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动态】从桑叶蛋白水解液中纯化的具有溶血抑制和细胞抗氧化活性的抗氧化肽

20190723 周二 从桑叶蛋白水解液中纯化的具有溶血抑制和细胞抗氧化活性的抗氧化肽 J. Agr

20190723 周二

从桑叶蛋白水解液中纯化的具有溶血抑制和细胞抗氧化活性的抗氧化肽

J. Agric. Food Chem. (IF: 3.4,1区)

内容介绍

●研究背景

桑叶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化合物,有益于人体健康。桑叶也用作桑叶面条,桑椹汤和桑椹饮料粉等产品中的功能性食品和添加剂。桑叶也用作桑叶面条,桑椹汤和桑椹饮料粉等产品中的功能性食品和添加剂。为了更好地了解肽对HMP抗氧化活性的贡献,本研究将主要集中在(1)从HMP中纯化和表征抗氧化肽,(2)合成肽并验证其抗氧化活性,以及(3)检查如果通过体外化学方法和红细胞溶血分析分离的抗氧化肽可以在HepG2细胞中显示出抗氧化活。

●研究方法

在微量凯氏定氮法的基础上,发现MP的蛋白质含量为75.30±1.24%。用DA201-C大孔吸附树脂进一步纯化HMP,利用邻苯二醛方法,发现肽含量为189.57mg / g。测定了化学抗氧化活性,包括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测量肽对AAPH诱导的红细胞溶血的保护作用。

●研究结果

1. 离子交换色谱,分子分布和抗氧化活性评价:从HMP获得的抗氧化剂组分的负离子交换色谱图(A),抗氧化剂组分对0.5 mg / mL的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的影响(B),0.5 mg / mL时的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C),AAPH - 诱导的红细胞溶血浓度为0.4 mg / mL(D),细胞存活率(E)和细胞抗氧化活性(F)。HMP:脱盐的桑叶蛋白质水解产物。不同的字母对应显着差异(p <0.05)。

2. 凝胶过滤色谱及抗氧化活性评价:BTS和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降低,CAA值显着增加。G1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与G2不同,溶血抑制能力(0.05-0.2 mg / mL)和CAA值(3077μMQE/ 100 g肽)显着高于F5,表明凝胶分离后,G1的抗氧化活性显着增加。。

3. 半制备型RP-HPLC纯化和抗氧化活性评价:当浓度低于0.2mg / mL时,R2对溶血没有显示出保护作用。此外,没有AAPH损伤,R2显示出比空白组显着更低的抑制溶血的能力(p <0.05),表明R2对RBC造成损害。这可能是由于在制备过程中残留在R2中的少量有机溶剂,因为使用了更高浓度的有机溶剂。总体而言,R1的抗氧化活性优于R2; 因此,选择R1进行进一步分析。

4.抗氧化肽的鉴定与合成:P1和P3是三肽,MW值分别为317.29和452.47Da,而P2是MW为445.47Da的四肽。P3显示出最大的离子强度,其次是P2。在Metlin代谢组学数据库,Biopep数据库和科学网中鉴定和搜索肽序列,但没有报道相应的生物活性肽,因此,本研究中获得的肽被认为是新的。然后,合成鉴定的多肽并验证其纯度和分子量。结果表明,合成肽的纯度高于97%,可用于随后的抗氧化活性分析。

5.合成肽的抗氧化活性:在PBS系统中,这些HAA残基降低了P1和P2的分散性,降低了猝灭过氧自由基的能力。相比之下,P3仅含有33%的HAA,剩余的碱性和酸性氨基酸可以很好地分散在PBS系统中。因此,P3具有最高的抑制红细胞溶血的能力。

●研究结论

从HMP中分离并纯化了三种新肽(P1,P2和P3)。与P1和P2相比,P3显示出显着更高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溶血抑制能力和CAA值。此外,P3的CAA值类似于天然肽R1的相应值。然而,R1的化学抗氧化活性和红细胞保护能力显着高于合成肽的化学抗氧化活性和红细胞保护能力。这表明R1中的肽P1,P2和P3具有协同抗氧化作用,并且具有特定空间构象的天然肽具有比线性化学合成肽更高的抗氧化活性。对P3的高抗氧化活性的主要贡献可能来自存在于C-末端区域的Tyr残基。这是第一项关于桑叶抗氧化肽的研究。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RDY可能被认为是一种抗氧化剂,因此桑叶肽可以作为功能性食品的成分。

学者简介

吴希阳

吴希阳:暨南大学理工学院食品系教授,国际学院副院长。

担任广东省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微生物学会高级会员、广东省食品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食品学会益生菌与乳品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健食品审评专家、广东省应急管理专家。

武汉大学生物系学士,新西兰Otago大学微生物硕士,澳大利亚Wollogong大学生物工程博士,美国康奈尔大学高级访问学者。曾在新西兰国家农业研究所、恒天然乳业、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农业研究所从事益生菌和微生物产品的研究和应用。

吴希阳教授在国外留学工作12年,2007年引进到暨南大学,一直从事食品安全检测和控制。益生菌、益生元以及营养与健康食品的研究与开发。近年来在SCI杂志上发表了20来篇论文,核心期刊论文25篇,被国外论文引用400多次,最高单引206次。并拥有1项国际基因专利和3项发明专利。主持参与国家级科研课题8项。

任国际食品科技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SCI)编委和国际食品安全期刊Asia-Pacific Journal of Food Safety and Security 编委,以及多种国际内外期刊审稿人。

https://faculty.jnu.edu.cn/gjxy/wxy/list.htm

吴晖,男,华南理工大学教授。现任教育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副院长(2003.7)、工会主席、乐百氏—华工大植物蛋白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是中国微生物学会和广东省食品学会终生会员。1993年9月考入华南理工大学,师从高孔荣教授,从事食品生化工程方面的学习和研究工作,于1996年7月获工学博士学位,同时留校任教至今。在发酵食品、食品安全及粮油及植物蛋白质资源的开发和综合利用研究等学科方向上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积累了较丰富的实践经验,近五年来,共主持和参加有关科研项目25项,其中国家级4项,省级10项,项目经费累计超过800万元,申请专利5项,已授权专利4项,学术论文50篇,参与专著撰写2部,约30万字。

主要研究方向:粮油微生物与食品安全。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