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关陇大道,关中平原的天然屏障陇山,了解一下

关中平原的西面,是南北走向的陇山,它是关中平原的天然屏障,又是今日甘肃、陕西的界山。

陇山南接秦岭,北至宁夏固原,长约240公里,宽约40公里。史书上经常提到的“陇右”、“陇西”指的就是陇山以西的地区,陇山北部在宁夏境内的一段,现代多称为“六盘山”,剩下的南部又称“关山”,但在古典时期,多以“陇山”统称之。

从西边进出关中平原,必定要翻越陇山,今日从关中平原最西端的宝鸡向西至甘肃天水,是几乎一条直线的连霍高速,与渭河的走向一致,中间有着几十个隧道和桥梁,那可是2009年依靠现代技术才修成的高速公路。之前数千年翻越陇山的主要通道,并不在现在的连霍高速或渭河,而是北移约50公里,从今日宝鸡陇县向西,途经关山草原,穿过陇山,到达甘肃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的这条“关陇大道”,几千年来虽然位置屡有变动,但是大致走向应该差不多。

有史可考的最早通过关陇古道的人,应该是早期的秦人,一般来说,秦人的起源在西犬丘(今甘肃礼县),至于再往前的时间里秦人到底在哪里、属于哪个族群,就不是本文所关心的问题了。在西犬丘牧马的秦人渐渐向东北开拓,到达今清水、张家川一带,最终越过陇山,进入关中(见下图3秦人迁徙路线图,摄于天水市博物馆)。

从天水向宝鸡,有渭河穿过陇山(与今连霍高速位置相近),虽然大多数时候沿着河谷可以开辟出道路来,但渭河恰好是个例外,今日从连霍高速上看渭河两侧,会发现很多地方是高山峭壁,因此在古典时代要想沿着渭河通过陇山,估计除了象秦岭中的古道那样修建栈道外,别无他法。也如同秦岭中的褒河斜河一般,这段渭河同样无法行船。幸运的是,秦人很快就在渭河北边发现另一条穿越陇山的通道,那就是从今日张家川向东,到达陇山高海拔处的一大片天然牧场,再向东到达宝鸡市陇县,从陇县沿着千河(汧河)河谷向南,便到了秦人入关中的最早落脚点,即“汧渭之会”,也就是汧河(今千河,音同)、渭河的交汇处,今日的宝鸡市区一带。

处在关陇古道附近的天然优良牧场,即今日的关山草原,对善于养马的秦人来说,显然是个天大的惊喜。秦人地位的提升和被允许得到“汧渭之会”,是周人需要利用他们来抵御西戎和养马,进取的秦人牢牢把握了这个机会,最终成就了霸业。

汉代通往西域,依然是这条大道,武帝设立河西四郡,扩建古道,于是“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寨”,建立了完善的驿置体系和军事防御系统。隋时炀帝西巡,关陇道又一次大规模拓建,以承载炀帝庞大的西巡队伍。唐时经营西域,关陇古道更加繁忙,玄奘取经,走的就是这条路,不过安史乱后,唐朝失去陇西,吐蕃骑兵时常威胁长安,朝廷无奈,在古道上堆置大石、种植树木以阻止吐蕃骑兵,于是古道渐废。

陇山既为关中平原西界,关中人去西域,翻越陇山,回望故土,不免心生悲戚,故历代多有诗歌述此。

北朝《陇头流水》(一说是汉魏旧辞):

其一

陇头流水,流离山下。念吾一身,飘然旷野。

其二

朝发欣城,暮宿陇头。寒不能语,舌卷入喉。

其三

陇头流水,鸣声幽咽。遥望秦川,心肝断绝。

陇头吟 王维

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
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
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
身经大小百馀战,麾下偏裨万户侯。
苏武才为典属国,节旄落尽海西头。

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节选)  岑参

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
平明发咸阳,暮及陇山头。
陇水不可听,呜咽令人愁。
沙尘扑马汗,雾露凝貂裘。




秦人迁徙路线: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