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人生不可违背的三条天规,诚心践行,富贵可期!

和《易经》一样,《道德经》也是一部“推天道以明人事”的书,对于“人生该如何度过”这一古老命题,《道德经》给出的答案是“遵循天道”,也就是了解天地的运行法则,用以指导自己的生活。

《道德经》里有三条最基本的处世法则,若能诚心践行,则富贵可期。

一、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天道崇尚清简,厌恶满盈,所以老子说“富贵而骄,自遗其咎”,还说“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一个人拥有的东西过多,又执着于物欲的话,人生就片刻不得安宁。很多人的生活不是毁于物质贫乏,而是物欲太盛。

“嗜欲深者天机浅”,一个人如果能自觉减损自己的欲望,就能更接近天道,自然福报无穷。

二、善利万物而不争

《道德经》说“上善若水”,老子推崇水的品格,就是因为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引申到人事,是说一个人要充分发挥才干去做事,为自己和别人创造更好的生活,同时又不把所有功劳都揽给自己。

所谓“不争”,并不是不能争,而是懂得遵循天道,知道天道厌恶满盈,所以智者只做自己该做的,不去争名逐利,最后反而名利兼收。

三、和其光,同其尘

这世界并不完美,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人也是一样,关键是你选择看哪一面。眼里只有好的,人会变得天真;眼里只有坏的,人就变得刻薄。真正聪明的人,眼里既能看见好的,也能看见坏的,而且知道这就是现实。

所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聪明人不会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周围的人,他也不会觉得晴天就是好,雨天就是坏,更不会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优越感,所以少受很多不必要的挫折。

这三句话是《道德经》处世法则的精华。“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讲的是一个人的身心修养问题。能控制自己的欲望,是强者的标志。“善利万物而不争”,讲的是一个人的事业及心态问题。“和其光,同其尘”,讲的是一个人的社会交往问题。如果一个人在这三个方面保持良好状态,何愁没有光明的未来?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评论、转发。更多精彩国学内容,欢迎关注公众号“一起读国学经典”。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