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人要来了!盘点那些著名文学作品中的“太空电梯”

“太空电梯”的概念,我们在前文里已经详细的阐述过了,也给大家细数了太空电梯从19世纪到今天的发展史,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戳托天之福往期文章回顾。

现在托天之福想带你们看看,世界上那些著名的文学作品(主要是科幻小说)中描写过的“太空电梯”。

01《圣经》(Bible)

《圣经·旧约·创世纪》第11章中,提到了一个类似于“太空电梯”的通天之梯,又名“巴别塔”,“巴比伦塔”。在希伯来语中,“巴别”是“变乱”的意思,这就是“巴别塔”之名的来历。

这个神话故事是这样展开的,当时的人类,害怕诺亚时代的洪水再次来临,就联合起来修建了巴比伦通天塔,但却被上帝知道了人类的意图,上帝决心阻止人类,他让人类说不同的语言,这样人们就无法进行沟通,因此巴别塔的计划就这样半途而废了。

null

原文如下:

创11:1 那时,天下人的口音、言语,都是一样。

创11:2 他们往东边迁移的时候,在示拿地遇见一片平原,就住在那里。

创11:3 他们彼此商量说:“来吧!我们要作砖,把砖烧透了。”他们就拿砖当石头,又拿石漆当灰泥。

创11:4 他们说:“来吧!我们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顶通天,为要传扬我们的名,免得我们分散在全地上。

创11:5 耶和华降临,要看看世人所建造的城和塔

创11:6 耶和华说:“看哪!他们成为一样的人民,都是一样的言语,如今既作起这事来,以后他们所要作的事,就没有不成就的了。

创11:7 我们下去,在那里变乱他们的口音,使他们的言语彼此不通。”

创11:8 于是,耶和华使他们从那里分散在全地上;他们就停工不造那城了。

创11:9 因为耶和华在那里变乱天下人的言语,使众人分散在全地上,所以那城名叫巴别(就是“变乱”的意思)。

02《天堂的喷泉》(The Fountains of Paradise)

在介绍这部科幻小说之前,或许托天君应该先跟大家聊聊这位作者。

阿瑟 · 克拉克,英国科幻作家,获得了三次雨果奖、三次星云奖,于1986年被美国科幻与奇幻作家协会(SFWA)授予了终生成就奖 ——大师奖,与艾萨克·阿西莫夫、罗伯特·海因莱因并称为二十世纪三大科幻小说家。他是中国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的在科幻创作上的领路人,但不止小说写的好,他还是是全球卫星通信理论的奠基人。

null

在其1979年出版的小说《天堂的喷泉》中,亚瑟 · 克拉克曾设想过,在未来世界将会出现一种超级电梯——“太空升降机”(space elevator)。这部电梯装在一座37015km的高塔里,用于日常将人员和货物安全、廉价地直送太空。

原文如下:

“我叫范涅华·摩根,是全球建设协会‘陆地’分部的总—工程师。我最近完成的一项工程是直布罗陀大桥。现在,我要介绍的是一项其规模之宏大为大桥所无法比拟的工程。”

拉扎辛哈将身子向后仰靠到安乐椅背上,准备聚精会神地听听有关这项对他来说虽已熟悉、但却仍然是不可思议的设计方案的叙述。说也奇怪,人们竟然这么快就适应了远程传播的固有特点而没有注意到调整的误差。甚至当摩根“活动起来”——不是离开原位而是形象严重失真的时候,也没有使所发生过程的真实感受到破坏。

“人类进入宇宙的时代已经历时两个多世纪了。在这个时期的后半叶,我们的文明整个地依赖于各种人造卫星。全球的通讯联系,气象预报,陆地和海洋资源的利用,邮政和情报业务等等都是如此。要是宇宙系统出了什么问题,我们就会重新陷入无知的黑暗之中。那时,一定会发生混乱,而人类的大部分将死于饥饿和疾病。”摩根接着说道:

