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和上海未来哪个更有发展潜力?

首先这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因为上海与深圳的城市定位就不一样,这就决定了它们的发展方向也就不一样。 上

首先这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因为上海与深圳的城市定位就不一样,这就决定了它们的发展方向也就不一样。

上海与深圳,各有各的优点

深圳

深圳从曾经的人均GDP仅为香港1/11的小渔村,发展到2018年GDP超过香港的国内的第二大金融中心,和中国的“硅谷”。产业方面,目前深圳已经形成了多条高端产业链,比如以华为、中兴等为龙头的通信产业链;招商、平安等为龙头的金融产业。人口方面,2015年以来深圳年均人口增量持续超50万,2018年深圳GDP突破2.4万亿,人均GDP达18.6万元,2016-2018年GDP同比增长7.6%,也是一线城市中最快的一个。

此外,深圳还是中小企业的天堂,深圳不仅拥有300多家上市公司,而且全国超50%的中小企业都选择在深圳起家。

上海

上海是中国的第一大金融中心,经济总量最高领跑全国。数据显示,上海市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10.4万,全国第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6.8万元,全国第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2万亿,全国第一。

另外上海也是全国的外资总部基地,上海拥有跨国公司地区总部653家、外资研发中心438家。当然更重要的还是它的金融地位。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不断加深,未来如果中国完全开放金融市场后,上海的服务业将在“人民币本位制”的基础上迅猛发展,届时上海将真正成为能够比肩纽约、伦敦的世界性金融中心。

上海与深圳,各有各的缺点

深圳面临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

1、土地成本。深圳其实在医疗、教育资源等方面并不如其他一线城市,但却有着歧高的房价。高成本的房价自然也带来了负面效应:中兴将生产基地迁往河源,华为将研发总部搬到东莞松山湖,比亚迪则选择在汕尾投资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一个城市失去了企业的支撑,必将毫无持续发展可言。

2、人口居住问题。深圳是典型的外来人口城市,绝大多数人都居住在城中村中,深圳也因此有着全国规模最大的城中村。数据显示,2018年深圳城中村用地总规模约320平方公里,占深圳总面积的16%。

如何排除城中村的相关隐患,管理好城中村的同时让老百姓居有所屋,是非常考验深圳决策者管理艺术的。

3、教育、医疗资源紧张。一方面,由于人口的不断涌入,在深圳这块本来土地资源就很紧张的城市更增加了其负担。数据显示,2017年深圳公办小学学位缺口达4.6万个,大学方面虽然深圳在大力引进国内外名校在深设立分校,但高校的数量和质量与其他一线城市相比,依然相差甚远。另一方面,深圳全市各级各类医院数量只有134家,分别仅为北京的19.1%、上海的38.4%和广州的58.5%;三甲医院数量远低于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

上海虽然是超级都市,但也有“大城市病”:

1、规划滞后。上海的历史比深圳要悠久的多,因此不少过去的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供给都早已跟不上现在城市的成长。据统计,2018年上海市区轨道交通运营里程673公里,路网平均密度为0.11公里/平方公里,绝对数量在全国来看排在前列,但以其人口当量与金融地位,与世界级都市纽约、东京等相比同样有较大差距。

2、人口问题。目前上海在严控人口规模,上海“2035规划”提出要严格控制常住人口规模,至2020年常住人口控制在2500万人以内。

控制人口也就意味着没有了年轻劳动力和创新力,随之而来的则是存量人口不断老化,给城市的财政增加负担。2017年上海户籍65岁及以上占比高达21.8%,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1.4%。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