夏国主”李德明,就给北宋朝廷上书,请求让大食国(阿拉伯帝国)使者取道西夏进入宋境。虽然被北宋朝廷拒绝,却足见其眼光。

西夏为何能硬扛北宋百年?一幅奇怪地图揭开答案

据《 西夏地理研究》记载,西夏不仅依托丝绸之路与辽国进行经贸往来,还利用河西走廊的优越地势向西发展,将丝路经甘州 (今甘肃张掖)、肃州 (今甘肃酒泉)、瓜州 (今甘肃敦煌)、沙州 (今甘肃敦煌附近) 一直延伸到西域。

如此一来,西夏占据着丝绸之路的孔道,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一举成为了东西方经贸周转的枢纽。辽国和西域靠着这条丝路贸易往来不绝,东西方的文化和商业也通过这条丝路相融相和。

据《契丹国志》记载:“高昌国、龟兹国、于阗国、大食国、小食国、甘州、沙州、凉州,以上诸国三年一次遣使,约四百人,至契丹贡玉、珠、犀、乳香、琥珀、卤沙、玛瑙器、宾铁兵器、斜合里皮、褐里丝、门得丝、帕里阿褐里丝,以上皆细毛织成,以二丈为匹。契丹回赐至少亦不下四十万贯”,丝路在东西贸易中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西夏为何能硬扛北宋百年?一幅奇怪地图揭开答案

而西夏,则成为四方商品汇集之所,一时间繁荣空前。西夏王朝脑子一转,干脆对过境的商人收取关税,一来二去竟也收获颇丰。

有了这次的成功经验后,西夏王朝又开始开展对外贸易及转口贸易。西北天气干燥,当地人又多以肉食为主,容易感染时疫,而西夏各山区盛产优质的大黄则是最好的特效药。

因此,西夏开放了大黄贸易,靠着丝路远销海内外。就连耶律楚材也专门派人来收购过大黄。

同时,西夏还做起了当地的畜产品及其副产品的生意。《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 , 西夏故都兴庆府 “城中制造驼毛毡不少,是为世界最丽之毡;亦有白毡,为世界最良之毡,盖以白骆驼毛制之也。所制甚多,商人以之运售契丹及世界各地”,可见西夏靠着丝路,已将生意做到了全世界。

除了销售毛毡,西夏的马匹生意也做得有声有色。据《天盛律令》记载:“马院所属熟马、生马及予汉 、契丹马中之患疾病、生癞者, 当告局分处, 马工当遣医人视之”,由此看来,西夏已将当地的马匹销售到了金、西辽一带,算是成功的打开了丝路沿线的市场。

据不完全统计,西夏销售的商品仅《宋史》上记载的就有缯帛 、罗绮易驼、马、牛、羊、玉 、 毡毯、甘草;以香药、瓷漆器、姜桂等物易蜜蜡、麝脐、毛褐、羱羚角、硇砂、 柴胡、苁蓉、 红花、翎毛等等,这些商品靠着丝路销往全世界,为西夏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

经济上的富强成为西夏政治和军事上的重要支柱。正是有了丝路的发展,西夏才能与宋朝和辽形成长期三足鼎立的局面,进而出现了“吐蕃、勒袒、张掖、交河 (高昌回鹊国),莫不从服”的强国之景。

西夏为何能硬扛北宋百年?一幅奇怪地图揭开答案

三、维护丝路

丝绸之路在西夏举足轻重的地位,也决定了西夏人不惜成本维护丝路的决心。

唐末五代以来,西北割据势力纷纷抬头。当时新疆境内有回鹘人建立的高昌回鹘、喀喇汗王朝及契丹人建立的西辽王朝 ; 甘肃境内有回鹘人建立的甘州回鹘、吐蕃人建立的凉州政权;宁夏、甘肃、陕西境内有党项族人建立的西夏政权;青海境内有吐蕃人建立的青唐政权。

这些割据势力间各自为政,不断进行战争,导致西北的局面甚为复杂。面对这样的情况,西夏及时调整对外政策,与四邻和平共处,一门心思维护丝路的稳定,甚至派驻军保护丝路驿站。

在西夏的经营下,各地商人纷纷选择“往来皆经夏国”,这才奠定了西夏在丝路上的优势地位。宋辽夏鼎力的百年里,金戈铁马的背后,却是唐代之后,陆上丝绸之路火热繁荣的情景。而与此同时,北宋王朝经营下的“海上丝绸之路”,也进入了高度繁荣期。东亚大地的海陆“丝绸之路”,同时进入了黄金时代。

西夏为何能硬扛北宋百年?一幅奇怪地图揭开答案

抛开战争与恩怨,必须说,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其中的“军功章”,也有西夏的一份。

王朝的兴衰恩仇,千年后的今天,都已是过去时。但西夏对于丝绸之路的经营,以繁荣外贸强国的历史经验,今天却依然值得回味:封闭只能带来无可挽救的衰落,唯有开放的眼光,合作共赢的思路,才有持久的繁荣。无论古今,这都是不变的真理。

参考资料:杨蕤《西夏时期的陆上丝绸之路》、钱伯泉《西夏对丝绸之路的经营及其强盛》、彭向前《西夏王朝对丝绸之路的经营》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