“要是我们向地球以外的空间看上一眼,我们就会看到月球、水星和火星上的自治殖民地,以及可以从火星与木星之间许多小行星的矿藏中开采的无数财富。但是,虽然火箭在现时已经成为历来所发明的所有各种运输工具中最为可靠的一种……”

“那么自行车呢?”萨拉特嘟哝了一句。

“……但它们终究是很不经济的。更严重的问题在于它们对自然界产生的影响是极其可伯的。尽管想尽了一切办法来控制进出大气层的空中走廊,但起飞和着陆时的噪声却仍然使得千百万人大伤脑筋。火箭排出的废气聚积在大气层的上部,已经引起了气候的变迁。大家都还记得二十年代流行过的皮癌,它就是由于缺乏紫外线辐射所引起的;还有,为了恢复臭氧层,需要消耗大量的化学制品,这笔费用是个大得不可思议的天文数字。”摩根几乎是毫不停歇地介绍着:

“用外推法对本世纪末货运量增长情况所作的预测表明,在地球一空间轨道这条航线上,货运周转量会大约增加到一倍半。但是,火箭的使用性能已经接近于物理学定律所规定的绝对限度了。”

“那么,是否有什么可供选择的其他方案呢?”他自问自答地说:“许多世纪以来,人仍曾经幻想过反重力作用、零过渡等诸如此类的东西。遗憾的是所有这些都不过是幻想而已。但是,几乎就在发射第一颗卫星的同时,一位富有创新精神的俄国工程师想出了一种最终会使火箭成为过时的系统。过了许多年之后,才有人认真采纳了尤里·阿尔楚丹诺夫的思想。而为了使我们的技术达到同他的远见相适应的水平,足足用了二百年的时间……”

当拉扎辛哈每次重放录像的时候,他总是觉得摩根的影象在这一瞬间真的成了一个活生生的人。他从这里踏上了拉扎辛哈的国王,因此,主人就不能不哪伯只是部分地支持他的热情。

“漫步在晴朗的夜空之下,”摩根继续说道:“您可以看到我们时代的一个常见的奇迹——那些既不升起、也不落下,而是固定不动地停在空中的星星。早在我仍祖父那一辈上,人们对于永远高悬在同一地面位置上赤道上空的同步卫星和同步宇宙空间站,就已经是司空见惯了。阿尔楚丹诺夫所提出的问题,其特点是儿童式的直率,而这种直率却反映了真正的天才。要是这种念头出现在通常所谓的聪明人头脑中,他大概马上就会当成是透顶的荒唐而丢开的。”

“如果空间的物体能够保持相对于地面的固定位置,那么,又为什么不能从这个物体上放下一条缆索,用它把地球和宇宙联结起来呢?”摩根滔滔不绝地说下去:

“但是,怎样才能在实际上体现这种思想呢?计算表明,没有一种物质能够具备足够的强度。即使是用最好的优质钢制成的钢丝绳,也根本无法贯通地球和同步轨道之间三万六千公里的距离,因为在远未达到这一长度之前,它就已经承受不了本身的自重。不错,在二十世纪末的最后几年里,人们已经开始在实验室条件下生产超强度的超级纤维。假如在当时有可能组织大量生产的话,那么,阿尔楚丹诺夫的幻想说不定也就已经成为现实。但是,它们的价格在当时是太昂贵了,甚至比黄金还要贵得多。而为了建成地球——宇宙的客货运系统,得用上几百万吨超级纤维,因此,幻想也就始终停留在幻想的阶段。”

“可是,就在几个月之前,形势发生了变化。现在,宇宙深处的一些工厂可以生产出实际数量不受限制的超级纤维。这样一来,我们就有可能建造起宇宙升降机,或者空间轨道塔,至于名称怎么个叫法,那就随我的便了……”

随着摩根的话锋一转,他本人的影象消失了。继而出现的是缓慢地转动着的、跟足球大小相仿的地球。在地球上方相隔一臂之迢的部位上,有一颗闪烁着明光的星星始终翱翔在赤道某个地点的上空,它就是同步卫星所在位置的标志。

从星星上开始射出两条很细的光线:一条向着地球伸去,而另一条则沿着相反的方向朝宇宙伸去。

“当您建造一座桥的时候,”摩根的声音在继续着,“您是从两端开始而在中间交会的。对于空间轨道塔,事情的做法就恰好相反。您应该同时向上和向下建造,只有这样,构筑物的重心才会保持在一个固定点上。要是不能保持平衡的话,构筑物就会改变自己的空间轨道而开始缓慢地沿着赤道移动。”

在伸向地球的细线到达地面的同一瞬间,另一条细线也停止了运动。

“塔的总高度应该不低于四万公里,而下面的、穿过稠密大气层的那一百公里则是最危险的。在这个区域内,最令人担心的是飓风。当空间轨道塔还没有牢靠地固定到地面之前,它是不稳固的。”摩根稍稍停顿了一下:

“到了那个时候,我们将在人类史上首次有了登天的梯子——通向星际之桥。这是一个简单的升降系统——用廉价电力开动的升降机,它将取代喧闹而费用高昂的火箭,从此以后,火箭将只被用于遥远的宇宙飞行。”

“在你们面前所展示的只是可能提出的方案之一……”摩根以告一段落的语气指出。

旋转着的地球影象消失了,电视放映机映出了空间轨道塔的剖面。摩根的介绍又接着进行下去:

“这种空间轨道塔由四根相同的管子构成:两根供上升使用,另外两根则供下降用。它有点像是从地球通往同步空间轨道的四轨铁路。”

“运载旅客、货物和燃料用的‘宇宙密封舱’,将以每小时数百公里的速度沿着管子上升和下降。由于百分之九十的动力可以在这个系统中得到回收,因此,运送一名乘客的成本不过几美元而已。这是因为当宇宙密封舱向地球降落的时候,它的电动机在起到磁力制动器作用的同时,会作为发电机而产生出电能。和宇宙飞船不同,这种宇宙密封舱不会将动力消耗于使大气发热和产生冲击波;它的动力将由本系统加以回收。也就是说,下行的列车将带动上行的列车。按照最粗略的估算,升降机的运行费用不会超过任何一种火箭的百分之一。”

原文篇幅较长,此处托天君仅节选了与太空电梯有关的一些片段。

03《三体》(The Three Body Problem)

《三体》的作者刘慈欣大家应该都有所了解,中国科幻小说代表作家之一,根据其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流浪地球》在2019年春节档刚上映,拿下了46.55亿元 (中国内地)票房。

而《三体》这部科幻著作可谓中国科幻近年来的扛鼎之作,被看作为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更是令大刘揽获了多个重量级奖项,如第73届世界科幻大会颁发的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此为亚洲首次获奖),轨迹奖最佳长篇科幻小说奖,2018年克拉克想象力服务社会奖 。

null

《三体》一书分为三部,分别是《三体》、《三体Ⅱ·黑暗森林》、《三体Ⅲ·死神永生》,涉及太空电梯的部分主要是其中第二部《三体Ⅱ·黑暗森林》。故事背景是这样的,三体舰队将于三四百年后抵达地球,人类需要打造太阳系防御圈,以抵御外星人的入侵,其中关键技术就是核聚变发动机太空电梯

《三体》第一部小说中,第一个出场的重要人物便是主持“飞刃”研制的科学家汪淼,这是因为“只有六十厘米宽”的天梯导轨就是用“飞刃”这种纳米材料制成的。为了干扰人类掌握这项技术、制造太空电梯,从而建设太空防御系统,汪淼首当其冲成为三体人的下手目标。这也是三体人殖民地球计划里的重要一环。

null

而在《三体Ⅲ·死神永生》里,女主人公程心与男主人公云天明会面时“乘坐的是人类建成的第一部太空电梯,这个终端站建于危机纪元15年”。

由于《三体》小说篇幅较长,在这里托天君就不一一进行文本节选了,感兴趣的小伙伴们,阅读原著更加精彩哦~

(声明: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予以删除)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